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隐喻——颠倒的世界带来的思考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13:17:57人气:0
嗜血破晓

视频嗜血破晓状态:正片年代:2010

主演伊桑·霍克威廉·达福伊莎贝尔·卢卡斯山姆·尼尔更新时间:2023-12-29 13:34:49

曾经由人类主宰的社会如今变成了吸血鬼的天下,而仅存的人类被圈养起来成为制造新鲜血液的机器。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少,吸血鬼必须研究出血液的替代品,否则将面临更加恐怖的变异。爱德华·道尔顿(伊桑·霍克饰)是专门研究新型替代品的首席血液专家,他的老板查尔斯·布罗姆利是一位野心家,他非常满意当前吸血鬼世界的现状并企图通过垄断新的替代品获得巨额利润。一次意外爱德华遇到了逃…

看完这部电影,我抱着很期待的心情来到豆瓣,结果看到的仅是6.2的低分,细一看影评,原来这些不高的分数多是在说这部电影的外在。而我想说,这部电影就思想深度而言,绝对是一部经典之作。一、我们病了?这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当吸血鬼统治了世界,人类成为了另一种生物手中的玩物……这不是一个类似“猪来圈养人”的幻想,这是一种隐喻。不死的吸血鬼是人类在科学给予的力量下狂妄膨胀的极致状态——永生。我们自以为无所不能,我们凌驾于其他所有生物之上。正如吸血鬼在影片中寻找人血的替代品一样,起初,我们要吃猪、鸡就捕食它们,但是很快,我们发现这些”低级生物”存在的数量远远跟不上自己的需求,于是我们开始圈养它们,我们把动物养大,让它们繁殖。人类自己靠着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在创造奇迹,可这一切是应然的吗?答案就是影片里吸血鬼boss的一句话“人血里有着永远不可能被替代的东西——恐惧。”这句话不失被看做一个反讽。我们可以大批量养殖鸡,吃鸡肉,可我们吃不到“鸡的天性”,所以我们才会追捧“土鸡”,野鸡,觉得那样的鸡肉才是真正的香。影片里,男主角爱德华和第一个意外变回人类的吸血鬼Elvis相见在植物下,那是一棵千年古树。Elvis说,树活到四千年,都会有死亡的一天,人和吸血鬼也总有死亡的一天。这死亡的一天就是当食物断尽、资源枯竭的一天。人血,又是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如水,如石油,如矿产,这是地球的血液。我们用则取之,就如电影中被farm(种植在公司里)的人类一样,地球也在被等待抽干血液,而无任何反抗。人类显然早就意识到这点,所以一直从未停止开发新能源的脚步,但找到又如何,新能源也总有枯竭的一天,人类就别想逃脱灭亡的命运。二、我们如何治愈自己?这是一部美国与澳大利亚合拍的影片,所以不难理解基督教的救世精神贯穿始终。影片中男主角通过接受阳光的灼烧重新变回了人类,在他看来,这是解决吸血鬼世界的人血危机的唯一办法。那变回人类的男主角就像受难过后复活的耶稣,带给整个世界光明和希望。男主角的弟弟Frankie,在影片的最后用自己的身体散播了能够治愈吸血鬼的血液,用自己的信仰和苦难去拯救这个吸血鬼的世界,当曙光来临的一刻,象征重生的阳光照耀在了他的脸上。科学与宗教的博弈从来都未停止,只是我们中华文化从来都不具备明显的宗教性质,所以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问题,也许有更多人的甚至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但在西方,即使是在哈佛大学,神学院的学生在今天仍旧会在教授进化论的生物系楼前抗议。我不知道吸血鬼类电影的历史,也不知道这部电影导演的名字,我仅有的关于此类电影的回忆是《黑夜传说》和《暮光之城》系列,这两系列电影皆系商业大片,卖座是借吸血鬼之名的电影色调和故事情节。敢问,这两系列电影除了那100多分钟外的视觉刺激和暂时的精神愉悦外,您收获了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完全不记得它们的情节,印象唯一深刻的只是其主演的美貌和帅气。必须承认,作为电影,它们的娱乐功能很出色。可《嗜血破晓》是这样一部影片,它的主演,它的情节都是电影主旨的修饰。电影有了这个精神内核,它是什么就成为了次要,此时,电影和文学一样,成为了思想的载体来敲击我们的心灵。我也不能否认,这部电影在视觉上的呈现确不是精品,有模仿生化危机的末世,又有吸血鬼的阴郁,但这一切在其内主旨的照耀下,都已无关紧要。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