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莫名其妙被送上战场,觉得像英雄一样”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21 10:46:42人气:0
他们已不再变老[英语]

视频他们已不再变老[英语]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更新时间:2022-09-28 19:07:11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由华纳兄弟影业出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彼得·杰克逊(《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执导的战争纪录片。电影聚焦于1914年—1918年一战士兵的日常生活。片中大部分史料均为首次公开,制作团队应用最顶尖修复、上色及3D技术,将百年前影像进行全彩修复并重新加入声效,以英国老兵口述史为旁白还原一战士兵遭遇和感受,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极度真实的沉浸…

执导过“指环王”系列和“金刚”系列等巨作的彼得·杰克逊,这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全新的史诗——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与以往经常看到的战争纪录片形式不同,这部时长约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中,导演没有做出任何直接的评论;旁白全部由一战老兵的录音资料剪辑而成,除此之外,杰克逊还做了件更加大胆的事儿:将所有视频资料的画面上色。这一举动,带来了不少争议。原始画面和处理后的画面在今年伦敦电影节上映时,甚至还有3D格式——擅长视觉效果的杰克逊,这次也要给大家带来充分的真实感。而这份“真实感”却有评论家不买账:对他们来说,一战的纪录片,恐怕黑白画面才是真正的“真实感”,有了色彩仿佛在看科幻。片子的口碑,倒是不受这些争议的影响:海内外都是统一的高分真实的录音,真实的故事,从这些当事人的口中讲述出来,无疑比任何描绘都有力。政治家、领导人视角,跨国跨洲的战争格局与规模,我们都看过太多太多了;但对于这些当时只有一二十岁的英国男孩子们来说,战争,只是自己眼前无休止的一次次行动——他们听从,他们出击,他们从不大声质疑,他们偷偷地想要活命。在这部纪录片里,杰克逊专门从BBC在1964年做过的节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那里选取素材;杰克逊认为那时的受访者们“不再年轻但也没有太老”,对他来说这正是讲述他们经历的合适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这些老兵们,记得从出发前到归来后的每一个细节,记得那些陪他们度过难熬战壕时光的每一件小事。他们已经活过了两次战争,住进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和平的年代——可要想走出那段苦痛的回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谈何容易。①苍穹下的战鼓,死神伫立在沙场1914年6月28日的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民族主义者、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普林西普枪杀。此事导致整整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纪录片里的老兵们,仍旧记得当时的氛围:一整个夏天我们都听说来自巴尔干、塞尔维亚那事的大麻烦,但我们好像离得挺远,根本不担心——直到新闻里说,英国和德国可能要开战了。“我们和一队德国人打完了场英式橄榄球,正聚餐到一半突然有人送来了开战的消息……”“那一瞬间,我们甚至在想要不要拿起餐刀捅他们……最后决定战争明天才开始呢”几乎每一个没到岁数的少年都谎报了年龄,所有军官都为他们打着掩护。每一个报名参军的士兵,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役,都以为顶多几个月后就能回家。即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志愿前来的男孩子们仍然斗志昂扬——尽管每一个母亲都陷入悲恸。几十年后的他们提到当时的心情,仍会笑着说,谁都希望这一切没发生过,但平安归来之后,不后悔这段经历。“虽说当时那么可怕,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头也不回地上战场。”当时的他们,全当是普通的出行和服役,完全没意识到这次有多么不寻常:“后来想想,我这辈子都没那样兴奋过。”“年轻的士兵上战场”在军官眼里,他们却是瘦弱干瘪、面色蜡黄、满心恐惧的孩子,中学年纪,披上制服去打仗。有个小伙子说,军官啊,靴子穿着好大。军官只回他: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队伍里还配备了许多军用剃须刀,然而这些尚未成年的男孩们哪里用得着呢?只能拿来切切肉,如果还有肉吃的话。最开始在营地,吃得倒还行,面包黄油培根不会少;训练也能扛,没人觉得受到了欺压。但西线战场有些不一样。士兵们坐火车到多佛,再乘船去海峡对岸的加莱,然后步行前往比利时——眼前的废墟和耳边的枪声,一下子变多了。短暂的快乐越来越少,无人区随处飞着子弹死人和老鼠遍地都是,活物见不到几个。躲在壕沟里,就不敢抬头看。一旦睡着,就不清楚能否再醒来。“你不知道哪天,你从小踢球的伙伴,就躺在你的身边——一具尸体。”士兵们甚至会捡到两年前法军留下的饼干,吃的时候都能尝到长出的青苔。还有那冲天的死尸味道——牛和马腐烂的皮肉,被咬烂的军装,到处都是蛆和飞虫,也让他们下辈子都忘不了。“那是死亡的味道。”每天都是如此,大家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位老兵则说:反正下一个就会是你,有什么区别呢。2005年[圣诞快乐]剧照,一战真实事件改编[圣诞快乐]里讲述了一次双方停战过节的真事儿——虽然如此著名的彻底停火是个例,但两边的士兵确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的敌意。纪录片中很多老兵都提到了,被俘的德国兵,有曾在英国当服务员的,大部分都和他们一样,以前也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突然被拉来参加了战争。他们无聊的时候,甚至会在边线立起标语互相调笑;他们一起合影,抢对方帽子玩:“那些巴伐利亚人,大多真是友好正直的好人。普鲁士人倒是挺混蛋的……”他们不恨对方,他们尊敬彼此,谁也不想打仗——每个人,都只希望战争能快快结束,也祝敌军士兵们都能够活着离开。“我们甚至不在乎谁赢了战争,我们只想早点回家。”当政权开始狠磕,受害的永远是人民自己。首相的策略,将帅的指挥,对他们来说都只是猜测、命令和模糊的概念。“他们没有任何恶意和怨气”,直到最惨烈的战争后期也是如此随着战争的推移,每个人的心态都在变化着——他们目睹过最惨烈的伤亡,也体验过最真挚的友情。血肉横飞和炮弹轰鸣中,他们眼中的战争,不再是出发前那个简单的任务:“1914年离开家时和1917年回来时,每个人看到的战争都不一样了。”②哀伤中的挽歌,他们与日月同光正是这些碎片式的个体,构成了这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士兵和战争在互相影响着、改变着;近年,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从个人视角看残酷的史实:被搅进战争的所有人的生活,都在或有或无的意识中,被残忍的政治军事冲突,彻底改变了。[敦刻尔克]:从一战到二战,英国兵还是只有草莓果酱……同样是战争群像,同样是个体视角,同样是充分利用影像力量——诺兰几乎纪录片式的[敦刻尔克],引起的争议也够大的。丘吉尔的指令,是将军无线电中听不见的声音;海对岸的家乡,是渔夫们驾船前来的号角。男孩子们眼里只有帆的一角,头上的轰炸机,还有天际线那边隐约的白崖。谁赢了战争?是盟军政府。谁救了他们?是他们自己和普通的人民。“撤退?逃命?你们回来就好,活着回来了就好。喝杯热茶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热闹,庆祝,都是你们的现代战争同样如此,关于讨论军人的内心世界,李安在这部电影中专注了比利·林恩一个人的经历:他因为偶然的视频成为了伊拉克归来的英雄,但没人知道,那最大的殊荣记录的是他最痛苦的一天——他无疑代表了每一个走过战火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千疮百孔;但渴望被周围欣喜的人群理解、拥抱,又是多难的事啊。北美评论家却对这样个人化的表达嗤之以鼻:国家的威严之下,大众娱乐的消遣中,这样的纠结与复杂,在某些评论家眼里,无疑是多余。战士摇摇欲坠的内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冷漠中,继续被边缘化着。HBO神剧[杀戮一代]:每个端着枪的大兵,其实都是穿上军装的邻家男孩啊关于纪录片中多次被老兵提到的“快乐服役时光”,就正如《杀戮一代》中那样,没有交火的时候,大家都拿出十二分的幽默来打发无聊;真实的战地是什么样的?士兵们是真实的,愉悦和苦难也是真实的。正是过了命的兄弟情谊和后来的死伤之惨痛,才使他们与战争产生了深深的羁绊——离不离开战场,心头的那片硝烟,都无法散去。彼得·杰克逊的祖父曾参加一战杰克逊将这部纪录片个人化,并将这段“士兵的共同经历”献给了他的祖父,英格兰的战士:“我和爸爸一起长大,从小就听他讲祖父的故事。我自己也是一战的孩子,我父亲在那之后移民到新西兰,遇见了我母亲。”花了数年制作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无疑也是学习祖父经历的过程。有趣的是,BBC首播这部纪录片时,一位观众竟也在电影开场的录像资料里,看到了自己的祖父——这位来自埃塞克斯的女士,看到屏幕上她的祖父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法国乡村的前线,正与一名警官交谈。她又震惊又感动。这无疑也是本片带来的正面效果之一:有多少人会在这段影像中找到回响?片名来自诗人劳伦斯·比尼恩的《FortheFallen》“他们永远不会衰老,不像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一样日渐老去:他们永远不为高龄所难,永远不为残年所累。每当太阳落下,每当清晨来临,我们就会想起他们。”就像未满周岁的加缪,父亲战死于一战战场,而后来站在父亲墓前的四十岁的他,已经比葬在这个石板下的男人还要年长。——“温情与怜悯突然溢满了他的胸膛。”“而只有疯狂与混乱,那就是儿子比父亲岁数大。”“睡在这片土地下的都是孩子,他们是那些此时已头发花白,自以为懂得生活的人们的父亲。”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人们戴起罂粟花比尼恩的诗句,在每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时,被作为纪念辞在欧美各地吟诵着;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大人和孩子手拉着手,默默围着纪念碑而行,缅怀一战阵亡的将士们,纪念着战争的结束。今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人类的历史,被鲜血涂抹着,被炮火环绕着,被坟墓奠基着。而就像大家一遍一遍说的,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不去忘却:每一个人,每一条命,都是值得的。他们已经不再变老了——他们沉睡的时候,就好像那个刚穿上军装的少年一样,英气勃勃。-文:YorkshireViking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