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1928幅作品后,我帮你把预告片中的油画找齐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16:16:10人气:0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视频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状态:正片年代:2017

主演道格拉斯·布斯罗伯特·古拉奇克埃莉诺·汤姆林森杰罗姆·弗林更新时间:2024-01-01 14:28:52

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让观众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时,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耗时6年制作,《至爱梵高》终于面世了。只可惜,这样一部美到让人大哭的电影,还没有大范围上映。目前,只在安锡动画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上短暂地亮了相,估计最早也要等到10月份了!心好痛~虽然还没看过全片,但是只靠这1分钟的预告片,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了。更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是纯靠手工制作完成的,你看到的每一帧都是货真价实的油画。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剧组邀请了100多名画家,画了62450幅油画。最后,把这些画作叠加起来,以12幅/秒的速度进行放映,才呈现出了激动人心的效果。据悉,电影的成片还原了100多幅梵高的作品。不过既然看不到全片,那就只能说下预告片了。预告片虽然只有60秒,但信息量也极大,出现了梵高很多知名的油画。当然为了配合剧情需要,都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预告片一开始,镜头由远及近掠过一片原野,画面中有一辆行驶的马车,哪家的贵族小姐要进城呢?往远处看,还有一辆蒸汽火车,哐哧哐哧地冒着白烟!这个场景源自梵高1890年的作品《LandscapeWithCarriageAndTrain》(《马车与远处的火车》),目前这个作品存于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眼睛跟随火车的视角,镜头紧接着切换到了下一个场景,你能看到河边有一个穿红衣的少女在悠闲地散步。还是交代场景的客观镜头,灵感来源于梵高1887年的作品《BridgesAcrossTheSeineAtAsnieres》(《阿尼埃尔塞纳河大桥》)。下一秒到了晚上,估计是火车晚点了,哈哈~梵高正在步行通过一个地下桥,不知道要去哪里?梵高1888年的作品《TheRailwayBridgeOverAvenueMontmajour》(《蒙特玛居街道上的铁轨》)第二天一早,梵高换了一件新衣服,走进了他的另一幅画作《SlopingPathInMontmartre》。这幅画创作于1886年,现存于荷兰的梵高博物馆。梵高在街上随便溜达,你能看到他路过了一架风车,就是那个著名的“红磨坊”。梵高在1886年,创作了这幅油画《LeMoulinDeLaGalette》还没走多远就累了,来根香烟吧!又一幅经典的画作,1886年的《BelvedereOverlookingMontmartre》。下面一个镜头,梵高貌似在跟一个人起了某种争执,没有找到一摸一样的照片。不过找到了一张类似的作品,1885年创作的《CountryLaneWithTwoFigures》。接下来的场景就厉害了,满天的星辰,也就是那幅著名的《StarryNightOverTheRhone》(《罗纳河上的星夜》)。下面有一组街道、室内、吸烟等镜头,都没有找到可以匹配的原作,应该都是根据剧情需要增添的内容。如果有大神知道的话,可以提供一下线索。这其中有一段闪回的画面,援引的是他1889年的作品《FieldWithPoppies》(《罂粟田》)。有一个流泪的镜头印象很深刻,但不清楚有没有对应的画作。接下来的场景,明显就是一个“妓院”,梵高在1887年,也画过一幅同名作品——《TheBrothel》(《妓院》)。最后一个梵高转身的镜头,就不用多说了。画面由清晰写实到模糊印象,表明他印象派的创作风格,而多线条的结构也映射着他内心的疯狂和凌乱。这幅梵高的自画像创作于1889年。由于电影还没有上映,所以只能分析到这里了,相信长片里面肯定会展示《星夜》、《向日葵》等经典作品!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预告片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联想到了罗宾·威廉姆斯的《美梦成真》。《美梦成真》中,由于自己的妻子是一个艺术家,所以Chris死后看到的天堂,就是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很美很梦幻。令人惊奇的是,他还能在画面里行走,能触摸到颜料的质感。之所以讲上面这个例子,其实也就是为了说明一点,将其他艺术形式跟电影结合起来,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其实不止电影,任何两种艺术形式都一样。)当然,这种让人惊掉下巴的奇妙化学反应,是建立在“慢工出细活”的诚意上的。像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魔弦传说》,采用的是定格画面的技术,制作时间长达5年,平均一天只能拍出2-5秒的镜头,被誉为“史上最高难度的动画”。而以“慢工出细活”出名的宫崎骏更是如此,他非常排斥电脑技术,一直坚持传统手绘动画。像《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等作品,人物、背景等全是手绘。《起风了》中有一个镜头,几百号人在你挤我我挤你,全部是手绘!类似上面这种“不计成本”的作品,我们国家也有,而且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有了!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童年时的美好记忆——《小蝌蚪找妈妈》。电影改编自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里面的动物形象取材于画家齐白石的作品。本片艺术指导为特伟,美术指导为钱家骏,影片拍摄完成后的十多年,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典故就是,当时大家觉得齐白石的鱼可以印在脸盆上,还那么鲜活生动,为什么不能做成动画呢?所以就有了后面的故事。(你家肯定也有过这样一个洗脸盆。)话题再回到《至爱梵高》,当它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动画奖的时候,实在想知道台下的中国从业者是作何感想。其实最近几年,我们也诞生了一些非常不错的作品,像《大鱼海棠》、《魁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等,但都有模范日漫、美漫的嫌疑,想让大家一眼看出“中国风”的个性化标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实,我们很聪明,估计用不了6年,我们也能拍出像《至爱梵高》一样的电影。问题在于,我们太聪明了,太执着于商业角度的考量,所以才一再委曲求全。为什么《至爱梵高》迟迟公映不了,还不是因为很难找到发行方!表面上看,他们赢得了金爵奖,但是我们精明的生意人,估计已经在背后笑掉大牙了吧~微信号:叼烟的戈达尔(filmaddict)——————————————————更正:穿黄色衣服的人并不是梵高。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叼烟的戈达尔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