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弦传说》中的日本传说、妖怪、浮世绘和折纸艺术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9 16:02:06人气:0
魔弦传说

视频魔弦传说状态:正片年代:2016

主演查理兹·塞隆马修·麦康纳拉尔夫·费因斯阿特·帕金森更新时间:2022-10-11 10:30:36

独眼男孩久保(阿特·帕金森ArtParkinson配音)和身体孱弱的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白天,久保靠着给村民们讲述怪力乱神的精彩故事赚钱,天一黑,他就必须回到家中照顾母亲。一天,久保回家晚了,曾经夺走了久保一只眼睛的邪恶姐妹(鲁妮·玛拉RooneyMara配音)来到久保家,企图夺走他的另一只眼睛。在混战中,久保的母亲死去了,死里逃生的久保被迫离开村庄,在外流亡。 久保得知父亲…

由莱卡工作室制作的第四部定格动画电影《魔弦传说》(久保与二弦琴)即将在国内公映,由CEO特拉維斯·奈特首执导筒,在此之前他都是以制片人、首席动画师的身份参与其中,如《盒子怪》、《通灵男孩诺曼》和《鬼妈妈》等。这次以日本文化为背景,能看到片中从场景到角色,都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启发。故事自然不是本片的长处,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定格动画拍成这样真是登峰造极了,本文只是从传说、艺术作品及借鉴影片的角度来具体看一下这部影片。内容有参考导演的访谈、陕西师范出版的《图解日本妖怪大全》一书及yokai.com对日本妖怪的介绍(上周很荣幸见到导演本人,有些问题也得到了他的官方解答)。浮世绘《神奈川沖浪里》影片开场的巨浪即是出自浮世绘《神奈川沖浪里》,这是浮世绘大家葛饰北斋的代表作。画家以以出人意料的构图、转瞬即逝的千姿百态,勾勒出浪涛的姿态,并衬出船上人们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在《魔弦传说》中则变为动态,母亲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泛舟而上,彰显母性的伟大。《神奈川沖浪里》齐藤清的版画据特拉維斯·奈特在访谈中表示,对《魔弦传说》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是版画名家齐藤清。他的画多以建筑见长,所有的房屋都很经得起生活。齐藤清版画之一来自导演的解答大奇特:片中藏有不少浮世绘、纸手工艺、妖怪和传说,除了《相马旧王城》和《神奈川冲浪图》,还有其他浮世绘作品在其中吗?特拉维斯·奈特:视觉上我们确实借鉴了很多浮世绘的灵感,就像你说的《神奈川冲浪图》,我们把它用在了电影的开头。但是最关键的视觉启迪来源之一,其实是斋藤清,他是1920年代日本的一个艺术家。关于斋藤清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他早先其实是做传统的日本木版印刷工艺出身的,但他自己当时也是受到很多西方画家的启发,比如毕加索。所以他借鉴了东方传统的木版印刷工艺,以及西方现代的美术方式和理念,两相结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深深启发了我,我们也可以这样将古老和新鲜,东方和西方的事物相融合,然后做出真正崭新的东西,并且完成一种跨文化的尝试。民间传说《子育幽灵》据IMDB资料显示,本片有参考高畑勋的动画《怪物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1968),具体哪里有参考呢?对照便知,久保的发遮眼造型就是鬼太郎的翻版。而纸芝居版的鬼太郎漫画前身是“奇太郎”,创作于1933年至1935年间,由民间故事《子育幽灵》(子育て幽霊)改编。《魔弦传说》开场的母女戏应当也有借鉴八幡浜市的绘画作品《子育幽灵》中的母女二人,我猜。《子育幽灵》《怪物鬼太郎》妖怪「土云」久保表演折纸故事时做了一只纸蜘蛛,型应当是妖怪「土云」。它是一只巨型蜘蛛,传说长着鬼脸与虎身,可幻化成美女和少年。相传日本武士源赖光在寻找大骷髅的路上就遭遇过土云,后者就曾变身勾引武士,终被识破打回原形。《魔弦传说》中纸武士与纸蜘蛛大战的戏码,算是再现了这场打斗。妖怪「波山」同样,久保还做了一只大黄鸡,这是妖怪「波山」。相传「波山」是一只会喷火的鸡,说是养了七年以上的鸡生出的蛋,孵出来就会变成「波山」。它会自己破壳而出,出生时像蛇,会钻入房屋地板下,在黑暗中成长,之后会变成鸡的模样,不过这个过程绝不会被人看到。长成鸡的样子后,便开始活动。会一点一点吸食熟睡人的血,最后把人害死。生出「波山」的母鸡会像公鸡一样打鸣,这时,就要立刻把鸡蛋烧掉,并把母鸡也杀掉。妖怪「巨骸怪」浮世绘《相马旧王城》特拉維斯·奈特曾表示,他深受定格动画大师雷·哈里豪森(RayHarryhausen)的影响,并表示电影《辛巴达七航妖岛》(The7thVoyageofSinbad,1959)是他的童年最爱。《魔弦传说》中的巨型骷髅,我先前认为是取自哈里豪森为电影《杰逊王子战群妖》(JasonandtheArgonauts)设计的骷髅兵,蒂姆·伯顿也刚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MissPeregrinex27;sHomeforPeculiarChildren)中致敬了一把。但看到下面第二幅画,就知道它更多是来源于歌川国芳的浮世绘《相马旧王城》(相馬の古内裏)里的「巨骸怪」了,这画现在也是日本的装饰名画。《魔弦传说》中的《相马旧王城》山寨货《相马旧王城》正品日剧《大川端侦探社》里的主要场景相传,巨骸怪并不友好,它的巨大身躯是由因饥饿或战死沙场的亡灵尸骨组成的,因而巨骸怪看起来精神萎靡。《魔弦传说》中的巨骸怪看起来也是一副病怏怏、慢吞吞的邋遢样。电影《杰逊王子战群妖》来自导演的解答大奇特:看采访说,您受雷·哈里豪森(RayHarryhausen)很大影响,并表示《辛巴达七航妖岛》(The7thVoyageofSinbad)是您童年最爱的影片。片中哪些灵感是受他启发呢?本来觉得大骷髅是,但大骷髅看起来是歌川国芳(UTAGAWAKuniyoshi)的画《相马旧王城》(TheRuinsofSōmaPalace)。特拉维斯·奈特:其实两者都给了我灵感。最初的启发的确来自雷·哈里豪森以及他拍摄的各种怪物电影,比如《伊阿宋与金羊毛》,里面他最标志性的时刻就是一个真人演员Jason对抗一整群骷髅战士,然后把这一个片段现场制作成了定格效果。定格的道具或者人偶你们能看到都很小,比如久保,只有20多厘米,比较大的比如这个甲壳虫,也只是有45厘米左右。动画师往往要比人偶大很多,这样方便现场调整拍摄。我们都很爱雷·哈里豪森创造的这些怪物形象,也的确把这些灵感运用到了《魔弦传说》中作为对他的致敬。但我们也尽力做得比他更好,比如我们其实把电影中的骷髅原形做得很大,比动画师都要高大。据我所知,这应该是第一次定格动画的人偶比真人还大,它真的很高,我们把它做到将近5米,重达200公斤,动画师要爬梯子去调整每一帧画面它头的动作和位置。它是你提到了两个灵感的融合,但主要还是雷·哈里豪森。妖怪「化鲸」「化鲸」是日本传说中海上的一种妖怪,也称「骨鲸」。类似一个鲸鱼骨架,据说任何看到它的人都会带来不幸。不过在《魔弦传说》中,久保和猴子是在一头冻死的鲸鱼腹中躲避暴雪,只是造型上与「化鲸」相像。妖怪「夜雀」片中,久保造了一群麻雀,与一只真正的麻雀结伴而飞。在日本传说中,这有点像集结成群的「夜雀」,它们就像普通的麻雀,只是昼伏夜出(和蝙蝠差不多),经常出现在偏僻的山口和树林,成群集结,声音嘈杂。一旦飞入路人的袖口,那么此人必将面临不幸,所以人们在旅行至麻雀聚集地时,往往会紧闭袖口。看这哥们儿的袖口,玩完章鱼怪海底的章鱼怪,应该与日本传说无关,更多源于《异形奇花》(LittleShopofHorrors,1986)中的食人花,以及雷·哈里豪森为电影《深海怪物》(ItCamefromBeneaththeSea,1955)设计的大章鱼,似乎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怪物的灵感来源。月亮王日本传说中应该没有这号人物,除非是《暗杀教室》里的杀老师……“月亮王”这个角色倒是出现在特瑞·吉列姆版本的《吹牛大王历险记》(TheAdventuresofBaronMunchausen,1988)中,由罗宾·威廉斯的脑袋扮演月亮王,设计上像是一个人造卫星,与《月球旅行记》(Levoyagedanslalune,1902)里的月亮相当。《魔弦传说》中的月亮王是以一位日本老者的形象出现的,但他的相貌,似乎是参考了已故英国演员彼得·古辛,古辛经常出演恐怖片。最近《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RogueOne:AStarWarsStory)里也有用CG还原了他当年的塔金角色。这当然是我一厢情愿看着像了,我还觉得村民里的老太太像高仓健呢。《吹牛大王历险记》彼得·古辛月亮兽月亮王变身怪兽之后,感觉是《异形》(Alien,1979)和《食人鱼》(Piranha,1978)的脑袋,加上雷·哈里豪森为《诸神之战》(ClashoftheTitans,1981)中设计的蛇形美杜莎的尾巴。雷·哈里豪森和他设计的蛇形美杜莎模型对哈里豪森老爷子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范克里夫大尉翻译的两本画册——《雷·哈里豪森的电影概念艺术》和《雷·哈里豪森的电影奇想剪贴簿:六十五年影艺生涯中的模型、绘画作品与回忆》,两本书都是后浪出版的,十分具有收藏价值。日本传统折纸最后,要说一下片中的日本折纸艺术。虽然中国对纸的使用历史比日本早600年,且有自己的折纸传统。但目前,日本确实是全世界最好折纸的国家,也诞生了大批折纸艺术家,《魔弦传说》中的久保也是这样一位艺术家。日本的传统折纸最早见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井原西鹤在1680年提及的折纸作品“雄蝶.雌蝶”。久保进村,用了简单几个镜头就表现出纸工艺的伟大——纸质舞龙、纸灯笼、纸伞、纸篮和纸扇这场戏还用树叶做成了“纸风船”折纸艺术中最具盛名的当属千纸鹤,千纸鹤的传说也源于日本,比如说折出1000只纸鹤,愿望就会实现。在日本,仙鹤是一种神圣的生物。现在,纸鹤用来祈福、祝福,代表和平与健康。《魔弦传说》中,创作者两次用到金鹭,用它们来承载死者的灵魂,送它们去任何要去的地方。与中国的孔明灯的寄托哀思功能类似,影片结尾,可以看到用来「御盆」的金鹭与纸灯同时出现。在久保的梦中,他见到了装有头盔的纸屋,这里的纸屋不就是现在的纸质立体拼图建筑模型吗?在很多日本工艺品店都可以见到它们。据说莱卡工作室的部分人偶师被要求参加折纸课,另一部分则前往瑞冈历史博物馆观赏折纸展。动画师凯文‧派瑞负责好几个折纸场景,动画总监布莱德‧雪夫则要求折纸必须兼具功能和奇幻:“制作折纸动画的第一步,就是拆解真正的折纸,去研究形式与折法。”他说,“有了基础的认识,下一步才是技术测试——忠实地用动画去呈现折纸的过程。技术测试要给导演看过,再讨论镜头的的情感表现,例如导演可能要高雅一点,或愤怒一点。”就连影片片头的两个公司logo也是用的折纸形态本文版权归作者大奇特(Grinch)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