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的指环王旅程——芬妮的旅程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17:25:23人气:0
芬妮的旅程

视频芬妮的旅程状态:正片年代:2016

主演莱奥尼·西索德芳汀·阿杜安朱莉安娜·勒普罗赖恩·布罗迪更新时间:2024-01-01 14:21:40

1943年法国维希政府时期,一群犹太儿童在儿童庇护所生活了几年后必须避开德国纳粹的逮捕逃往瑞士,为了避开逮捕不得不与他们信任的成年人分开。这一群犹太孩子踏上了一条一切靠自己的逃亡之旅。本片根据真人真事《芬妮的回忆录》改编,真实刻画了二战时期犹太儿童的处境,这群犹太儿童们面对着成年人都不知所措的艰险逃亡,又将如何?这群孩子是否能成功逃到瑞士呢?©海德文

自古以来,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一直散落于欧洲各地,备受各国人们排斥。二战时期,欧洲反犹主义浪潮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端,希特勒进行犹太人大屠杀。从1941年到1945年期间,约有600万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德国纳粹党人在其占领地区抓捕犹太人,把他们送进犹太人集中营进行种族灭绝。逃出来的犹太人有的去了中立国瑞士,有的去了俄罗斯、美国等地,还有一部分来到了中国上海。和二战犹太人有关的电影很多,最出名的恐怕是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的《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凭着其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和德军高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雇用廉价的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生产军需用品,本来打算大发战争财。但在目睹纳粹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后,辛德勒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最终成功挽救了1100名工人免遭德国纳粹的屠杀。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关于二战犹太人的电影还有波兰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这部也相当震撼,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本片讲述,二战即将爆发之时,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史标曼的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之后家人和亲戚都被纳粹杀害,而标曼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愈加猛烈,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偶尔只能在头脑里弹奏钢琴曲以图生机……这部电影美到,让我在最后也沉浸到片尾的钢琴曲中。前面提到的都是成人视角的电影,充满了残酷,看着让人压抑。而关于二战犹太人儿童的电影则非常少,有《安妮日记》。这是由13岁的犹太人小女孩儿安妮的日记改编而成,从1955年至今被制作成很多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安妮在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开始有着写日记的习惯,与父母、姐姐及其余四人躲进父亲在阿姆斯特丹的办公室的一个密室。在父亲所信任的一群同事的协助下,他们成功躲藏了两年零一个月,直至1944年8月被人告发送进纳粹的集中营。在这八人中,只有其父一人在战争里存活。安妮在1945年4月,重获自由前不久病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本文着重关注,2016年出的一部新的关于二战时期犹太人儿童的电影——《芬妮的旅程》。这是一部儿童视角的二战犹太人电影。年幼的孩子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战争,所以在他们的视角中,所看到的最多的是父母亲人的离去和逃难。电影看着不压抑,但故事剧情非常扣人心弦,看完颇有感触。本片改编自真实故事——犹太人芬妮·班·艾米(FannyBenAmi)的回忆录《LeJournaldeFanny》,讲述1943年二战时期,一群犹太人小孩不得不从维希法国的儿童保护组织ŒuvredeSecoursauxEnfants逃亡到中立国瑞士的故事。二战开始后,英国和法国一直幻想德国会和他们和平谈判,所以不积极备战。1940年6月德国占领巴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故名维希法国(法语:RégimedeVichy),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控制下的法国政府。ŒuvredeSecoursauxEnfants是一个法国犹太人救援组织,在二战时期从纳粹手中拯救了数千名以犹太人为主的孩子们,并把他们送往瑞士、美国等国家。本文只介绍笔者感触最深的一些地方,会提到一些剧情。影片开始后不久,在纳粹突袭下,维希法国里的犹太人救援组织就匆忙将犹太人孩子们送上了车。纳粹士兵践踏过一个布娃娃小熊,给快乐的孩童世界带来了“残酷”。满脸是血的救援组织的领导被纳粹带走,这是本片唯一比较惨忍的镜头。之后,孩子们被送往另一个救援组织中。但没多久又不得不开始逃难,被组织女领导送上了火车。由于小孩子不需要买票,而大人需要买票,女领导身份证件做了假,所以不能上车。主角芬妮相对年长而且有责任心,所以女领导让她带领其他孩子们。但芬妮也很害怕。但女领导告述她:“如果怕,就装不怕。装,为了他们!”芬妮不得不肩负起带领其他孩子们的重任,但眼神充满了迷茫。到达目的地后,孩子们焦躁而害怕,后来终于等到了一个前来接送的大男孩。这里要赞一下本片女导演萝拉·多尔伦的细腻和对美感的把握,笔者很喜欢电影中取景和构图。本片有着大量孩子们在草地上走向远方的镜头,而且越到后面越美。大男孩看大家很疲惫,所以想了个法子,让大家踢球。一下子,孩子们就欢乐了起来。在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笑声中,观众也会跟着影片的情绪走,心中也雨过天晴,开心起来。孩子们快乐地奔跑着。但后来就被维希法国的警察抓住了,他们为纳粹德国服务,帮助搜寻犹太人。注意孩子们的身后好像是大算盘?经典的用枪指着威胁别人的镜头。不过这次换成了警察对小孩。导演很聪明地用这个仰角镜头来反映鲜明的力量悬殊对比。之后,在天主教修女的帮助下,他们成功逃跑。他们穿过开着门的篱笆。但这不是一般的篱笆,而是通往自由和希望的篱笆。又是孩子们一起奔跑的镜头。他们并排着奔跑让我想到了《指环王3:王者归来》里刚铎的人类骑士并驾齐驱冲向兽人的场景。结果一不小心,一个信天主教的犹太人小孩的大量钞票被风吹得到处都是。孩子们都争相去捡起来,非常欢快。对于孩子们来说,钞票只是被风吹起来的纸而已,这是一场游戏。男孩说,我爸非常有钱。(因为我是思聪。)又是草地上奔跑的远景。倾斜的镜头很是给人心中一击。这几个镜头瞬间让我联想到了《指环王2双塔奇兵》中开头人类王子、精灵和矮人追击强兽人的场景。那是在新西兰上的草地上拍摄的。很是震撼。孩子们跑进玉米地里。由于孩子们个头很矮,瞬间被高高的玉米淹没。像是被吞噬掉了。预示着,孩子们开始被疲惫和饥饿感吞噬。大家啃了几口玉米,发现太硬就扔掉了,垂头丧气地走在草地上。这应该是电影里最美的远景。后来大家终于发现了水,解决了口渴之后,孩子们又开心地打起了水仗。几经波折,孩子们最终到达了边境,开始了飞快地奔跑起来。奔向自由和希望!在希望的田野上~本片最美女主角——芬妮。飞扬的头发和坚定的眼神。孩子们终于翻过边界,马上抵达中立国瑞士。谁知一个小妹妹摔倒了,责任感极强的芬妮跑回去抱起来她。一封寄给瑞士的信引领着芬妮的方向。此时,纳粹士兵赶来,对着手无寸铁的芬妮开枪。聪明的芬妮沿着Z字形奔跑,这样枪手打不中。芬妮背着小妹妹跑向自由。眼神依旧坚定。这些孩子们就是指环王的护戒使者们,他们护的是自由、希望和未来。这就是本片女主角的原型——犹太人芬妮·班·艾米。让我们向她致敬。从1938年到1944年,二战期间,ŒuvredeSecoursauxEnfants这个犹太人儿童保护组织一共拯救了数千名孩童。本文版权归作者兔赤中人.rD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