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镜的创业精神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7 15:11:17人气:0
童年的收音机

视频童年的收音机状态:正片年代:2009

主演邢仕达郑伟王树清更新时间:2023-12-29 13:37:34

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末晋西南的一个小镇,围绕着以“小眼镜”,柱子、新刚等几个小伙伴制作矿石收音机的故事展开。 那是一个很少见到玩具的年代,小镇的孩子们天天玩着自己的游戏——顶拐拐,女孩子们能拥有一个美丽的鸡毛毽子已经非常令人羡慕。 十一岁的王国庆常戴着一个小眼镜,他是这个院里的孩子王,因为爱看书,国庆总是显得比别的孩子更有“学问”,他常常挂在嘴边的都是一些“深奥…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年的收音机》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创业者。虽然这是一部回忆童年的电影,但我们不妨将其看做一部小小的创业史。一个小学生,一本科普书,在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现成的原材料,居然想造出一部整个大院都没有的收音机。多么异想天开呵。但是,将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这正是创业者要做的事情~(马云还是史玉柱,还是谁说过,记不清楚了)。更何况小眼镜成功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好奇心和创造性。在物质、文化生活都很贫乏的社会大环境下,小伙伴们只知道斗拐、踢毽子,而小眼镜对这世界却有更深的好奇心。大家都无条件地忠于毛主席,“为了列宁”的时候,他相信科学;在柱子和新刚忙着和糖水的时候,他却注意到了桌子上的“十万个为什么”。2.明确的目的性和良好的执行能力。自从看到书上的图纸,决定了“造收音机”这个项目之后,便毫不动摇,克服千难万险地搜集材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组装好收音机之后迟迟收不到信号,小眼镜就一直在调试,一直到了凌晨四点钟,小伙伴们都昏昏欲睡,他却还聚精会神地在不断调试。若是换成其他孩子,估计不到两个小时就气得把收音机砸了吧。3.领导力。创业需要团队,小眼镜的团队就是院里的小伙伴们。团队从一开始的柱子和小眼镜扩充到提供各个部件的小伙伴;队员们从一开始的相互猜忌“比如小眼镜拿钱去买矿石的时候,柱子和新刚还怕他去买好吃的,在路上堵他”,到后来的相互团结“当调不出信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拿回自己的零件,还愿意陪着小眼镜一起研究书上的知识”。从创业队伍的种种变化,也看得出小眼镜不凡的领导才能和处事技巧。以上是我总结的小眼镜的个人原因。但其实还有外部的其他因素共同促成了收音机的诞生。但在这儿我就不一一分析了。让我注意到的是,影片中,小眼镜只哭过两次:第一次是收音机迟迟调不出声音,小眼镜把小伙伴们支开,自己偷偷地哭了起来。第二次是早上醒来,收音机收到了声音,他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跑到屋顶上手舞足蹈地大喊“我成功了!”创业的艰难和成功后的幸福,在这两次流泪中得到了再好不过的诠释。本文版权归作者附近的銀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