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时速》:一列火车撞出的眼泪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00:44:07人气:0
危情时速

视频危情时速状态:BD超清中字年代:2010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克里斯·派恩罗莎里奥·道森伊桑·苏普利更新时间:2020-08-06 20:56:05

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布鲁斯特市,资深的火车机师弗兰克·巴恩斯(丹泽尔·华盛顿DenzelWashington饰)即将提前退休,作为拥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老员工,他和伙伴们虽然对公司出于成本雇用相对便宜却没有经验的新员工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这天早晨,弗兰克迎来了新的搭档,年轻气盛的领航员威尔·科尔森(克里斯·佩恩ChrisPine饰),新老交替正式开始。与此同时,位于北部的富勒站出现状况…

在一个优秀的导演的魔法棒下,被影评家奉为金科玉律的quot;Storylineisthekingquot;(故事情节为王)也会被打破。就象托尼·斯科特(TonyScott)执导的《危情时速》(Unstoppable,2010),故事情节可以简单到只用一句话来陈述:一列满载化学有害货物的失去控制的列车,被两个铁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停成功。而这样情节简单的电影却比很多充满了枪战、爱情故事、电脑特技的电影好看,倒不是因为观众们看过IMAX、3D这样的视觉大餐之后喜欢上青菜豆腐的反朴归真,而是斯科特对电影叙事节奏、高速摄影、音响效果、和影片剪辑的完美把握。有人还把这种成功归功于斯科特和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DenzelWashington)默契的合作,这是他们继《红潮风暴》、《怒火救援》、《时空线索》和《地铁惊魂》后的第五次合作。但是,正如《广告狂人》(MadMen)中广告创意总监DonDraper说过的,当你掌握一切技巧,最难掌握,也最重要的未知元素,是如何“打动人心”。打动人心,打动人类心灵深处最感性、最柔软、最温暖的那部分。而人类心灵深处可以引起共鸣的部分其实都是最简单的定义:爱、友情、正义、勇敢、善良、对自由理想和梦想的追求...我在电子连锁商店FutureShop买《玩具总动员III》(ToyStoryIII)光碟的时候,卖光碟的小伙子,一再推荐:“我都看得哭了。”我抬头研究地看他,他说:“你看过以后就可以理解,有那么一部分让你心潮澎湃,所有感情都堆积在一起,然后落泪。”我当然可以理解,一部成功的影片首先要能quot;催泪quot;。世故的说一句,好莱坞聚集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影人才,从编剧到音像师...用大量的财富(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制作费)支持着,每天都在研究,如何在某个适当的时刻、配合适当的灯光、适当的背景、女主角的妆容,抓住观众最sentimental(易伤感)的一刻。你以为自己在电影院里偶然落下的那一颗泪滴,其实是成千的专业人士们,算计运作的结果。这叫做:商业艺术。真实的力量和大量科幻电影对应,好莱坞拥有大批“真实事件改编”的追随者。《危情时速》改编于2001年5月轰动美国的一次无人驾驶火车失控事件。那是911事件前的一场灾难性社会事件,因为新闻媒体的及时介入和实况报道而波及全国,数以百万的美国人同时关注这次事件。而事故发生的地点是俄亥俄州(而不是电影中的宾夕法尼亚州),肇事火车属于北美一级铁路(ClassI)CSX公司。CSX是北美(包括加拿大)排名前5的运营铁路,东海岸运营排第1名的铁路公司,运营路线甚至包括加拿大东海岸数座大城市。所以出现这样的灾难性事故,对于CSX是一个灾难性的丑闻。至今,在Google搜索,CSX8888(失控火车的编号)还排在前几名。当时,媒体称之为quot;Crazy8squot;--疯狂8号。这辆倒霉孩子,在2005年再次出事,以出轨了结了“生命”。导演托尼·斯科特在拍摄《危情时速》的时候,租用了真实的火车头和车厢,这样重达10吨的柴油机车头(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加上负重的车厢才可以在以71英里(约110公里)时速,在仰拍侧排的角度下,呈现巨型机械的质感和速度感,并以频频切换的镜头剪辑,和音响效果达到呼啸而过的重金属怪物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据说,电影中飞速火车金属冲撞制造的火花都是真实拍摄,这是一部不依靠CGI技术,由铸铁打造的电影。不但如此,托尼·斯科特还特地请来了“疯狂8号”事件中的机车工程师JesseKnowlton(华盛顿饰演的FrankBarnes原型)和领航员TerryForson(克里斯·佩恩饰演的WillColson原型)作为影片的特约顾问。因此,影片中涉及关于火车的各种专业技术和细节都十分专业和真实。作为亲历事件,并力挽狂澜的平民英雄,Knowlton和Forson还贡献了一些现场对话。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主流英雄让北美观众感动的,当然还有人物设计的真实。电影中至关重要的一句对话是铁工公司运营副总裁对服务铁路公司28年的工程师富兰克说:“你要是逞英雄一定要阻止这辆机车的话,小心被解雇。”富兰克回答:“你已经解雇我了。”富兰克收到了一张提前退休、退休金减半的通知信,其实这是资本家变相欺压最底层专业人员的一贯手段。一个服务于公司28年的铁路基层工程师的年薪可能高达10万美金,如果按退休金约80%的工资来说,那么如果富兰克服务到退休年龄65岁,并拿到全额的退休金,将是公司的一笔巨大支出。于是公司会阻止他完成服务年数,并找各种机会减少的退休金。一般第一封提前退休通知信,还披着“自愿接受”的外衣。如果选择不接受公司的提前退休的通知,下一轮等待他的就是裁员,那个时候,他没有选择,而辞退的补偿金(不再有退休金)可能只是6个月到1年的年薪。同时,资本家会雇用年轻雇员(他们目前没有退休金和因服务年限而附带的高额福利),来替换相对昂贵的老工人。但是其中的隐患是不言而喻的,威尔只受过4个月的培训就上岗了。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开始的时候,一群老工人集体排斥威尔这个年轻的领航员。在富兰克和威尔之间,其实存在着一个年老的下岗者和一个年轻的代替者残酷的现实关系,尤其对热爱这份铁路工作的富兰克来说,而他们能够在最危急的时刻生死与共,完全源于两个人最朴素的人性。他们是冒着被解雇、和失去生命的危险。一个已经被公司(资本主义制度)抛弃的蓝领机师,以个人的责任感而至生命而不顾,这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责任感和尊严,才是影片主题的朴素英雄主义。虽然影片没有时间展开人物性格,但是这俩个主人公其实是北美观众最为熟悉的身边人。富兰克没有受过任何高等教育,十几岁就服务于公司,以铁路和两个宝贝女儿为生命。两个女儿都在以丰乳肥臀超短群招揽顾客的酒吧Hooter打工,他说,她们是在为上大学做准备。观众们都清楚,这种人家的女孩,很多都在这种服务行业里终就一生。威尔是一个小镇青年。美国铁路小镇的青年大多数祖辈都服务于铁路而没有什么大理想,他也一样,做了很多份工作都没有做长久。因为年轻,他毛糙妄为,甚至敢为吃醋持武器威胁警察。然而,正是这样的蓝领阶级,组成了美国金字塔的社会、道德准则的最大的基石。他们是是小布什和保守的共和党的最大支持者,他们相信单一的价值观和保守的人格观念。他们也是单纯信任奥巴马的最大人群,因为他们和“芝加哥的管道工”一样需要关注。真实事件中,两位铁路工人最后都没有被解雇,并且被提升。另外指挥现场的负责人康妮从一个小站的指挥被提升为运营副总裁--取代了官僚的原副总裁。你不得不承认,超越影片个人英雄主义,正是资本主义框架中正的对良知、和公正的肯定和存在,正义和勇敢这样的价值观才会继续在底层根深蒂固,成为社会的根基。有他们在,资本主义怎么可能是“万恶”的呢?一列火车撞出的眼泪我曾在加拿大最著名的铁路公司工作过5年,身边有过4代为这家百年公司工作的同事,和基层工程师的朋友,也见证过最大的几次裁员。当年轻的导航员威尔,因为连接两辆火车突然从现场直播报道的FOX摄像镜头前消失,几秒钟之后,又从火花四溅的镜头前探出身体,托尼·斯科特和他的一班创作人马设计的那滴价值千万的泪滴,终于被我忍不住落下。这些人身上最朴素的正义和责任感,不仅仅因为一辆疯狂的列车才会发光。他们才是这个贪婪狂妄的世界,不会被毁灭的中流砥柱。他们值得被一个优秀的导演来歌颂,更值得我们眼泪的感动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