对放大的放大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4 01:28:33人气:0
放大Blow Up

视频放大Blow Up状态年代:1966

主演瓦妮莎·雷德格雷夫莎拉·米尔斯戴维·海明斯约翰·卡索更新时间:2013-05-17 17:22:02

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忿恨青年、民运、红潮······世界排场风浪更换,弥漫了叫嚣、恼怒与迷惘。彼时,文艺界也由于各自的立场不盲目地分袂几大营垒。电影界里,诸位巨匠也藉此发展着自己的美学实践:戈达尔把开麦拉当冲锋枪,以直亮的影象射向对手;帕索里尼摄制了《旬日谈》等一系列习惯片子,公然向布尔乔亚兴趣进行挑衅;以至超凡入世的伯格曼也不由在《假面》插入对于越南的一…

很难用几句话对《放大》进行放大:不管是开头那些令人迷惑的狂奔的青年,还是镜子里被抽象化了的模特儿,以及城市的影像和公园里的谋杀。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一向表现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的主题,而《放大》则对世界的不真实性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影片用荒诞化的手法对世界进行了放大。一群打扮成小丑的学生在伦敦街头狂奔,在他们身后,出现了摄影师托马斯。托马斯是个职业摄影师,似乎他相信通过自己的照相机能够接近世界的真实层面,然而却越来越令人迷惑。一天,他无意中偷拍了在公园的一对情侣,被发现后,照片上的女子却近乎疯狂地要抢回底片。貌似美丽的照片经过托马斯的一次次放大,竟然出现了一桩谋杀案。现实和荒诞开始倒置,世界的真相经不起思考,丑的,恶得,一下子从里面浮现出来。他在公园的草地上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而当他回去时,住所已经被翻得一塌糊涂。当他第二天再回到公园时,尸体已经不翼而飞了。只有影片开头的那群嬉皮士,他们打着并不存在的网球赛,像是一场虚空中的舞蹈。一个他们想象中的球落在托马斯的面前,他不再追求真实的界限,也投入到其中去,捡拾一个并不存在的球。放大(一)影片里有大量杂乱无章的镜头,似乎是让观众怀疑自己的迷惑,这些荒诞化的东西却是对真实的真正写实,在哈哈镜中人们才知道世界的本质。或许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整个破碎迷离的时代,历史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候:摇滚乐,毒品,性,时尚,丑恶,形形色色的物质渐渐麻木着双眼,人们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醉生梦死。60年代的许多侧面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现,迷茫,慰藉的丧失,以及身为人的无力感。放大(二)安东尼奥尼不是哲学家,但是他想通过托马斯传达一种对世界真实性的质疑。我们所自信的东西是不是经得起推敲呢,当情侣的约会变成谋杀,当刚刚被人群哄抢的吉他转眼经无人问津,当托马斯去捡拾并不存在的网球时,你是否感到了自己世界观的崩溃。安东尼奥尼给了我们一种彻底的不可知论,真实放大了就能陷入绝望,甚至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疼痛。放大(三)人们自己的意识并不是只听从自己的心灵,它很多程度上还是环境的折射和映像,体制的威胁无处不在。影片结尾时托马斯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群青年在打网球,然而没有拍子也没有球,这本来是一目了然的。但是为什么他们能看见而你看不见呢,所以你不得不妥协,从而陷入群体的陷阱。托马斯无声的捡球动作不知道是现实中多少人所干的多少事的一个小小的袖珍版。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为无”。导演的几句话:“精确地拍摄和放大我周围的事物的表面,我想看到它们的真相。”“如果我们更加深入,可能会触及事物的真相,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便会出现。我老是不相信我所见的,因为我老想象背后会有些什么。”“有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这就是《放大》部分的含义。关于《放大》:这部影片是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Antonioni)唯一的一部获得商业成功的作品,获得1966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像他以往的电影一样,《放大》进一步勾勒了当代西方精神信仰的危机。影片的配音也是一流的,爵士键盘手HERBIEHANCOCK迷离的音乐很好得烘托了电影氛围。另外里面表演的那只摇滚乐队也是比较有名的THEYARDBIRDS,尤其是那个砸吉他的JEFFBECK。徐杰2005.7.6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