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还算合格的故事,一个不太及格的命题作文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5 22:11:27人气:0
模范刑警 第二季

视频模范刑警 第二季状态:第15集年代:2022

主演孙贤周张胜祖金孝珍丁文晟更新时间:2023-12-18 19:29:00

该剧描写现实的刑警世界,讲述追踪真相的人们和试图隐藏真相的人们的对决。

近来韩剧明显有些式微,连《模范刑警》这个故事已经明显完结的IP都被强拉出了第二季。不过这倒让我觉得挺公平,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这颗当初并未激起太大水花的遗珠,在韩剧影视寒冬也算是借着续集重新焕发了它应有光彩。遗憾的是,第二季还是没逃过续集常见的命运。不能说完全不好,但明显不如第一季成功。故事和题目的契合度明显变低了,整体的讲述思路也变得不太清晰。想要说说第二季失败的原因,发现还要从第一季说起。模范刑警第一季是我的一大心头好。这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同时兼顾办案的辛酸和人性的可爱的刑侦剧。单从刑侦类型剧来说,第一季案件的反转密度可能并不成为它的优势,最后的罪犯同归于尽的结局也多少有点让人错愕。但其中渗透的人性描绘之细腻、观察视角之独特,却是同类型剧中比较难得的。不得不说,后者真的很对我胃口。第一季中的故事线条十分清晰。除了破案经过作为主线,还有若干条贯穿始终的副线,同样也都做到了逻辑连贯、情绪丰满。各个人物的各条成长路线都有迹可循且合情合理。从主到次分别说。首先是老刑警,他的主线应该是工作态度的变化。一开始插科打诨的老滑头模样,很符合一个快退休的老人的职场态度。而后来他从浑水摸鱼到认真负责,从沽名钓誉到舍名取义,其实伴随着李大哲和传教士两条鲜活生命的无辜陨落,直接造成了一个女孩乖巧灿烂的一生的堕落与破碎。在这样的冲击下,哪怕是一个土埋半截子的人,做出巨大的改变也足够有说服力。他的悔恨,他的愤怒,都完全不让人出戏。他对李大哲的女儿恩惠的愧疚之情毫不做作,反而显得水到渠成。小刑警工作态度一直十分积极,他的主线隐藏在人生态度的缓和与治愈。此剧的导演镜头很有感情。小刑警这个角色从一开场,就被赋予了某种悲剧色彩。他外表帅气,衣着光鲜,毫不眨眼地拍下天价手表,可到了晚上却缩卧在警所长椅上勉强入眠。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无以为家的流浪者。他办起案来一掷千金、生死度外,并不仅仅是因为多么热爱正义,更是因为他心中压根没有人生的意义。不过他是善良的,所以他在试图用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来填补内心无尽的空虚。但他填得上吗?至少导演让我们看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前几集里的小刑警,几乎没有一次露出真心的笑。他每挑一挑嘴角,都让人觉得那笑容里充满了嘲讽。不过,编剧笔下的他自然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血性未干的老刑警。前者一面用激情重新燃沸了后者的热血,一面被后者的生活气逐渐感化。老刑警让他看到,生活除了毫无感情地随处撒钱之外,还有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心甘情愿的一地鸡毛;工作除了在现场拼命之外,还可以有围坐一团、把酒言欢的兄弟情深。体味了七情六欲,小刑警才不再冷血。他紧绷的神经被老刑警一点一点地放松了,他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三号主人公女主,让她丰满起来的不是若隐若现的隐晦爱情线,而是在「正义」和「服从」之间徘徊的职场困境。作为一名记者,她的天性和职业特性决定了她对正义的坚持。但是她的上司却打着一套不全然正义的算盘。从一开始被利用,但后来独当一面,正义的轮廓在她的不断徘徊摸索下逐渐清晰。对比她初进公司大楼时人人侧目的场景,她最后同部长对峙时,站在她身后的大伙,给了观众一个充分的暗示:正义不来自于服从,但它最终却会让众人服从。把这几条线索结合起来看,就很容易发现了,三位主人公在剧中的各自成长轨迹截然不同。但是又因为他们的形象是极为常见的普通人,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很多常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寻常琐事,所以又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将寻常人心路作完全差异化的打法,自然就让剧情不但丰富,而且十分接地气。如此巧妙的编排,让每条逻辑线都能贯穿始终,且功能都不单一。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和更加细密的支线相互交叉,交融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互文。比如,李大哲对再审几经变化的态度,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懦弱无知,与愿为人父的责任担当之间的反复纠结。这种纠结偏偏和老刑警的努力阴差阳错,最终造成了令人扼腕的遗憾。再比如,小刑警的童年经历,足够让人联想到当今的一大热点--原生家庭问题。父亲的英年遇害,叔父对亲生儿子的偏爱,哥哥对自己的敌意,小刑警童年时对哥哥犯错置身事外的自我保护,虽然都不能算政治正确,却又都那么天经地义。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些大家都会经历的磨难,犯了一点大家都会犯的错误,终于彻底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一生。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解读,这些遗憾,写照的是对现实的反思:人性的弱点固然不可避免,但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弱点叠加起来,却足够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这些看似偶然的遗憾,仿佛在向我们设问:当正义已经被人性之恶提前构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有能力在悲剧面前力挽狂澜吗?这种足够实在有料的冲突,就让剧中点到为止的化学反应变得让人欲罢不能。老少组合之间的互动自然不必多说。来说说小刑警和女记者吧。编剧对感情线着色并不太多,但这惜墨如金的几笔,却轻巧地勾勒出两人从欢喜冤家到相知信赖的过渡。不过,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关系变化有什么突兀,因为一切都有迹可循。小刑警一开始为什么不信她?因为他童年的经历,让他连最亲的哥哥都不敢相信,对谁还不能抱怀疑呢?而她为什么反击呢?因为她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明日之星,她心高气傲,自认为可以用笔杆子改变世界。连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都对自己充分信任,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毛头小子凭什么在旁边说三道四?可是为什么他们后来能够越走越近呢?因为他们人性的底色都足够善良。几位主角之间的相互治愈,实则在讲述又一个命题:人性之大善,能够让一切细小的人性弱点不堪一击,土崩瓦解。这不但是对此前设问的自我回答,同时还是对现实的无奈诉说。因为在现实当中,又能有多少如此纯粹的善与善的碰撞呢?正是因为对人性有深度的阐发,使得这部剧还有一个让我欲罢不能的优点,那就是他朦胧恬淡的悲剧色彩。看着小刑警和女记者因为不眠症闹出一次又一次笑话,你不仅仅觉得想笑,还会觉得有一丝心下悲凉。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把表面上把悲伤的生活若无其事地说出口,其实是强颜欢笑在告诉你:每一份正义,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成长,都要经历偌大的痛苦。至于刑侦的部分,本剧虽然没有足够多的反转,但在我看来,这算是另一种更优秀的铺陈。它不重在博人眼球,反而一步步稳扎稳打、抽丝剥茧,把参与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编织得足够细密。由此以细致取胜,也不由让观众眼前一亮。所以虽然最后新闻部长和罪犯同归于尽,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但这个结局却让我觉得很符合他的既定命运。因为这位部长,他其实也是一位尽善之人。善良之人在作恶这件事上总是软弱的。部长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在为姐姐报仇之后,在没有了仇恨的支撑之时,根本承受不了亲手杀人、操控舆论等一系列恶行的痛苦。死亡对他而言,是最好的解脱。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小例子。那就是很多人貌似都没太注意的,我眼中这部剧的点睛之笔--小刑警第一次去案发现场时,车内播放的歌曲《鲻鱼之歌》:那镜面般的河面上,有鲻鱼跃出来。那比水流还湍急的,是它在河水中穿梭。游子停下脚步,坐在了山坡上。遥看镜面般的河面上,鲻鱼在游走。遥看镜面般的河面上,鲻鱼在游走。那渔夫终于想出了办法:他搅动淤泥,啊,那河面呦,那浑浊不清的河面上,鲻鱼被钓起。山坡上的游子,看得心疼起来。山坡上的游子,看得心疼起来。你看,编剧早在已经在开头就暗示过我们了:我们不过是那远坐在山坡上的游子。我们像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远远地,眼看着鲻鱼被钓起。可我们除了心疼一下,什么也做不了,也什么都没有做。那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的悲剧,我们每个人都算始作俑者。每一个看起来十恶不赦的罪人,都是社会集体的纵容在推波助澜。所以,这部看似不太合群的刑侦剧,其实是在借着刑警的故事给我们讲人生,用温和又无奈的口吻带着我们看社会。它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有力地告诉观众:刑警也是人。模范刑警不是从不犯错的刑警。模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还葆有良知。(更新)-----到第一季结尾,这个故事其实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它的起承转合,算是完整地结束了。虽然小刑警的杀父之谜尚未破解,但对于这个故事而言,它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未来有老刑警和女记者的陪伴,他会有生活的希望,有了这份希望,就算一辈子无解又如何呢?毕竟生活本来就充满了未解之谜啊!不过第二季为了能够顺着这个未解之谜继续运转,新加入了豪门恩仇。但是看着这一部分,我不由得想,这和刑警模范与否有多大关系呢?虽说豪门恩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剧情,但是用《顶楼》的思路写刑警故事,这显然不能算是优秀的手笔。诚然,豪门的贪婪与奸诈是共识。不过我却并未在这部以人性写实为长项的IP下,看到身为豪门真正深刻的思想纠缠。编剧显然对豪门的人性感悟不够深刻,对豪门的描写仅限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夸,整个豪门都像一场儿戏。豪门里的每个人看起来脑子都很够用,但做出来的事却每每让人大跌眼镜。趋利避害是人性使然,让豪门配角们人为降智,做出各种明显驱害避利的选择,这样推动的剧情自然不够顺滑。就拿千娜娜吃蛋糕那段举一个小例子吧。千娜娜和自家老公生活多年,老公本身也是身经百恶的检察官出身。自己老婆有多么奸诈,作为老公不应该不清楚。毕竟生活在一起,应该没少互相算计斗法。然而剧里老公被蒙蔽(虽然是暂时的),竟然就因为千娜娜往嘴里塞了几坨蛋糕。如果说是因为爱情,那么两人之前的关系不应该如此微妙,如果说没的爱情,那么岂不是脑子秀逗吗?至于之后反转,也同样让人尴尬。为爱杀人是挺常见的侦查片剧情,但是用这样一个毫无悬念的案子,让观众从千娜娜和小刑警第一次交手时就发现端倪,而却让剧中一众敏感的一线“模范刑警”们毫无知觉,继续像无头苍蝇一样继续四处碰壁找不到方向,这明显很难说得通。不妨再对比一下上一季小刑警哥哥的主线。当时小刑警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真凶,破案的难度在于人证物证几乎俱空。于是,如何在没有支点的案件中坚持正义,十分耐人寻味。而这一季的主题只能算是,如何在智商不高的情况下勉强办案,案情就多少显得有些寡然无味了。至于为什么强扭出如此崎岖的剧情呢?答案当然在主角身上。让我们梳理一下,主角们在这一季都干了啥。仍旧从主到次依次说。老刑警,收养了一个孤儿后,继续上一季的煎熬。顺便继续日常和小刑警拌嘴。小刑警,一边继续哀悼亡父,一边继续撒钱办案。三号女职员,负责花痴小刑警外加打辅助。其他刑警兄弟,继续一边花着钱一边说小刑警倒胃口,顺便继续表演兄弟情深。你看,第一季的人物各有各的成长,第二季的人物却都在原地踏步,他们都在「继续」做上一季结束时在做的。可以说是把第一季最后一集,又重复了16集。唯一可能的看点,小刑警清新脱俗的爱情线,因为女主跑档换人了,变成了狗血无聊且不合格的三角恋桥段。狗尾续貂是很多续集和衍生剧的硬伤。我之前也一直好奇,为什么再好的IP也很难维持高水平,更遑论超越前作了。最近琢磨了一两部作品,我才明白,世界观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如果说一部剧就包含了一个小的世界观,那么其中人物的变化成长,大概就是最主要的看点。多数电视剧续集失败,往往并不是因为第一季珠玉在前,因为比较而黯然失色,而更多的是因为这个特定的世界观已经完成了冲突的化解,已经从混沌变得清晰,各种设定几乎再无继续发展的空间,因此续集中世界的运转就变成了单调的单级重复,观众失去了斗争、升级、进阶、和谐的快感,自然觉得剧情无趣。当然,这个难题也并非不可破解。个人以为小谢尔顿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谢耳朵在衍生剧当中的人物原生性格没变,但是衍生剧并不是仍旧聚焦于谢耳朵的大学生活,而是重新设定了小谢耳朵的童年生活,加入了新的人物,创造了新的冲突。新旧结合,两个世界观联动了,剧情也就盘活了。反观模范刑警的第二部,主角的世界并没有加以扩展,加入的部分对本剧而言都可以算作次要剧情,并不切「人性写实」这一主题。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把剧情写得照旧丰满跌宕,简直是强编剧所难了。呈现出如今这个样子,我觉得编剧已经尽力了,勉强应该算合格。现在反过来看看剧友们的评论,再来双男主斗嘴一百集你都愿意?剧粉的嘴,骗人的鬼呀!没有新鲜感的尬聊,等到看到才发现根本不想看?本文版权归作者格格快驾到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