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01:32:13人气:0
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迷

视频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迷状态:超清年代:2015

主演徐琳智马韵婷萧煌奇黄丽玲更新时间:2022-09-28 19:23:08

霹雳国际多媒体2015年度推出的3D木偶电影。为揭开灭门真相,遗孤张墨、张彤带着父亲遗物「奇人阿西」,依循线索亡命西域,寻找延续阿西生命的关键能源,野心勃勃的楼兰王子则欲夺取能源以复辟,借机利用张墨挥军古罗布,一场攸关天地存续的浩劫即将漫天而来。

每个行业但凡存在一定时间,都无一例外地产生相应的规则和体制(还有潜规则)。故而,盲目入行结果多是,外面看欣欣向荣桃花朵朵,进一步晕头转向望洋兴叹。电影恰恰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代表。身边许多人时常调侃,这年头什么企业老板、政府官员、歌手明星、甚至于主持人、说相声演小品的,无不眼巴巴地盯着电影市场这头肥羊,个个磨刀霍霍急切地想要分一杯羹。大陆这般乱象,我们已然是司空见惯。这次的主角却是宝岛台湾的布袋戏大佬“霹雳国际多媒体”。2015年一部耗资四亿打造的全球首部3D偶动漫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在广大道友的殷切期盼中降临尘寰。2000年那部《圣石传说》想必大陆的许多观众也都有印象。虽然年代稍显久远,但以当时的制作水平和特效技术也堪为佳作。作为霹雳布袋戏剧集的剧场版,主体观众定位基本准确。除了沿用原戏的主要人气角色,同时也兼顾了剧场版中“圣石”之争的主线故事。虽然素还真和傲笑红尘两位之间分不清男一,抢戏有点严重。整体来讲作为电影也算是完成度比较高了。反观《奇人》这部新剧,黄强华董事长可谓是挥金如土豪情万丈。单单从此前放出豪言要打造一个“东方迪士尼”便不难看出,《奇人》是要坚定地拽一回国际范了。于是问题来了,“东方迪士尼”仍是迪士尼。无论是本片《阿凡达》加《风之谷》混合即视感的情节设定,还是“爱与拯救”“生存与自然”这样广为世界认可的欧美普世价值观念。《奇人》一样不落,全盘接收。当然,为了凸显“东方”特色,《奇人》匠心独运,巧妙地把楼兰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作为故事背景。这样一来,陌生的风土人情给了编剧更大的虚构想象空间,而反思生存与自然的故事内核在西域的无边瀚海上也能更为轻松的展开。不过……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事实上,整部剧,故事节奏前面拖沓艰难,后面步步紧逼急于完成。繁多的人物来不及用心塑造(两位主角其实也没什么亮点)取巧地套用经典设定,其他的靠大把技术资金投入和工作人员累死累活的诚意付出。霹雳布袋戏追逐国际范的脚步与内地许多电影人一样邯郸学步,最终学的歪七扭八,由走变趴。国际路线终究尚远,走出台湾本土,打开大陆市场,一直以来是布袋戏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绝对绕不过的一座大山。有着相同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大陆认可与否,也必然是“东方迪士尼”豪言的基础和第一步。霹雳布袋戏剧集从轰定干戈开始推出普通话版,逐步让更多大陆观众接受这一文化产物。而《奇人》更大胆启用许多新人作配音,“八音才子”也只从中客串一把可有可无猥琐卖萌的跩鸭神兽幼体。(其余操着闽南口语的张三李四就不算在内了。)不成熟的配音演员,偶尔闽南口语,日语口音的掺杂。全片从口白上就透着一股既想保留传统特点有要令更大范围观众亮瞎眼的蹩脚气息。故事设定跟世界大众文化的接轨,传统口白艺术的一再退让(听闻还会推出英文版和日文版)。此片更下功夫的就要数视觉技术了。媒体总说国内观众如何一味追捧3D电影,把广大电影业上帝涂抹得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说到追捧,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开的头。“可是人家的3D才能称作3D啊!国产3D什么玩意,也有人看!”这话一出,理直气壮愤愤不平的我也蔫了。美国大片的视觉体验是无话可说的,可是人家的故事也是完整有趣的。国内导演的大片情结却总是用金钱明星来堆砌,莫名其妙的卖基卖腐卖颜值做亮点,再加上差着一个太平洋的特效来支撑自己的大作。这些已被无数有识之士诟病千万遍了,可惜,电影人们一意孤行,不少人赔的底儿掉。有了如此多“记吃不记打”的光辉典型,霹雳国际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上了这条黄泉路。别人租3D设备来拍,他们直接买来慢慢练手。人偶一水儿的全新制作全新造型,包你一个熟悉的面孔都找不到。(开场为了一个“白莲剑客”公仔墨迹半天不算)场面设计里,除了CG技术制作,手工搭建的场景也是十分精美用心。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楼兰古城气息。(黄沙味道)一些武大场面的特效制作自不必多讲,这点一直是霹雳布袋戏的长处,甩下同行两条街不说,一些内地古风仙侠剧也都能压成渣渣。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武打动作场面的设计,几十年来,操偶师和制作团队积累的丰富经验着实不容小觑。开场街巷的遭遇战十分精彩带感。可惜越往后越是疲软,最后大决战干脆糊弄事儿。平心而论,《奇人》一片,一流的视觉体验,二流的配音水平,三流的故事创作。既然摒弃了霹雳原剧的人物故事和传统情怀,就该以深厚的创作根基,编织一个更加美丽动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自电影发明以来,无数的慧心巧思,趣味故事,动人情感不断注入,发展日新月异。少了新奇和触及心灵的东西,技术手段也只能开始量产乏味相似的电影产品。而非作品。电影这池水很深,单靠一些诡异卖点大赚的永远是少数,也是很快被人遗忘的。无数网友槽点和电影人倒行逆施的下场,告诉我们,踏踏实实讲故事,别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致我深爱的布袋戏)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