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遍地风流之《柳如是》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3 03:56:59人气:0
才女柳如是

视频才女柳如是状态:HD国语中字年代:2012

主演万茜秦汉冯绍峰凌峰更新时间:2020-08-06 21:16:10

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钱谦益的爱情传奇流传了几百年。 柳如是(万茜饰)是青楼的头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主张男女平等,关心家国大事。而在政治风波中历尽尔虞我诈的钱谦益(秦汉饰),身心疲惫,纵情诗酒却又心怀社稷。机缘凑巧,他们以诗为媒,惺惺相惜,因为互相欣赏走到了一起。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巨大的变故随之而来,一个朝代眼看就要沦亡。面临改朝换代,因观察历史的角度不同…

经济观察报王隽/文如果把秦淮八艳拍成一个系列,平日里埋头在书桌上的文人们大约会进一趟电影院。找茬也好,找共鸣也好,总归是知识分子熟悉的题材,能听到案头上常出现的词儿曲儿,见到竖版繁体文里的老相识们。早先有1991年版的江苏台电视剧《秦淮八艳》,也有根据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白门柳》,但在大银幕上,也只有最近上映的这部《柳如是》。柳如是,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嫁给钱谦益(晚明礼部侍郎,文坛领袖,降清后仍任礼部侍郎)。学者陈寅恪费墨80万写成《柳如是别传》,从晚明到清初,将与她结交的文人雅士一一列出,旁征博引,以诗证史。这部《柳如是》,你可以当它是一部平常的电影,也可以看作是吸引你关注晚明文人生活方式的一个楔子。晚明文人生活志用上好的锦笺和方家顶烟旧墨画没骨牡丹;由蓝颜知己广发英雄帖挑选才子;文坛翘楚与名妓同游,春日选花魁,清明办“寒食文宴”,芒种祭花神……电影从创作之初就没想“戏说”,而是用记载在册的细节拼贴出江南文人的生活图景。此外,也将个人和国家命运出现转折时士大夫们的选择,以及这选择对身边女性的影响置入其中。这电影,给文人看,可以玩一场“大家来找茬”的游戏;给非文人看,是普及一下古人的生活方式。片段一:生意人索某才疏学浅,玩行酒令抽词牌时,遇一生僻字,登时语塞。柳如是瞥了一眼,淡然道:“頮,念hui(四声,音同‘惠’),以水頮面,是洗脸的意思。”索某遂汗颜,不再言语。瞧,生意人可不像现在这么好混。同志们,顺道怀念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吧。片段二:考取功名上京赴任的陈子龙与柳如是划清界限,但仍心有牵挂,赠她礼物。陈道:“知道你不喜俗物,这本《戊寅草》我特地请了徽州最好的雕版师傅,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刊印出来。”《戊寅草》是柳如是的诗集,陈子龙作序且有批注。这是为才女专属定制的礼物了,跟现在款儿们送出的高级定制服、定制珠宝相比,实在是有情趣得多。片段三:董小宛出嫁。和寇白门、柳如是喝了离别酒。入夜,冒辟疆才在后门带一小花轿接她。柳如是拿出烟火为他们庆祝,冒辟疆婉拒,急匆匆消失在巷子口。人说名妓“谋爱亦是谋生”。此话不假。柳如是嫁给钱谦益时,是青天白日,明媒正娶。这是她在亲见董小宛之境况后下的决心。钱面对友人提出的“国破时还与河东君谈情,是读书人失德”,仍坚持与柳结合。虽然后来因钱谦益向清兵投降,柳如是作为钱夫人一起饱受世人诟病,但从归宿看,柳如是比董小宛要好多了。电影仁慈,没有表现钱谦益死后她被争家产的乡邻逼至悬梁自尽的惨状。柳葬于虞山下一孤坟,钱谦益与发妻合葬。所以,董小宛与柳如是,在大婚当日有不同际遇,然在生命终结前夕,殊途同归。片段四:钱谦益与说客并排而坐。半晌,钱只说:“请带话,一、不能伤害无辜百姓,涂炭生灵;二、尽快恢复科举取士,让文脉延续。”史可法殉国,钱谦益投诚,历史对二人早有高下之判。但在本片顾问、作家阿城的眼里,“自古父母官在平安时享百姓的福,在战乱时就要替百姓受辱。”史可法留得英雄名,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百姓受苦。钱谦益跪地献城,一人挨尽天下骂名,却保一城百姓无虞。在阿城的建议下,导演将这种观点放在戏里。柳如是有更加大义的观念,即献城后自尽,“你殉国,我殉夫”,被钱谦益拒绝,他认为“草木一生,枯荣自有天定,何必要去死。”钱柳二人之高下,电影倒与相关记载是相符的。纪录片与故事片导演吴琦,原是央视的口碑栏目《人物》的主编,后来被新影厂厂长高峰招去做纪录片。高峰从央视里圈走了好些钻研业务、文人气比较重的导演,除了吴琦,还有《故宫》的导演周兵和频频在国际上收获纪录片大奖的梁碧波。有一场钱、柳宴请阮大铖的戏,想加一幕柳如是唱阮大铖写的戏曲,吴琦像回到做纪录片时期一样去寻找资料,最后在中央戏曲学院一位老教授家里,找到了《春灯谜》、《燕子笺》的民国影印本,带着词去苏州昆剧院找人谱曲,便有了那场戏。好在有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打底,为吴琦省去了查阅史料的时间,却也因为先生详细的考据,让他不得不选取柳一生中与几位重要的名士交往的段落。“我们必须舍弃许多好故事。因为时长有限,资金也有限。”本片肯定不是纪录片。但在视听语言与结构上还是甩不掉纪录片的痕迹,对高潮段落人物情绪的把握也欠妥(钱柳在投河殉国上的分歧)。你可以把对电影本身的点评暂置一旁,毕竟在文人电影缺失的当下,难得有一个大银幕作品愿意带你回顾中国文人最后的好时光。最不像宣传片的宣传片看完此片,谁会想到这是常熟市和中央新影合资拍摄的地方文化宣传片?常熟的文化部门与广电局非常开明,从最开始立项就没把主题局限在诸如“改革开放”等套路上,只求做出“江南气”。他们原本想将常熟人钱谦益作为主角,但在主创的建议下,改为浙江嘉兴人柳如是。在创作上没有像多数地方官员一样乱弹琴,给予了创作者最大的自由。若说有任何的意见,那只是在钱谦益的选角上,领导们不太认识原先导演推荐的台湾话剧演员金世杰,而改用台湾老牌偶像、息影多年的秦汉。南征北战的吴琦和他的朋友们总结道,在江南做事容易些,是因为文化长官们大多有文化。《柳如是》里出现的匾额出自常熟一位官员之手;博物馆里几十万一把的老椅子,搬到片场当道具;要寻找剧中女主角的书法手替,一招呼便来了20多个能写“柳体”的女孩子……总之,江南遍地风流,此话不假。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