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的豆瓣评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22:40:38人气:0
郭明义

视频郭明义状态年代:2011

主演侯勇姜宏波李沁冯远征更新时间:2023-01-14 11:55:50

鞍钢一个普通养路工郭明义,从部队到地方,从工厂到家庭,十六年来只图奉献,不求索取,让人从不理解到理解,由观望到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雷锋的故事。剧中以郭明义捐款助学、帮助孤寡老人、五十六张“精神存折”、爱岗敬业的养路工、快乐的宣传干事、口齿伶俐的英文翻译、恬淡的家庭等一系列故事为主线,表现了郭明义的平凡生活、崇高境界,是当今一个真实的活在我们身边的新世…

对于豆瓣评分,我还是很赞赏的。因为一直觉得豆瓣是一个精英所在地,是一群读书人的交流天堂。尽管偶尔看到一些小组内容的开放(不能称为粗鄙,很正常的生理讨论),也觉得读书人也可以偶尔幽默调侃一下。这帮精英,评出来的分,还能说没有价值?还能说不值得一看?每次看电影、买书之前,都会先在豆瓣上搜索一番。如果分高,就看看评论,看之买之;如果分低,也看看评论,或看之买之。分数高,但不一定自己感兴趣,分数低,也不一定自己就不喜欢。豆瓣的分数其实是一种智慧或者说审美的加权,不可能所有人都给5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给1星。因为,既然这是一部电影,一本书,就会有其可取的地方和思考的价值。这周,无意中听到两个同学聊起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郭明义》,仅仅2.9分。电影被贬低的一文不值,评分过程也极其梦幻——最先上映时,水军不断刷分,评分一度达到7.0 ,结果大家看不下去了,开始疯狂地刷1星,终于,变成了现在的2.9。那位同学以一种胜利者的口吻讲述了整个过程,可以感觉得到他对于《郭明义》电影的厌恶和对于他所谓的水军的憎恨,以及与他在同一战线的刷一星战友的骄傲与自豪。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没有看电影就说他很烂?为什么只要是你们心中所谓的颂扬党的电影,就一定要一棒子打死?只要是孔繁森、郭明义,就是党宣传的工具么?那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应该向他们这种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人学习吗?你说水军刷了星,把分数抬高了,那为什么不倒过来想?其实本来大家对于他的评价还算不错,给了4星,结果一帮愤世嫉俗的、不管电影看过与否就给一星的道德卫士们看不惯《郭明义》的高分,开始疯狂刷,以海军之势让《郭明义》瞬间降至3分以下。当然,我这么想,也只是想想而已,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但是,既然不知道,我们就不应该妄下评论。从《郭明义》的豆瓣评分,其实可以看到一种公众的社会态度。豆瓣,已经算是一个精英的部落了吧,就算是这样的精英部落,我们依然看到了他们对于这种电影的严苛与不负责任。我想,无论《郭明义》拍的有多好,只要里面的台词红又专,那么就是铁定低分。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其实我本身就有一种偏执,就是红又专的偏执。大家都在说d的腐败,d的无能,d的执行能力有多差,但是,你想过什么样的d能适合中国呢?一味地搬出西方那一套就一定能适应中国么?有些人说,改革。改革必然会有阵痛,不问结果,只要阵痛。阵痛之后,到底是不痛还是陷入永久的痛,谁能知道?所以,循序渐进,现在算是一种过渡阶段,谁都想让中国好,但是偏执地认为现在就是不好,现在就是最黑暗的时代简直是最无知的偏执,最疯狂地偏执。偏执也是一种状态,没人可以随便评议他的对与错,好与坏。但是,将自己的偏执,偏执的存放于别人的领地,恐怕就是一种偏执的自私了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