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isnotadream,beaware,beaware,andbeaware.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2 11:38:10人气:0
半梦半醒的人生

视频半梦半醒的人生状态年代:2001

主演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肯·韦伯斯特威利·维金斯更新时间:2012-09-15 17:38:05

青年学生维利•维金斯(WileyWiggins饰)童年时曾从小伙伴那里得到这样一个预言:“梦即命运”。长大后,他在恍恍惚惚间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维利走街串巷,经历各种各样的神奇体验,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梦中。在此期间,他还遇到了各色人等:从开着船形汽车的司机到大学教授,从性感的金发美女到癫狂的眼睛男,从引火自焚的金发男子再到留着雷鬼头的四人团体……每个人都喋喋不休,谈论着…

在豆瓣上溜达一圈,觉得应该有人好好说的说的本片,无奈只能由我这个懒人暂且充当一下这个角色了,咳咳。【欢迎潜下去的比我还懒的人来批评指导扔板砖】这部电影一下抓住了我,我承认,是有很多主观色彩在里面的,对梦的研究,量子物理,自由论,关于生活,存在,还有人与人的交流方式,都是我非常感兴趣也是一直在关注的问题。所以看到这部电影真的非常想跪在地上,捧着盘,仰头45度,瀑布泪,还要在脑袋顶上打个光的。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种交流,像涉及语言起源话题的那个女的说的那样,人类有各种各样的交流模式,而这部电影就是其中之一,是导演在世纪交界之处希望传到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而如果你能接受到信号的话,就不会觉得这是满头雾水的对白了,而是,你也是对话之中积极的参与者。首先,关于梦。一段时间,我总是再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飞,我可以控制气流,轻轻向下踩一下,就会上升,可以控制高度,控制速度,控制降落,一切,就像真的在飞一样。一直对佛洛依德梦的解释很感兴趣,得知这叫醒梦,也就是电影里多次提到的luciddream,这是梦一种比较高级的状态,在这种梦的状态之中,梦者是对自己的梦有掌控能力的,可以思考,可以判断,可以行动,并不一定是飞翔,飞翔是一种少有的状态,可以仅仅就像是电影里那样就是进入一个又一个日常生活的情节之中,但是对自己的梦有部分掌控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主观上得以训练,控制梦的能力也就更强,我一直在对自己做这些有趣实验,也确实有不少收获。而关于梦与现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怎样才能确定我们不是从一个梦中醒来,却进入了另一个梦中,怎样才能区分梦境与现实?这个话题又可以被我非常主观的解释为——怎样才能有真正的存在感?我看过两个对这个话题最有意思的探讨;一个是米兰昆德拉,他既提出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提问和答案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生活,永远在别处。另外一个就是这部电影啦,很巧妙的是,导演的提问和回答也都在题目里了,那就是WakingLife.但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不仅仅是一个个梦那么简单,若是真的要很客观的从电影内部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的话,我偏向于整部电影都是男主角死亡之前的思想停留,跟stay的剧情框架是一致的。关于人死前的的意识存在的问题,片中也有简短介绍,简单说来就是当人的机体已经死亡之后,大脑还会有5分钟左右的生存时间,而这短短的几分钟,在思维的过程中可以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线,而大脑这段时间的运作其实于梦非常类似,都是潜意识的记忆空间的思维活动,能够反映出最基本的心理和渴望。本片也正是如此,其中几处暗示有,1.电影刚开始男主角搭车后被撞,2.Jesse和Céline在床上讨论人死前的意识停留,以及3.最后男主角发现自己无法从一个有一个梦中醒来,推断自己可能已经死了。这些都应合理的推理为,(加上我的部分主观推测),男主角车祸身亡,但是由于他壮年夭折,对生活抱有诸多疑问亟待解决,(好吧,这两句是搞笑用的)所以潜意识里渴望能够得到一个答案,于是在幻觉世界里产生了大量此类话题的对白,其中夹杂着一些生前的记忆碎片,和临死一瞬间的回忆。在对具体内容展开之前,我想先提醒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不知道在电影哪分钟里男主角的一句台词,(好吧,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影评者,大概是跟那个地下道里遇见的女人的对话里),他说,他进入了很多对话之中,这些对话似乎都是在讨论一个主题。。。当当当当~一个华丽的切入点。所有这些不同的话题,你说他涉及了物理学也好,生物进化学也好,哲学,心理学,甚至法学,政治,民主,自由,等等似乎触类旁通,但其实仅仅是一个话题,导演只想跟我们说明一件事情,但这件事情之所以导演没有那么直白的用语言的形式明确表达出来,而仅仅是暗示,是因为,对于不同观影主题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而仅仅明确提出这个主题,就会把这个主题的范围大大狭隘化了。(貌似我现在就在大大狭隘这个主体,呃。。。)如果让我总结的话,我会说,整个话题都是关于Life的,(我无法直接翻译这个词,因为译成,生命,生活,生存都不够妥当)也就是电影名字的后半部分。(关于前半部分,我会稍后说明)如果要剖析每一段对话的话,这个影评就会有一个很难看的长度了,(这是我非常不希望发生的)因为导演在这么一部短短的电影中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就抓我认为的重点来说了。整个电影最核心的一个人物,是在大桥上高呼:Lifeisnotadream!beaware,andbeaware,andbeaware!的那位仁兄,并且据推断这个人物的形象很有可能就是导演本身。其中关于认知和life他说,他并不完全赞同某某的观点(原谅我忘记那哥们叫什么了,并且很无知的不知道他是谁),而说,Lifeunderstoodislifelived.(这也就正是本片的一个中心思想吧,啊,回到小学语文课的感觉真好啊)。无论拥有怎样的人生,混混沌沌都是可耻的,就算是在清醒的”现实“状态之中,毫无知觉的渡日,如在半睡半醒之中,(所谓waking,电影名字的前半部分)那又与真正睡梦相差几何呢?但是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在这种所谓的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的呢?如果真的要去计数的话,得到的只可能是一个残酷的数字。地铁上多少面无表情的朝九晚五上班族,多少自觉欣慰穿着“白领”奔波的灵魂,早已忘了自己年轻时的初衷与梦想,多少大学校园里荒废时光的“新世纪接班人”。还有多少高考考场里渴望着自己理想的院校的孩子。等等,你以为这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么?哦,不,我们早就在社会中被摆弄了。整体的社会价值观就是,一个孩子,应该接受教育,应该在学校取得好的成绩,应该上一个一说名字大家都能知道的大学,应该在大学毕业之后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等等等等。虽然不可否认这可以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轨迹,但是我们的人生,还是我们清醒的状态下(非梦的状态下)的选择么?这是我们的自由意志么?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么?还是这是我们从小就被社会灌输的一种所谓正确的生活观?或者说是在潜在的社会观念下的束缚下的非自由状态?这就应了电影里另一位仁兄,谈及自由问题的时候问道:有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连我们的思考都是在尊崇所有人一致的思考程序,无非不是大脑中几个电流蹦出的火花,那我们又怎样才能摆脱这些本身就赋予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获得真正的自由呢?当然这种绝对的消极主义是不可取的,谁都知道大家微观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但是主观意识却占有更主要的比重。毕竟苹果砸在有的人的脑袋上,能够发现万有引力,砸在我的脑袋上就肯定不行。毕竟有的人脑袋里就能突然显现出E=mc^2,在有的人脑袋里就只能是狭隘的金钱占有欲,嫉妒,贪婪与懒惰。但是过分乐观也是不可取的,这种潜在的社会枷锁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束缚了自由意志,但却不能否认的保障了一定的社会秩序。换句话说,在现在的这个时代,这种有点扭曲有点病态的社会状态还是可以被接受的,借用马克思的话就是:还迎合现在所谓的生产力。只是有一部分人会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感到极端的孤独,有的人会觉得矛盾,有的人会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但是随着时间消逝,这一部分人中又有一部分人学会了接受和迎合,慢慢走近了社会的大圈子里,真正的问题仅存在于少数自以为文艺的青年中。这部分人活在未来的时代当中,就像梵高毕加索不能被自己的年代赏识,就像艾米丽狄耿森的诗在自己的时代活不下去,就像一直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鲁迅,把时间狠狠往前推,就像公元前就在渴望理想国的柏拉图,像渴望完美仁君的孔孟,还有完全脱世的老庄。在自己的年代中,都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是时代的问题,不久的将来或是很久之后的将来,当这种问题变成社会普遍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革命又将到来。你可以说我像尼采一样唯心,一样疯狂,但是这种你认为可取也可以认为不可取的意识本身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最后再回到电影当中,再回到梦的话题上来。我也想站在桥上高喊:Lifeisnotadream,beaware,beaware,andbeaware!也许鲁迅也好,导演也好,我也好,都仅仅是想站起来,高声吼一下,就算能够唤醒一个“半睡半醒”中的人也好啊。其实无论是昆德拉也好,本片导演也好,答案都是一样的——真正重要的不是区分到底是在睡梦中还是清醒着,重要的是能够自由思考,确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为之追求,不被周围意志所动摇,并且能够时刻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还在自己原始的轨道上。这样,就算现在所经历的状态仅仅是一个梦,也不枉此行了。Lifeunderstoodislifelived!我再加上一句,让它逻辑上更完整,Dreamunderstoodisdreamdreamed!PS电影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对白那么多!!!开头30分钟,男主角基本上没说过话。。。。。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