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会议前欧洲的政治氛围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7 22:19:59人气:0
慕尼黑:战争边缘

视频慕尼黑:战争边缘状态:正片年代:2021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乔治·麦凯罗伯特·巴瑟斯特杰西卡·布朗·芬德利更新时间:2022-10-11 10:31:15

本片改编自罗伯特·哈里斯的国际畅销书。1938年的秋天,欧洲正处于战争的边缘。阿道夫·希特勒准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内维尔·张伯伦政府拼命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眼见局势升温,英国公务员休·莱格特和德国外交官保罗·冯·哈特曼前往慕尼黑参加紧急会议。随着谈判开始,这两位老友发现自己落入了政治诡计布下的巨网,正面临异常的危险。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战争能否避免?如果可以,需要付…

没有看过原著,谍战部分自然是漏洞百出,所幸节奏把握尚可,情绪也具说服力。此剧另一个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敦促我们重新回顾战争前夕政治情境的变化,以及领袖、官僚与民众在具体情境中“真实”的心态,也许能由此出发理解我们世代的命运。实际上,在慕尼黑协议签订之前,英法社会普遍是反战的,一战带来的巨大政治和心理冲击,以及29年经济危机后的持续凋敝,都使得张伯伦的反战路线和经济复苏计划更受欢迎,这一点在他从慕尼黑会议归来时受到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也可以看出。另一方面,一战结束之后的时期,欧洲各地都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工农运动,比如意大利的红色两年,东欧各地农民抢夺土地的运动,以及西班牙左翼政权的上台以及随后残酷的内战。传统政治力量对此是十分警惕和忌惮的。如果说作为保守党少数派的丘吉尔主张与苏联及东欧国家结成“大联盟”来威慑希特勒的话,那么工党和很多左翼政治力量都是支持这一路线的。可惜工党在应对金融危机失败后四分五裂,力量受损。而这个路线永远不可能获得保守党政府的多数支持,因为它们对苏联的不信任和恐惧,也对欧洲内部的左翼运动心怀恐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张伯伦代表了多数民意。还有从具体战略的考量来看的话,英法在慕尼黑协议之前得到的情报是德国在空军等方面的军事力量远超英法,但事后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英法走向绥靖路线的重要原因。PM有多条渠道获得不同信息来相互印证,不可能因为片中一份来路不明的文件,或者一个神经质的年轻外交官而突然改变决策。可惜这里存在系统性的误判,但这也不是贸然决策的理由。当然,希特勒的真实意图在当时也并不是无迹可寻的。“1938年2月4日,柏林突然宣布德国政治和军事领导层大换血。作战部部长布隆贝格和陆军总参谋长弗里奇被解职,希特勒亲自担任改组后德意志国防军的最高指挥,他在德国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进一步巩固;希特勒通过对军官团和外交使团高层人员的大规模调整,把与他的高风险对外政策步调一致的人安插到了关键的岗位上”(《地狱之行》)。这显然是为他的大战略在做准备,并不是要保护苏台德的德裔居民这么简单。这也是片中开头国防军某些中层企图政变的原因。然而全片对这些关键的史实都交代不清,也很难衬托出张伯伦(以及他背后的民意)的荒谬之处。总之,有些批评声称此片要洗白张伯伦,那是毫无依据的,原作者只是希望把我们重新带回1938年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重新想象当时结构、情境与政治行动者本身是如何互动的。当然,片中所强调的慕尼黑协议为英法赢得了备战时间也是很扯淡的,这毋宁说是给希特勒赢得了备战时间,使得德国军事实力强大这个预言和偏见最终得以自我实现。不管怎样,当时能看清与苏联结盟的战略可能性的人寥寥无几,也很少有英法民众能认识到为了维持和平而付出的道德代价,特别是对于小国主权的践踏。实际上,民族主义思想虽然在一战后极大发展,但帝国的视野和考量在当时仍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一直要到二战之后、甚至是五六十年代之后(如阿尔及利亚革命之后),英法的帝国愿景才真正消退。所以片中会有一个印度裔面相的姑娘身兼打字员和MI6特工,这在二战之后反而是很难想象的了。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如果有这样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也是极为超前,且内心痛苦的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