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片子的性质与主题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00:16:35人气:0
厄本与棚民

视频厄本与棚民状态:DVD英语中字年代:2015

主演理查德·阿米蒂奇安娜·弗莱尔KathrynDrysdale内尔·莫里西更新时间:2018-11-10 21:08:01

大舅理查德·阿米蒂奇主演,Urban从5岁开始就逃离关爱中心,已经11岁的他成为了英国关爱中心最常出走的孩子。他的母亲Greta罹患精神疾病,因此,在无法与母亲一起时,他会露宿街头,或是与其他出走的孩子一起窝在秘密集聚地——“棚民基地”。他从来没有“父亲”的概念,所以在Greta首次交往到一名得体的男友Chop时,他也第一次满心地期待。因为Chop这名充满爱心的前社工有点理想主义,对…

其实我最怕看蹩脚的文艺片,比看三流动作片还折磨,后者一眼就能看透,而前者会让人在“这拍的是啥鬼玩意儿”和“是不是我水平不够才看不懂”两种心态之间游移不定。我一开始以为《厄本与棚民》是奔着(蹩脚)文艺片这个路子去的,因为它的节奏和叙事都很慢,而我试图看出某些深意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才意识到它的目的并不是这样,它只是在非常平铺直叙地展现这群流浪失沽的儿童的生活。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也并不算成功,游离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青少年(即“棚民quot;)众生相并没有被展现得很饱满,他们破碎的家庭到底有怎样的悲剧、为何他们拒绝社会也被社会拒绝,这些值得深度刻画的细节只如同拍照用的背景布,被虚焦了,而正是这些细节的短缺让观众难以共鸣。虽然聚焦于了主角Urban的原生家庭,但仅仅是一个类型家庭,我看到题目的期待是更多的。同样的问题还有引而不发的儿童福利保障问题、毒品与酒精的管制、女性安全与权益保障问题,都只是一笔代过,无意也无力表达。比较成功的一点是“无论多糟糕的环境,个人的努力总是有用的“这一主题——通过对Chop与Urban的关系的塑造,准确说是对Chop的塑造。他并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但依然想帮助这些迷茫的孩子,他也自私过、犹豫过、怀疑过、被压垮过,他并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决定做出改变并付诸实际的普通人,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怜悯和抱怨上。这样的角色很真实也很动人,就我的观察所知,现实生活中真正奉献自己做慈善的往往是这样中下阶级的人。书上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人太少太少,少到甚至使这句话变成了在实现阶级跨越过程中做出丧失道德良知的事的遮羞布。一旦跃入上层阶级,会被太多利欲熏心,太容易数典忘祖。而在跨越下层阶级的奋斗中尚且保有良知的中下阶级(往往正因此他们才停留在了这个阶级),与充满不幸的下层阶级环境处于半脱离状态,他们虽然已经生活得更好但仍然能切实看到下层的痛苦挣扎,所以他们备受折磨,充满同情而很少苛责。他们是真正伟大而可敬的一群人。另外这个片子本来也是公益片,建议不要用挑剔电影商品的目光来看,可以当成纪录片看。本文版权归作者台伯河水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更多>>

最新影评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