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往事---贝尔托鲁奇的1900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12:12:48人气:0
一九零零

视频一九零零状态年代:1976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热拉尔·德帕迪约多米妮克·桑达弗朗切斯卡·贝蒂尼更新时间:2022-09-28 17:08:26

1901年1月27日,著名作曲家歌剧大师威尔弟去世,这也正是意大利北部两户家庭产子的同一天。阿弗雷德(罗伯特·德尼罗RobertDeNiro饰),富有的农场主的孙子;奥尔茂(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Depardieu饰),贫穷的农户的孙子。两人从小就结下了友谊,然而因为地位阶级与出身经历的不同,注定了两人天壤之别的迥然人生。 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史诗巨作《一九零零》,以…

据说贝尔托鲁奇到现在还是意大利共产党员。虽然五月风暴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了,此老愤青仍亡资本主义之心不死,三年前还捣持出一个《梦想家》来,宁肯让他的男女主人公在电影和性爱中意淫也不与资本主义文化同流合污。纵观老贝的影片,革命和性是他永远离不开的主题,往往当他来劲时,革命和大历史观就占了上风,比如末代皇帝,随波逐流的人,1900;当他消沉或玩深沉时,性和自恋就成为主题,比如巴黎的最后探戈,梦想家和偷香。1900就是老贝来劲时最高潮的产物,据说老贝在片中汲取了中国农村土改时的许多情节来描写意大利工农革命。影片在很多西方国家理所当然受到了禁演的礼遇,原因是怕触发阶级暴动--这大概是对一位左派导演作品最高的礼赞了吧。    二十世纪的开端,在意大利中部一个古老庄园内,一天有两个孩子同时出生,专横霸道的庄园主的孙子阿尔弗雷德和老佃农的孙子奥尔毛。老庄园主十分高兴,把多年的好酒分给佃农喝庆祝孙子出世。可同样抱上孙子的老佃农列奥却高兴不起来:多一个孩子意味着又添一张嘴吃饭。不管身分差异,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在不停的争吵较量中一起长大。老庄园主在牛棚中自杀,家产被他冷漠贪婪的二儿子阿尔弗雷德的爸爸焦万尼窃取。阿尔弗雷德厌恶这个自私冷漠的家庭,崇拜离家出走周游世界的大伯握大维。不久,唯利是图的焦万尼购置了收割机,将多余的佃农赶走,农民们自发反抗,却敌不过军队的干涉。农场主们只好自己动手收割粮食,老列奥看到这一幕欣慰的闭上眼睛。一战前夕,意大利社会面临变革,奥尔毛离开了家乡到城市闯荡。  战争过后,奥尔毛从军队回乡,重遇到成为上尉的阿尔弗雷德。也同时与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小学教师爱米莉一见钟情。阿尔弗雷德在叔叔握大维家遇见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法国女孩阿达,深深迷恋上了她。战后意大利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工农革命一触即发。焦万尼雇佣阿基拉,一个心狠手辣狡诈多变的退伍军人做农场主管,店农们又一次面临离开土地四处流浪的危险,他们在奥尔毛爱米莉的组织下反抗庄园主们的剥削,又一次遭到军队镇压。工农们革命意识的觉醒引起地主们的惊恐,他们纷纷支持兴起的法西斯组织镇压工农革命。阿尔弗雷德置身事外,仍与阿达风花雪月,在焦万尼死后继承庄园。可优柔寡断的阿尔弗雷德既无法实现奥尔毛主张的庄园改革,也无法摆脱日益猖獗的阿基拉的法西斯势力在庄园的膨胀。爱米难产而死,留给奥尔毛一个女儿,阿达也逐渐对阿尔弗雷德失望,却对奥尔毛的女儿由衷喜爱,阿尔弗雷德以为两人越轨,对奥尔毛心存瑕疵。从小寄生在庄园里对继承庄园野心勃勃的莱基娜与阿基拉一拍而和,阿基拉靠对农民的血腥镇压和中产阶级的巧取豪夺成为法西斯省党书记,而阿尔弗雷德日益成为他们的傀儡。随着战争的结束,阿基拉对农民的剥削日益疯狂,奥尔毛也被迫出走,阿达最终也离家出走,只剩下阿尔弗雷德孤家寡人,行尸走肉般度日。  战争结束了,农民再次革命,处死了阿基拉。拿到了武器的农民以为终于翻身作主人了,他们自觉地分了庄园,每个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成为共产党领导人的奥尔毛重返家乡,在批斗公审的大会中救出了昔日的地主阿尔弗雷德。当农民们为这半个世纪的斗争胜利庆祝时,新成立的政府派来警察收缴武器,革命最终仍失败了。可革命的火种确在继续相传。  几十年过去了,奥尔貌和阿尔弗雷德这一对恩恩怨怨的老友都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可他们仍像这大半生一样争吵较劲。与中国以往的那些苦大仇深的阶级题材惯用的手法不同,老贝通过两个出身自不同阶级背景的男人半个世纪友谊为角度,勾画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战结束意大利社会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老贝一向擅长描写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这一题材,他片中的人物像荷马史诗的希腊英雄一样,最终免不了悲剧的宿命,更像是历史的傀儡。就像末代皇帝中日本人控制下的溥仪,随波逐流的人中卖师求荣的马赛罗和巴黎最后探戈中的对革命心灰意冷的保罗。他们都是追求唯美的精神贵族,出身高贵却无法掩饰对真实生活的胆怯懦弱,虽然他们也对丑恶的现实怀着本能的厌恶,却宁愿让自己置身事外,躲在醉生梦死或温文尔雅的假象中,对邪恶势力纵容甚至助纣为孽。最终他们也只能行尸走肉般独存于世。贝尔托鲁奇正是宣告了这样一个贵族知识阶层的彻底消亡,而代之而起的是真正代表劳动阶级思想的一代新人。  阿尔弗雷德正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影片从他回忆开始,他出生的那一天正是威尔第去世的同一天,他的爷爷,专横霸道的老庄园主老阿尔弗雷德显得比谁都着急,他甚至让临产的儿媳为家族争气,‘不要让佃户的孩子抢在头顶’(奥尔毛也同一天出世)。他的童年并不能算完美,在餐桌上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反抗过父亲的权威,可惜他不是柯西莫,没有上树坚持他的理想。可有两个人对他的童年影响巨大:祖父老阿尔弗雷德和大伯渥大维。祖父灌输给他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老派贵族作风,而渥大维让他从小就渴望追求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唯美主义精神。这都与他循规蹈矩贪婪自私的父亲焦万尼格格不入。在他与奥尔毛在一战后相遇一起去城里寻欢作乐时,对待一个卖淫的穷苦女孩的态度正揭示了一对朋友对生活不同的看法:奥尔毛同情这个不情愿出卖肉体有羊巅疯的瘦弱女孩;而阿尔弗雷德觉得付钱嫖娼天经地义,对羊巅疯发作的女孩置之不理。随后遇见阿达,他那在渥大维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美的崇拜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形象。他按照爷爷灌输他的那种粗野豪华的贵族作风征服了阿达。当他与阿达疯狂做爱时,几个年老的农民却被法西斯分子活活烧死。老贝正揭示了他的爱情在那个黑暗时代的虚无,同样,当奥尔毛和他的爱人领导农民面对军队镇压时,阿尔弗雷德和阿达渥大维在旅店寻欢作乐。在游泳池里阿达像高贵的女王让她脚下的阿尔弗雷德发誓:‘永远别变得秃头和大腹便便,永远爱她。可惜同样天真的阿达无法想象,即使阿尔弗雷德永远年轻英俊,两人的爱情仍最终笼罩着悲剧色彩。在婚礼上,阿尔弗雷德明知奥尔毛是冤枉的,可仍不敢公开为他朋友辩护,却掩饰真正的凶手阿基拉。渥大维对他失望离开婚礼,阿达也开始意识到阿尔弗雷德的软弱。可她仍然对他抱有幻想,希望借助老友奥尔毛的帮助,改变她的爱人。他甚至比阿尔弗雷德自己更清楚奥尔毛这个好友的重要,她对奥尔毛倾诉她对阿尔弗雷德的情思,‘你是现在阿尔弗雷德唯一真正的朋友’。阿尔弗雷德却无法理解阿达的良苦用心,反倒以为两人偷情,当误会解清,两个朋友开始了他们一生中最平和诚挚的对话。可惜即使在好友和爱人的关注下,阿尔弗雷德仍无法面对黑暗势力采取行动。在阿基拉又一桩罪行下,阿达彻底对阿尔弗雷德失望。当奥尔毛这个改变阿尔弗雷的最后希望出走后,阿达鼓起勇气,离开了法西斯统治下死气沉沉的庄院,也离开了似乎无药可就的阿尔弗雷德。  当阿达离开时,将她与阿尔弗雷德第一次见面时穿的衣服留给了女仆,因为此时她以明白,阿尔弗雷德喜欢的并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心中自己的影像,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所追寻的一样,只是幻影。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