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语人生—不能自爱的灵魂是悲剧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9 11:58:33人气:0
梵高:画语人生

视频梵高:画语人生状态:正片年代:2010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杰米·帕克艾丹·麦克阿德尔克里斯托弗·古德更新时间:2023-12-28 12:45:47

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位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他传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此次,由导演AndrewHutton执导的本部戏剧式纪录电影,将重现梵高绚烂而短暂的一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Cumberbatch饰演这位天赋异禀且卓尔不群的疯狂大师,而其弟提奥则由杰米·帕克JamieParker饰演…

我想恳请大家让我试着用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这部电影:“梵高,一种很尴尬的状态生活在一个常态社会的人”首先,我想从他的生活及感情状态来讲,他出生在一个宗教世家,按道理来讲不算差的一个家庭,身体里的基因和家庭环境使得他比较感到孤独和更能感同身受理解别人,我称之为“共情力”,可惜的是梵高的情商不高,不太懂得与这个家庭和社会相处,他的不断感情付出,没有人买单。这好比梵高给了一个喜欢苹果的人一车香蕉。他越热烈的想要给予这个世界自己认为美好的的东西,别人越会误会甚至讨厌,换言之他不会和他人相处的事实是自身根本原因,而不愿意和他相处这一部分人是家人,画商,买画的人,心仪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内心越需要“生命稻草”,当他弟弟给了他一丝希望,交流便开始了,可以看到,这两兄弟在信里面的感情更加细腻亲密,也许正是因为通过写信的方式,梵高和迪奥才有了相互了解的可能和空间,在现实中,梵高几乎和每个人可以友好相处的时间都非常短暂,这些信封对他可以长期和他弟弟迪奥友好远距离相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作为一个哥哥有能力的情况下,深知梵高的不被理解,与其说是兄弟情深,不如说是迪奥在试着捞他一把,尽管迪奥如何地“哀其不幸”,梵高在生活上始终都是一个巨婴,在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还试图“包养”妓女,无法自立。几次职业的转变也说明了他无法和人和平相处,没有人愿意成为他的恋人也自然发生,当他发现画画是一个相对个人的事情,可以避免和更多人相处但又可以展示自我甚至可以得到赏识的时候,他更加坚信,要做一名艺术家。但是他并不喜欢独处,甚至还对讨厌他的表妹念念不忘,在感情上面,梵高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人,他喜欢一个守寡的表妹,怀孕消瘦且大腹便便的妓女,喜欢和下层的人做朋友,为他们画肖像,他以为通过自己“降格”的态度,以获得他人好感,甚至得到他的表妹,这并不是说梵高人品不好,而是这种共情力在他内心“作祟”,敏感的心由怜生爱,给他人温暖,同时也希冀得到回应。内心的脆弱使他更需要与这个世界反抗的表现,暗示自己是在进行这项伟大的使命,梵高坚信在困境中更能理解平民疾苦,宗教世家的家庭背景,促使了他更相信宗教对平民矿工的力量和被需要,包括自己。悲天悯人情绪在他内心泛滥,不惜自我的生存条件,为他人奉献。其二,梵高希望通过合理体面的身份来展开自己的传教工作,希望可以获得神学院的学历,但是想到要六年之久的学习时间,通过一年时间的发现学习和考试的困难,和自己和解放弃,他再次“降格”,去了比利时矿区担任一个非神职传教士,在六个月后的试用期结束也并没有使他通过考核。加上以前卖画等经验,接受了一定的熏陶,梵高再次转变,先是自我试着去绘画,到通过临摹和求学,从他并不是彻头彻尾的不喜欢传统教育的人,而是在群览之后选择性地接受了一部分传统教育,但是他自己是不承认这一点,他认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先行者,一开始决定要去画画,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进步,拜师,而与老师不久的相处下便又相处不下,到后面迪奥寄来的信息透露出印象派的画等信息,起始他并不欣赏,殊不知后面他的画面与他们画面逐渐接近起来,颜色也开始由暗淡到明亮,笔触也慢慢强烈地点了起来,农民和矿工也慢慢大幅度减少,画面也渐渐被更多人喜欢,这与他一开始“这些贫困的人要记录起来”的初衷似乎渐远。开始模仿日本浮世绘风格的绘画,注重形式上的改变,开始模仿大多数艺术家画起来了自画像,如他哥哥所言“自恋又无情”。他的人和他的画一样,也开始又一开始生硬不合群和不协调到试图跃进这个艺术圈,希望可以靠卖画为生,与以前他痛骂那些为钱而画画相违背,但结果却又是不被待见。然后再度离开寻求出路。和爸爸吵架便当天离家出走见不到表妹便以烧手心威胁和高更绘画上的争吵得不到认同便以刃相向,善良而矛盾的自己最终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来表示自己的立场。一遇到烦心事就又酗酒,苦艾酒就是梵高的代名词。当他被迪奥因为妻子产下孩子后经济困难告知不能再在经济上支持他的时候,在几天后选择了自杀,来洗脱自己不拖累他人的罪名。但是这些种种做法在世人看起来是及其幼稚的悲剧。幸运的是,它可以将自己的内心独白转化为惊人的绘画天赋,在上流下流中徘徊,既渴望他人的关爱却又及其孤僻,在这样尴尬的关系中成长起来,最后生命的突然终结,我们将梵高停留在了这一尴尬的历史时刻称之为伟大的艺术。“被看见”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意味着被爱、被肯定等等,梵高的一生就是一个“不被看见”到“被看见”然后最后又失去“被看见”的过程,而梵高便是一个稍显孤僻、四处碰壁而独立人格逐渐干瘪的人,渴望被爱,也渴望价值得到认可。当迪奥愿意与梵高往来时便意味着梵高的内心被看见,人格得到认可,当迪奥中止对梵高的支持时便是不被看见的节点。绘画是他内心愿望的表达,希望被看见的表达,但这种表达仍然不够的,他的人格依然是干瘪的。如果有得选择更好和自己和解的方式,梵高何尝不会想做好一个父亲的儿子?一个榜样的哥哥,一个合格的丈夫?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一名死后被人记起艺术家。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