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漫的拳头说话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6 01:01:37人气:0
阿基拉

视频阿基拉状态:正片年代:1988

主演岩田光央佐佐木望小山茉美玄田哲章更新时间:2023-12-22 14:28:14

1988年7月,关东地区使用新型炸弹进行爆破,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刻爆发。31年后,人类从一片废墟中重建都市,东京湾上建立了巨大城市——新东京。世界仿佛要恢复到以前的繁荣。 2019年的一个夜晚,新东京郊外的封闭高速公路上,暴走族团体正在公路上飙车。带头的少年,是一名叫做金田的职业高中学生。 突然,街上出现了一位奇怪的矮个子男子,暴走族少年铁雄为躲避车祸连人带车飞出公路。正…

用动漫的拳头说话  ----记大友克洋的动漫王国    有些人显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当然我还不是,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斥责那些权威的论调和世俗的偏见。我想抽丫的,却找不到突破口,现在也只能集中精力去探究某个领域内的边缘人物或是人类精英,他们通常被视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抑或是与牲畜被同等看待的精神狂者,我是说,他们都应该有说话的权力。如果你还觉得不够乱,也可以幻想一下别的星球上的高人(PS:千万别超出银河系,庶不然会被某些人说成是不着边际),这样会公平些。  所有的一切发生在不久前,当我坐在网吧里百无聊赖的把”大友克洋”四个字依次打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后,得到的也不过是不超过50个偶尔提到他的网站,我大笑起来,并从靠椅上high起来,一切如我所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我们调皮捣蛋的小新和可爱单纯的小丸子还在被自认NB的好事者狂骂,外来的漫画还在被貌似正义爱国实则SB的民族主义怪胎谴责,仅有的漫画杂志还在被”毁”人不倦的部门禁发,哪还会有人去注意这个一不能赚钱二不能娱乐的小日本儿。如果你也真是这么想的,那也就算了;可如果你说他故弄玄虚加精神BT,那咱们就得打一架了。  哦,我亲爱的哥们儿姐们儿,我可不想剥夺你丫的什么话语权、言论自由,实在是我激动不已悲愤有余。也罢,牢骚太多防断肠,下面我要来点儿正经的了。  大友克洋,纯正日本大和民族人氏也,1954年生于宫城县,18岁来到东京。1973年19岁时发表短篇《铳声》(《漫画Action》刊载)出道(我的朋友们,想想我们现在都在干什么?无休止的消遣、玩儿、泡妞、无趣儿的生活,象浪费水一样浪费青春……)。1983年又凭《童梦》得到”第4届日本SF大赏”。其后开始在《Magazine》上连载《Akira》,至今单行本每卷超过70万发行量,英文版在美国、欧洲等地发行;88年被改编为同名动画电影,成为日本电影史上耗资最昂贵的一部动画片。算了,我可不想再说了,在还没有堕落成信息传播狂之前,我更愿意与有心者来到那灵魂的深处,到达其王国的心脏去探秘。  回顾还不犯法吧?唔,我看到的第一部大友克洋作品是《老人Z》,那个感人呀,人道主义的细微关怀以及对机器未来的集体讨论,难道冷冰冰的机器会比人更具有温暖的人性吗?真是个绝妙的讽刺。后来我强迫我妈也看了这个片子,打这以后她就改变了动漫是小孩子专利品的看法。这又是个玩笑,大人们经常被自己所蒙骗。经验主义的牺牲品。其实也不错,起码我在长期的逃学生活要中积累了大量逃学经验,并有时间接着看了《记忆三部曲》(《Memories》)和《PerfectBlue》。前者是大友在1995年与当时的两位新晋动画家森本晃司、冈村天斋集体创作的一部3个单元的动画集,分为《她的回忆》、《最臭兵器》和《大炮之街》。大友在这部作品里充分显示出他超人的才能和大胆的想象力。开场的《她的回忆》完全可以看作是《蝴蝶夫人》的科幻动画版,恐怖但震撼人心,那对人性深处软弱的挖掘、陷入记忆不能面对现实的偏执作了深刻的剖析,我至今仍热爱着那精彩的对白和电影一般的画面质感。而《最臭兵器》则实实在在地玩儿了一把黑色幽默:可怜的研究员在可怜的情况下一不留神吞下了政府研制的秘密实验品,本来还忠心耿耿尽职尽力地准备把试验资料亲手交给顶头上司,谁知道政府却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和秘密外泻倾尽全部军事力量要把他至于死地,结果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想想吧,这苦果子是谁酿出来的呢?我甚至笑出了眼泪,国家和政府的愚蠢、丑陋嘴脸一览无余;还有弱小个体的利益。他们被当作了国家公敌,尽管他没有错,而且还是”爱国”的。可以说,《大炮之街》继承了《最臭兵器》除了搞笑以外的所有气质。它独特的画风让我想起德国左翼版画家珂勒惠支,只不过老珂德作品直接煽动着革命者德情绪,而大友克洋则用内敛含蓄德方式控诉着变态德离奇世界,人们为着一个虚无的理由,日以继夜地重复着一样的生活,麻木不仁并死气沉沉,愚昧、专制和极权成了司空见惯的一日三餐,人类被调制成了机器……。这样的讽刺力量甚至胜过一个师兵力的启蒙主义者。所以有人说大友该去拍部真人电影,虽然到现在他还没有实施,但我想拍出《PerfectBlue》也够他满足了。它象极了早已蜚声世界的同类型的日本心理恐怖片,也许你会说女主人公有点儿象《她的回忆》中的女主角伊娃,她们都曾经一样迷失在过去的回忆中,但民不同的是,《PerfectBlue》中女主人公未麻一直都极力试图摆脱自己的过去,重新开始演艺生活,可悲的是,她始终被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大众的言论所捆扰,自我的留意和懦弱、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不能自已,以至于变成一个双重人格的精神分裂者,带着仇恨四处报复屠戮,直到最后完全崩溃。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大友再这部影片里运用了大量的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式的阐释,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和分镜头的使用,使这部片子看起来更象是一部独特的实验电影。人性在这样后工业时代已经变得极其渺小,而在更多时侯伤害它的,其实还是人。而作为大友克洋经典代表作的《AKIRA》(《阿基拉》,又名《光明战士》)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完全象是一部探讨东方哲学的伟大史诗。近未来的世界,经历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国家,社会已经变的十分脆弱,政府为了加强控制力和防止世界再次灭亡,暗中寻找神秘力量----AKIRA,而主人公的朋友铁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政府当作了其实验品。但人们不会想到的是,这种力量会随着人类的欲望而不断膨胀,最终失控,并导致了世界的又一次毁灭。我想大友只是想试图告诉人们,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会导致世界的衰亡,道德的限制是必要的,要正视精神力量的重要性,用以对抗日益物质化的世界,而毁灭又是重生的开始。再后来的《迷宫物语》以抽象的暗喻和大量晦涩难懂的象征主义让人烦恼,在这一点上,大友足以和美国另类电影大师Davidlynch有一拼。也许是这些鸿篇巨制和严肃题材把大友弄累了,99年的《世界末日》作为商业大片全线出击,让人过足了科幻动作片的瘾,可就是这样一部赚钱之作,也深深打上了大友风格的烙印,他总不忘去关注这个世界和人类,尽管换了种方式。  确实,大友克洋是动漫界中的异类,他的作品看起来是那么与众不同,特例独行。大友曾经说:“我的漫画,在人物、背景的细微部分都画得非常真实,动画也延续这个特色。我的作品,不会象一般漫画给人平板的感觉,而是有深度的空间产生慑人的真实感。”早在他出道之初,就以光怪陆离的奇特构思和非线性的表现手法轰动,被人们称为新意念漫画家。在此后长期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并将其发扬光大,为动漫界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始终活跃于许多动画电影监制以及人物设定,或一些商业作品的艺术设定和角色设计的创作队伍中,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着。  关于大友克洋,你知道,他总是直刺人心最深处的欲望并且毫无保留地撕开体制、国家和社会的罪恶面目,搞笑但不媚俗,兼顾六十年代的气质、哲学和神秘主义,还有自制的泛神论和天文学,看看那些还在用卡通逗小孩儿开心和收拾呆头呆脑的新新人类们的钱包(可怜的是,偶也被算作“新新人类”)的商业漫画家们,大友却早已走到了时代的前端,挥舞起他动漫的拳头向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是说,他是个真正的战士,拥有血性、良心、勇气和智慧,关于这些,我们每个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写于2001-11当年基本还处在不认人的阶段。。。所以很多谬误,见谅了,我也懒得改。。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