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骂,但是片子确实太一般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07:18:35人气:0
烈火英雄

视频烈火英雄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黄晓明杜江谭卓杨紫更新时间:2024-01-01 14:23:39

滨海市海港码头发生管道爆炸,整个罐区的原油都顺着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阵阵爆炸,威胁全市、全省,甚至邻国的安全。慌乱的市民们四处奔逃,一辆辆消防车却逆向冲进火海……

怎么说呢,以前当兵的时候也是消防,干了森林消防两年,没经历过什么大阵仗,也就灭了几起不大不小的山火,参加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抗震救灾。打心眼里是佩服这些搞城市消防的,不但面临的问题比我们多的多(比如抓鸡抓鸭救人帮助老百姓这些)火场环境也更加复杂,像影片中的煤气罐爆炸之类的,每一次出警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此为钦佩。当看到消防车出动,看到那些熟悉的工具再次映入眼帘,心中涌起一股非常亲切的感觉。实在不忍心批判这部电影,奈何拍的真的很一般。本来看完电影出来的时候违心地给了四星,后来刷影评看到一个大连人说,当初“7.16”火灾所有大连人都是乖乖在家等着,没有弃城而逃,降了一星,有点败好感,改编不能乱编。最后给三星,多一星给消防员,也不违心。回来之后补了一下纪录片,讲真的比电影精彩,以下为纪录片链接。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5MjAyMzk5Mg==.html?spm=a2hzp.8244740.0.0电影以大连新港油区爆炸为原型改编,说说改编得不如人意的地方。1.纪录片中,消防员抽调海水对附近油管进行降温,灭火主力几乎全靠泡沫,影片中虽然也有抢泡沫的片段,但是并没有表现得当,观众看来更多得是用海水灭火,实际上光靠水是灭不了火的。2.纪录片中几乎调集了全市所有的公职人员和社会力量,警察武警医疗人员皆有参与,影片只在火场看到了消防员,其实都拍出来,感觉会更好些。3.纪录片中灭火方案设置得当,在油罐区和化学罐区足足铺设了五条防线,火场一共设置52个阵地,消防员打水枪累了,站不住了,就坐着打,靠着打,趴着打。影片完完全全没有表现到位,群魔乱舞不知道拍些什么鬼,镜头全部聚焦一中队和黄晓明。我在想这些镜头要是拍出来该多振撼人啊。4.真实事件真正牺牲的只有徐小斌一人,是和战友因为清理垃圾脱力被海浪吞噬,不是影片中那样被缠住,影片拍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为死而死,完全不震撼,真的想骂人,消防员不蠢的好吧。开始写影评,我不由回忆了一遍自己究竟看了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最后只是越想越生气影片展现是消防员英勇救火的事迹,可是者救火,救火,真的表现到位了吗?我看到的是有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镜头聚焦在火上面,各种火势的特效。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被黄晓明演的江立伟杜江演的马卫国带领的几个消防战士上,另外三分之一被市民和杨紫方面的指挥中心支配。至于救火,我认为救得太形式化了,拍成了一部类似美国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着重描述了江立伟)。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不合我意。最关键的黄晓明演的也太尬了点,完全get不到火场的惊险。影片缺点多多,但是还是想先说下优点。画面不错画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感染力的,如果去掉那些尴尬的台词,我看着是比较震撼的,特效用的还是比较到位,这方面比较好,如果不考虑炫技减少一些这些特效,认为会更好BGM尚可优秀的画面配上震撼的BGM,渲染的氛围还是可以的。一些小细节1.比如说出警的时候有一个战友在喂鸡,直接扔掉跑起来,比较真实,但是他们的战友那么整齐得跑,又很假了,特别是这一段还给杜江一个特写,看的要吐。事实上警报一拉,我们就跟疯了一样往车库跑,根本没有这么好整以暇,穿消防服也是乱哄哄的,怎么快就怎么来,记得微博有一个视频挺火,就是消防出警,车库刚拖完地滑倒四个消防员的那个视频,那个才是真实的出警。2.拍消防员抓猪那段,很有代入感了,什么杂事琐事都是搞消防的来,可是把人民群众表现的也太坏了。3.黄晓明找杜江要烟那段,真的是影片唯一的闪光点了,这才是一个常人会做的事情。这样真实的感情才能带动观众的情绪啊。4.火场留遗言那段,我不知道是否真实,当了两年兵,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阵仗,只在抗震救灾的时候写了一次遗书,不过看着挺感人的。5.医院那段,有感动到我。6.最后吃鸡腿那段,也挺感人的。至于缺点,最大的一点还是煽情太刻意了上面是我觉得能get到的煽情,无法get到的煽情还有大把大把的,用煽情堆砌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影片,尬点太多,有些记不清了,最尴尬的就是三个消防员的死。1.比如徐小斌的死,郑志的死,江立伟的死,完全都是为死而死,形式感太过了,我表示完全没有代入感,这是生怕不知道他们在演戏吗?为什么拍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能考虑一下现实呢,能不能有点真实感。2.一死人全体消防员默哀,我去,这在火场可能发生吗,要默哀也是事后默哀,当场所有人的注意力根本集中不到这上面好吧。消防员之间制造的刻意煽情,还不如看母子两的戏更有代入感,更感人。台词太假这我认为是影片无法让人形成代入感最关键的一个点,台词几乎都是念出来的,完全没有火场的紧张气氛。么得感情,么得起伏的啊?你确定你们这是在火场吗?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消防员几乎都是癫狂的状态了。真的一听他们开口说话就特别出戏。还有郑志的死叽叽呱呱得不知道演些什么搞了半天(完全忘了),渲染的也太过了,就好像在说,大家看我,我在演戏呢。总之三个消防员的死本是很震撼人心的,可是演出来的感觉,就根本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的太差劲了,这是给消防员抹黑的吧。另外还有一些火场救援的细节,比如黄晓明在四周都是大火烘烤下能不能坚持几个小时这种BUG就懒得说了,什么手套氧气管这些为了影片效果都无关紧要了。还有一个很败好感的点就是我最前面提到的把大连人民编成了弃城而逃,就算为了体现公职人员的伟大也不能乱编啊。虽然这个改编有一部分的闪光点,还是喜欢不起来,可以做一个全城祈祷的情节我觉得也不错吧,又能收获一波眼泪。最后想说一下我对比自己的部队经历看到的不合理的地方,因为确实当兵时间太短,没经历过什么大事,也不知道别的部队是不是和我的部队是一样的情况。1.对于战士来说,和队长基本么得感情的,平时都是班长排长带训练啥的,队长基本上不会和战士接触很多,火场救援的时候,队长基本也不会冲锋陷阵,都是坐镇指挥的,影片让一个中队长上前线,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这个评论有战友说了,中队长冲锋陷阵的也有很多,看来是我们队长架子比较大的)。2.对于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来说,确实是能混一天是一天,但是军事素养是合格的,比新兵更强,不可能出现影片郑志的那种连训练都搞不定的情况。还有火场中拿水枪被作用力拍到自己头,搞笑吗?没摸过水枪的新兵还有可能犯这种错误。(这里有网友说在那么大的事故面前压力太大出现失误也能说的通,而且水枪出水作用力真的很大。)3.特勤一中队救火的人太少了,应该就五六个吧。一个中队3个排,9个班,连后勤100多号人,排长带班长带战士,就算分配了任务打散了,觉得也不该就这么几个人,群演太不到位了。(这个评论里有战友说了,有些中队的编制人很少)。4.消防车出警,我们中队从来就没关过车库的门,不知道其他部队是否一样(这个也解决了,一些部队是关门的)。总结一下:这部电影拍的很随便,重心放在特效和几个主演上,关于剧本的打磨太差了。说是给消防官兵看过一致叫好我是不信的,关于救火,也就最开始火锅店救火还拍的比较好,后面什么鬼都不知道了,不喜欢这类题材拍成个人英雄主义,很假。希望以后拍这类题材的电影能多考量现实因素一些,这部影片还是很失败的。不够真实,刻意煽情,多展现一些消防员战斗的细节或许会更好,不是只有死人才能体现伟大的,真实才最能感染人。最后给个三星吧,消防员真的很辛苦也很危险。最后复制了一个评论区的评论,对我最后结合自身情况不合理的地方作出了解答影评写得很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给三到四星吧。你的观点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不是搞城市消防的人,对这只队伍不是很了解,有些错误的观点还是得到了附和。我是城市消防的一员,感觉你对业务也是比较了解的。很棒。确实,灭油罐火灾需要大量的泡沫,包括地面流淌火也要用泡沫来覆盖。水枪一般用于罐壁的冷却。你说那些细节,比如群众语言激烈,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森林消防可能不大于人民群众接触吧。有时,有些人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得不到体谅,加上自己着急,就会语言激烈,现实中经历过,比如今年年初我参与一场地下车库火灾,火势已经控制,但有些人担心自己住房的安危,在一旁谩骂我们,每每听到这些,虽然都很克制,依然尽心尽责,但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对于人物的刻画,我也认为有些太浅了,但编剧还是挺厉害的,用一些细节就塑造了比较鲜明的人物角色。人物的牺牲,抛开真实事件,毕竟是改编嘛。我认为郑志的死是不合理的,因为中队长非常莽撞的决策,团队陷入危机,一人救多人,多人却不能救一人,眼看却无采取行动,最后牺牲,有些尴尬。郑志牺牲后中队长那段台词,其实是北京喜隆多大火时,中队长和副中队长牺牲后,在场的消防局副局长所说的话,当时大家哭成一片,这番话很鼓舞士气,让大家再次投身灭火战斗中。但安排在这里确实有些出戏。其实从这点也能看出,队长还是要带头冲锋陷阵的,包括我也是这样做的,经常自己会把水枪。中队的弟兄不是很多,我对森林消防也不是很了解,一个小的消防中队,可能也就十来个人,我们这里,特勤也没有超过四十人。个人认为人多少对电影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车库门还是要关的,可以保持车库内的清洁,保护器材车辆,要进小动物什么的破坏装备可不行,北方冬天更是不能开门,不然连车都着不了,派几号车开哪个门,一般人还没上车呢,车库门就已经开完了。不知道森林消防有没有试过加大压力的水枪,一个人基本上是控制不住的,开得猛的话,后坐力会直接把人顶飞的,拿不住水枪乱摆是非常危险的,非常容易伤到人。大连的火灾可以说是让远程供水系统一战成名,是火场供水的重要保障。很多人拿电影和大连的真实火灾对比而纠结,我认为这样不大对,因为我在电影中看到了很多场火灾的影子。我看到有人说天津的事情不能拍什么的,感觉挺气的,好像自己很了解一样,事故调查报告自行百度。我感觉比较难受的就是电影中有很多战术失误,应该是导演为了制造剧情而故意为之的吧。我认为其实并不应该这样做,真实的消防队在处置灾情时还是比较专业的,不会范如此低级的错误,这样拍,怕是会误导观众,质疑消防队伍的专业性吧。不吹不黑,确实被感动了,有很多经历过的东西再现了,消防队伍确实不容易,生活和工作是矛盾的,生与死是矛盾的,付出了很多,舍弃了很多,留下了很多遗憾。为了职责,生死犹去。不是不惧死,穿上这身衣服才能懂得吧。本文版权归作者三只龙猫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