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华氏451》:一部模糊了“现实与科幻”边界的科幻电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19:47:22人气:0
华氏451

视频华氏451状态: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年代:2018

主演迈克尔·B·乔丹索菲亚·波多拉迈克尔·珊农梅寇·阮更新时间:2020-08-06 19:15:29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雷的经典小说《华氏451》(Fahrenheit451)将被HBO拍成电视电影,这不是该书第一次拍电影了,这次是一个当代美国的改编版。迈克尔·B·乔丹和迈克尔·珊农主演,故事设定在一个不允许人有自由思想的独裁世界,统治者焚烧一切图书,消防员的工作也并非灭火,而是焚书。华氏451度就是纸的燃点(当然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典故)。 乔丹饰男主Montag,一个年轻的消防员,和很…

文/王栩(影片信息:《华氏451》,导演:拉敏·巴哈尼,编剧:阿米尔·纳得瑞,主演:迈克尔·B·乔丹迈克尔·珊农、索菲亚·宝特拉,美国,2018年)尽管与同名小说相比,电影《华氏451》加入了制作人员对现实世界的一些观感和思索,但它那永不妥协之不灭的信念仍然同原著精神相符,让影片自始至终飘扬着希望之光普降大地的坚信与追求。未来世界,国家力量的象征已不再是军队和警察,消防员替代了他们。街头出警的是消防员,在边境抓捕嫌疑犯的是消防员。消防员,作为国家力量新兴的象征,在学校课堂上也承担了对新生一代的教育和演示的任务。这是未来世界的集体意志,它以对知识的禁绝为特征,通过对孩子们的灌输实现官方所强调的社会和谐。知识的禁绝在于对书本的重新定义。诸如影片所展现的那般,未来世界,拥有纸和笔是重罪,卡夫卡被描摹成一个色情作家,遭到咒骂和唾弃。可无论作为书写工具的纸和笔,还是作为书写者的卡夫卡们,皆是构建书本这一有形之物的型材。或者,反过来还可将之理解为作为媒介的书本承载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那些灿若晨星的思想和智慧。这些厚重的精神宝藏却在未来世界消失在消防员的喷火枪下。这是影片所表达出来的“反智”主题,也是一幕活生生的关于未来的恐怖图景。置身在这一恐怖的景致里,对孩子们的演示和灌输填补了原著小说遗漏的一环。布拉德伯里在小说中疏忽了未来世界对官方而言,维持一个恐怖的统治也需要将代际传承考虑进自己的施政措施里去的这一现实因素。电影工作者则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故而,影片里在由消防员充当讲师的课堂上,演示和灌输这一双管齐下的授课方式正是官方主张的一切从娃娃抓起,以此获得“长治久安”的社会治理理念的真切写照。“演示为辅,灌输为主”的授课在比提队长的讲授下,获得了群情激昂的预期效果。孩子们记住了书本是敌人的说教,这让蒙塔格烧书的演示实况引来雷鸣般的呼啸。在这片由稚嫩的童音所组成的声浪里,官方的意志再一次得到强调。不是不允许阅读,而是要读官方钦定的书目。《圣经》,实现心灵的皈依和平和;《到灯塔去》,寻获内在的和谐;《白鲸》,做一个征服者,同这个世界的敌人,那些“鳗鱼”勇敢地战斗。“鳗鱼”,小说里“书者”在电影中的称谓。这一称谓有着出自官方对少数族群诬蔑性的指代。如果说“书者”还体现了自我的尊重,“鳗鱼”则是官方对删除了身份的少数族群打入另册的人格贬低。这些被称为“鳗鱼”的人因为固守自己不灭的信念,以阅读对抗算法时代所盛行的“快乐至上”的生活准则而成为彼时那个世界里最令官方惧畏的人。因为“鳗鱼”们掌握了揭示真相的钥匙。他们中的年长者还记得,过去,记者写一篇报道,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方有一篇客观、公正的文字。如今,经由算法制造出的头条代替了人类的思考,这让一切变得简单。在“快乐即真理”的鼓噪下,生活失去了既往的仪式感。对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依赖,让生活平面而单一,这就使得追逐快乐成为模式化的生活准则通过密集的宣传手段实现了深入人心的接受效果。沉浸在快乐中的人类并不知晓,人工智能的可靠与否其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着、掌控着。羽克西,影片里的“电视墙”,高度智能化的科技的产物。它能时刻监控着每个人的生命体征,预判人类的行为意识。这些为人类所知的公开的运行模式之外,还有不为人知的隐藏模式。当人类对其发出“休眠”的指令后,处于断网状态下的羽克西仍然能将人类的一举一动纳入眼底。蒙塔格正是在羽克西休眠时阅读自己从火场偷拿回家的书本而触发了智能系统的警报,这一情节暗示出人类对人工智能依赖的同时又反过来成为受其掌控终身的囚徒。做一名囚徒,还是奔向自由,消防员蒙塔格选择了后者。在“鳗鱼”们的藏身地,蒙塔格被一个个经由信念支撑的个体所震憾,引发了这个人物深切的思索。思索体现在影片设置的情节所导引出的对未来世界真相的揭示里。那个未来世界,公司创造了科技,继而也就创造了拥有权力的政府。或者说,政府与公司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了无所不在、又不见其形的官方。这个官方用消防员作为法庭、法官、集审判和惩罚于一身的执法者,在羽克西的辅助下,对人类的知识和文化进行毁灭性的清除。清除人类思考和否定的能力,在“快乐至上”的口号下过着状若囚徒般的生活。这无形的枷锁让蒙塔格在目睹了一个老妇人与书俱焚后于这个消防员心里化作有形之物,动摇了他对“快乐至上”的认知。这就是怀疑的产生。有了怀疑,也就有了追问,有了对书本构建的一个宏大世界的亲近。亲近书本的过程,蒙塔格知道了“鳗鱼”们藏护的正是官方惧畏的那个美好的过去。这个过去藏在“鳗鱼”们的脑海里,他们一人记下一本书,用记忆荷载了对知识的守护。《雅歌》、《梵高手稿》、《安娜·卡列尼娜》,凭借“鳗鱼”们的记忆得以保存,文明得以延续。然而,延续文明的努力也有着不可弥补的遗憾。与书俱焚的老妇人是《愤怒的葡萄》,她的死,人类永远失去了这本书,也失去了能从书中所获知的互助之精神和抗争之勇气。勇气于蒙塔格而言,不是影片结尾这个曾经的消防员协助“鳗鱼”们冲破火网、奔向光明之个人力量的展现,它是一种觉醒,一种作为对自由的选择。无论现实世界,亦或科幻世界,无论当下,还是未来,自由,永远都是信念,永远都是值得追寻的不受蒙蔽的真实。(全文完。作于2021年9月21日)——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作者简介:王栩。所用笔名有王沐雨、许沐雨、许沐雨的藏书柜、王栩326,定居重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