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一曲《满江红》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10:52:07人气:0
大宋提刑官2

视频大宋提刑官2状态年代:2006

主演王庆祥陶泽如刘敏涛苗圃更新时间:2021-11-27 00:14:40

南宋端平元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竟使一个足以让南宋王朝顿然崩溃的惊天秘闻浮出了水面,就像一个蓄祸时久的恶瘤的急性发作,牵动着偏安朝庭的每一根神经都为之震颤! 事发源头是在河流交错的灾区湖州…… 当年《太平县冤案》的主人公,正是今天被湖州百姓称作“独臂青天”的曹墨。此时的曹墨正处在生死荣辱的节骨眼上:就在百姓庆幸及时转移逃过一劫而齐唰唰地跪倒在这位“独臂青天”…

这几天总算是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传说中的《大宋提刑官2》,也算是了却了我近八年前的一桩心事。十年前,一部《大宋提刑官》让我迷得是神魂颠倒,笔者不但丝毫不惧怕里面提到的各种死尸烂骨,反倒是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埋藏着这样一个梦想,哪一天我也能像宋慈那般神奇,成为一名法医,仅凭尸骨身上的各中蛛丝马迹就可以让死者开口说话,为无辜逝去的亡灵伸冤,那叫一个伟大!然而时过境迁,满怀希望的我高考狗血般地失利,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影像学系。岁月渐渐磨平了我的棱角,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连做梦都想验尸断案的天真无邪了,即使是内心还残余一丝想做导演的冲动,那也是敢做而不敢言了。忘了是什么时候突然惊闻,《大宋提刑官》居然还有第二部。因为第一部的结尾我至今印象深刻,宋皇丝毫不在乎宋慈搜集的各种贪官污吏的犯案证据,一把火将其全部烧毁。宋慈一怒之下烧了原版的《洗冤集录》,罢官回家,从此与世无争。今天看来,这绝对是一出无奈却了不起的结局,甚至应该是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让人们感慨大宋第一提刑官生不逢时的壮烈。看完第一部的我甚至不怎么期待第二部的出现,然而如果第一部真的很火很好看,二一下看来是难免的。我并不同意有人说神马第二部很烂第二部是狗尾续貂这类过于极端的评价,尽管第二部在我心中的地位撼动不了第一部给我带来的震撼与难忘。毕竟,整整四十一集讲一个大案子和平均四五集解决一个案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叙事风格,加之宋慈、英姑乃至玉贞众主创大换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部电视剧已经没有太大可比性了。可神奇就神奇在,两部片子的编剧和导演居然是一样的,在配乐上的共通之处也随时可闻,有心人士想必也会按捺不住比较的冲动,表达出来的无非是个人的喜好罢了。是的,你没有看错,四十一集讲一个案子,这对于近几年逐渐习惯了美剧侦探剧四十一分钟破一个案子的节奏的笔者来说,整个观剧过程可谓是煎熬拙计加北京沙逼了。如此注水的节奏稍微拧一拧完全可以在二十几集内讲完还绰绰有余,我真的不晓得那个钱编和阚导到底被那个俞制给潜规则成啥样纸了,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拖沓冗长磨叽。导演把观众当傻子来讲故事,以为人人都是《记忆碎片》里的那位短期健忘症患者,不停地闪回啊闪回。秉承着尊重创作者和全部看完再评论的优良素质,我并没有任何跳看的记录,乃至最近倍感智商下降。有些镜头前前后后至少出现过不下五六次,搞得每次隔壁的孩纸过来串门看我看的片子,还以为我老在那里单集循环来着。除了讲故事的方法有待商榷之外,个人认为,第二部总的故事可以算得上是上乘之品。一个好的故事,首先应该是精彩的足够吸引人的,相对来说比较原创,是之前在类似题材的故事里没怎么看过的;其次,不管出场人物有多少,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相对完整,各个角色、各个明线暗线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对手戏也要恰到好处,一些特殊角色拥有多重身份甚至是性格,如何引人入胜地慢慢揭示给观众也十分重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故事不说教却胜似说教,无论是无巧不成书的别有用心,还是不经意间从角色口中说出的创作者想说的话,都能让人在观剧结束之后回味无穷,想到自己的过往,照见自己的内心。有《疯狂的赛车》这部电影为证!《大宋提刑官2》的故事便基本符合我心目中的那些标准。从侦探故事的角度,《大2》里的各类作案手段或是破案手法一点也不新鲜,第一部里那些蒸骨啊滴血啊这里又往事重现了一番,证据的获得也显得较为轻松无太大波折,或是偶然间车到山前必有路猪脚总会开外挂之类的。但我并不在乎这样的不思进取,因为对于遍地侦探片的年代,要是老在作案手法上太下功夫,往往会忽视故事层面上对社会和人心起反思作用的部分,反倒是弄巧成拙了,所以《大2》在这一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其次,因为是四十一集认认真真讲一个案子,片子里打酱油的各类角色相比起第一部就少很多了,创作者们可以有足够悠闲的时间塑造好人物,处理好关系,给演员足够的发挥空间。老戏骨王庆祥是我非常敬重的演员,《一代宗师》里的宫羽田那叫一个霸气传神,尤其是话剧腔浓厚的台词更是听得过瘾,可惜《大2》里面后期重新配了别的音。相比起何冰来说,王老师多的是一份成熟稳重,少的则是何冰在第一部里偶尔表现出的小俏皮。因为要展现一个步入中年的成熟宋慈应对深宫迷案的沉着冷静,换演员也多少在情理之中。刘敏涛版的英姑总时不时让我联想到《恰同学少年》里陶斯咏的扮演者练束梅,比起第一部罗海琼的清纯稚嫩,新版英姑也同样倍显成熟干练。比起第一部来说,第二部特地花了几十分钟的时间专门发展起“慈英”之恋,把感情戏发挥到极致;同时英姑在第二部里起的作用也远超第一部,丝毫不输《福尔摩斯》里的华生,不但各种骗张堂出去独自冒险,更是名师出高徒,去一趟湖州神不知鬼不觉地救了姜汝成老大人一命,还在最后各种人命案扎堆的高潮替男主分忧,甚至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阻止宋慈去白白送死,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魄。至于英姑为什么一直不愿成为宋慈之妾,也许是她清楚地明白自己与宋慈之间的工作关系,她不希望一个更多的身份会成为两位搭档洗冤禁暴途中的一条尴尬鸿沟,如此走在时代前列的牺牲精神,也让英姑成为全片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女性角色。除了英姑之外,李文颖版的玉贞更显贤惠优雅,她和宋母构成的对宋慈的信任让笔者深受感动。也许婆媳之于丈夫,无需过多言语,一句相信,早已胜过耳鬓厮磨和千咛万嘱了!最后,正邪对峙的多条线索,都各自向观众传递着不深不浅的寓意。宋慈近乎完人的形象依旧是我内心所追崇的榜样,也许是跟笔者的某些性格有关,特别喜欢各种影视剧里轴性刚烈的人物。宋慈的内心有一种高贵的信仰,是一种追求善良和真实的信仰,这种信仰赋予了他誓要查明疑案真相,不管结果反映出了哪些人性的怎样丑恶,他都要将事实公诸于天下,以告慰那些冤屈魂灵的最后遗愿。这种信仰同样赋予了他倔强到不查到底誓不休,甚至不惜逼迫皇上,生死置之度外,甚至听不进身边的人劝,甚至差点不顾自己母亲的身体。当宋皇问及宋慈是跟他还是济王的时候,一句“择其善者而从之”远远胜过曹墨的忠骨愚相。理性的身躯早已掣肘不住感性的内心,相比于杜吕二位大人或是阚氏二位父子乃至何公公邹书吏各色人等只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盲目闹腾,一对比便可彰显宋慈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大无畏和使命感,才让宋慈在一开头便有理由应了官复原职的请求,最终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一代宗师!“门旮旯拉屎,天会亮”,这句在两部中多次出现,完全可以代表全片主旨的俚语让笔者印象深刻。伍德的身份为何终究暴露?不正是因为他贪上了五十万缗本该用来修筑湖州堤坝的专银,于是一场山洪暴发,无名尸骨连同太子玉佩暴露,深宫谜案的风波就此掀起?倘若这位伍德贪念适可而止,而不是沉湎于石开元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棋局之中,懂得低调行事,他的末日会如此草率来到?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是封建时代万能的圣上也无法改变。赵闳和赵泱两个人的结局也颇令人玩味。年少轻狂的赵泱在被解救之后信誓旦旦地说出一句谶语,却奈何十八年之后已然剃度成僧,无意返朝;曾经被人当作棋子摆布的赵闳虽然登基成皇,却时刻遭受着伍德的威胁,生活在篡权夺位的噩梦之中,甚至济王的亲生女儿桑月姑娘居然成了他的爱宠,着实是命运的讽刺,这样的皇帝实在让人羡慕不起来。最后,赵泱为了大宋朝廷的稳定,杀身成仁,留下的那句“心悟成佛,心迷成魔”叹尽古今多少名利追逐,终比不上一个“正直”二字来得荡气回肠,流芳千古!当年的《大宋提刑官》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堪称经典的片尾曲《满江红》绝对是功不可没。张志忠老师那足以击穿历史的浑厚朗诵声,刘可那独特的沧桑唱腔,让这首歌随着岁月的酝酿,在我心中的份量越发沉重。每每哼唱起这曲《满江红》,脑海里浮现出的便是自己高一中秋节时当着全班面的表演,那时的我年轻气盛、满载梦想。也许是缘分已尽,又是很多年过去了,守孝之后的宋慈似乎不再准备重出江湖,但每当耳畔回响起那些熟悉的旋律,我就会又多了几许青春不羁的正能量!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