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荐
  • 推荐
  • 还行
  • 较差
  • 很差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

状态:共第06集集全

主演:周轶君

类型:未知

导演:周轶君

年分:201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评论:当前有0条评论,

更新:2020-08-06 20:01:08

简介: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

给影片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还行

手机扫一扫轻松观看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

播放地址:
展开全部

视频下载2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06集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05集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04集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03集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02集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01集

更多>>最新资讯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剧照

AD2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3
AD1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3
1/30
上一个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3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4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5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6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7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8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9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0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1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2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3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4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5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6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7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8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9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0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1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2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3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4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5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6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7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8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9张图片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30张图片
下一个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张图片(1/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张图片(2/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3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3张图片(3/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4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4张图片(4/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5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5张图片(5/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6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6张图片(6/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7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7张图片(7/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8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8张图片(8/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9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9张图片(9/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0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0张图片(10/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1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1张图片(11/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2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2张图片(12/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3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3张图片(13/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4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4张图片(14/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5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5张图片(15/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6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6张图片(16/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7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7张图片(17/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8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8张图片(18/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9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19张图片(19/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0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0张图片(20/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1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1张图片(21/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2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2张图片(22/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3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3张图片(23/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4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4张图片(24/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5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5张图片(25/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6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6张图片(26/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7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7张图片(27/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8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8张图片(28/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9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29张图片(29/30)

  •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30张图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第30张图片(30/30)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剧情简介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当前共有80条评论

上一页
  • 10-29 14:45

    qwe123
    qwe123 走出国界最大的收获就是看见世界。
  • 10-29 14:45

    tghjhnyhj
    tghjhnyhj 可望而不可及,羡慕
  • 10-29 14:45

    罗罗大帝
    罗罗大帝 如今能看世界的缝隙已经越来越少…
  • 10-29 14:45

    河边草
  • 10-29 14:45

    茗芯茶
    茗芯茶 原来是文化有限被种草,印象中竟觉得是我展,最近听20年6月某播客再次提及。去年的某天晚上看了三分之二的E1,后来没继续看了。昨天晚上再看日本,看芬兰,今天剩余四集看完。我们能意识到好的教育是怎样的。日本的规则、集体和为不给他人添麻烦,芬兰的自由、没有竞争、亲近自然和对教育的重视,印度的自主学习,英国的批判性思维和丰富的课外生活,以色列的tryagain和提问式教学,中国存在的一些新的教育形式。孩子们需要知道怎样成为自己,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看到很多地方会意识到自己成长中的一部分可能性是如何消失的,希望能像拉妮老师一样成为一个不断为自己学习的人。当下看完只会想着我该如何再教育我自己,是我目前的局限性,期待未来能成为一个更开阔的人。
  • 10-29 14:45

    fuck
    fuck 开阔了视野。面对教育,面对未来。我认为没有唯一的标准,各个国家都需要结合各自的国情、文化传承等进行设置。然而,唯一的相同就是需要以人为本、唯人的发展。 现在,距离我的童年时代已经愈行愈远了。现在的孩子似乎更加辛苦,但也更加优秀,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值得回忆的童年,也成为真正的自己。
  • 10-29 14:45

    ythyjhny
    ythyjhny 芬兰的生活教育与高水平无职级的教师,英国的精英教育和对体育的广泛重视,以色列的失败教育和开放的创业氛围,印度在混乱与无序中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Jugaad,日本财政对教育的鼎力支持…………以及我们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的教育改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教育还大有可为啊!
  • 10-29 14:45

    supreme
    supreme 看到评价有芬兰所以很像看看其他国家的教育,希望不要失望
  • 10-29 14:45

    fangyang
    fangyang 在芬兰那集看哭的,原来不止我一个
  • 10-29 14:45

    卧虎山人
    卧虎山人 初心很好,但有点散,不过这一探索已经很棒了,推荐
  • 10-29 14:45

    SKY
    SKY 在倦怠的时候看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好的教育不是照搬全抄而是在他人的方式上发现长处结合本地做出改变。虽然目前很难,但态度上,个人上都可以改变
  • 10-29 14:45

    ♚ 久等必有贤妻
    ♚ 久等必有贤妻 教育是一个人人生的开始,值得好好研究。太喜欢这个纪录片了!!!
  • 10-29 14:45

    zsc
    zsc 前五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觉得这样的教育真的不错,不是应试教育,日本的集体教育,芬兰的无等级教育,印度的混乱秩序中的教育,英国的绅士教育,以色列的解决问题教育以及最后新式探索的中国教育。其实没看到第六集中国的教育,我会感叹和向往其他国家的教育,但是当我看到第六集中国的教育,发现这并不是我从小在农村到现在的应试教育,让我明白这可能是各国的top教育。比较top教育之前的差异。虽然我不是那个阶层的,但是我认为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教育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面对生活实际的能力,知识可以从生活中汲取,而不是生硬的从课本里活的。希望中国的整体教育之路越走越好。
  • 10-29 14:45

    13609002872
  • 10-29 14:45

    lq4772118
    lq4772118 他乡的月亮真圆啊
  • 10-29 14:45

    admin
    admin 看了好像两集还是三集,芬兰确实羡慕
  • 10-29 14:45

    trasier
    trasier 很有启发性!
  • 10-29 14:45

    甜品
    甜品 六个国家,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要属芬兰。教育对这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更自由和更具生活感的成长方式。他们没有考试却更喜欢学习和见识世界,在全民重视教育的国情下却又让孩童自由的发展成长,思维发散不拘泥,森林里的万物,陌生人的画作,离家最近的学校,国家的无比重视,这些使得芬兰儿童有着最宝贵的财富和无比幸福的成长经历。当我理解周轶君为何在看到那幅画而哭泣时,我的灵魂也受到了震撼,那无法言说。印度的那位报纸老师也印象深刻,一张报纸即是知识也是故事,于无形中就教会了孩子何为艺术,何为生活。这需要时间和灵感的堆积,只有经历过,方知其宝贵。这部他乡的童年虽然没有全方面的探讨教育差异,但有些东西是能直击我们心灵的
  • 10-29 14:45

    看海
    看海 他乡的童年令我感动,呵护孩童的纯真、自尊、天性,发挥其想象力。学校教育基于学科,落于实践,螺旋式循环让各自的创造力在批判精神中撞击出火花。我想,他们成人后大概都能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吧。
  • 10-29 14:45

    猪哥
    猪哥 世界的参差
  • 10-29 14:45

    /fch辰心若再/fch
    /fch辰心若再/fch 製片人關注兒童,拍攝了《紅跑道》,周轶君同樣關注兒童,以新聞人的視角走訪多國思考幼兒教育,也以此為基點反映其背後的社會。
  • 10-29 14:45

    秦时于归化明月
    秦时于归化明月 内容很好不喜欢这样的剪辑节奏
  • 10-29 14:45

    从来
    从来 主持人竟然是轶君!乐于体验,发问果断却诚恳不冒犯,独立又有温度,怎么能把女儿培养成她~他乡的故事很丰富,做为家长会在方法上有一点点收获,但更推荐教育部门开阔下眼界,教育理念终究是自上而下的。轮到家乡的童年就悬浮了,应试、蹩脚的素质教育和骨子里的服从权威也是可以在中国国情下讨论出必然性、价值和发展空间的呀,当我以为这一集就是教育示范基地路演时,最后一个男孩的对谈又一秒拉回到现实主义,不能下定义下结论,那就真纪录,轶君干得漂亮~
  • 10-29 14:45

    西西
    西西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好愿望,可现实却是内卷了一代孩子快乐的童年,整个社会弥漫着出人头地的焦虑和对平凡的憎恨。其实,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感知世界,强健体魄,唤醒心灵。灵魂的高贵在于正直勇敢和善良,不是分数排名,甚至不是成功。芬兰的平等,英国的精英和以色列的创意,我们短时间无法企及,那就从基础做起,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知识的容器,要把他们看作一个人,一个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 10-29 14:45

    心鹿
    心鹿 童年是从全景监狱开始被教育的一场又一场的规训
  • 10-29 14:45

    xiaolang
    xiaolang 看芬兰教育真的能看哭什么时候大家才能接受多元化才能接受世界上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人而不是要求统一的成功标准呢?
  • 10-29 14:45

    墨紫凡
    墨紫凡 很有意义的纪录片,不同国家的教育,童年,直接影响了各个地方的观念,思想,看待问题的角度。日本人的纪律意识,以色列人的辩证思维,最喜欢的还是芬兰人的自由、公平社会,没有竞争和内卷,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探索自我,实现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用热爱去实现价值。
  • 10-29 14:45

    YiHan
    YiHan 太喜欢芬兰的教育了,不管大城市还是小镇,每个人眼里都透着平和,他们的教育中并不是抹平了贫富差距和竞争,只是国民从心底里觉得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像个世外桃源。 第六集实际上是对前五集的思考,中国的教育大多都太苦行僧式,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很痛苦,孩子痛苦家长也痛苦。但中国是个历史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如何把传统文化与国外教育好的部分结合,我觉得是如今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方向。 整体看下来外国的教育方式(除日本)都是培养孩子主观能动性,是引导而非耳提面命的教育,而且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小到对己的责任感,大到对改变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我觉得这两点是中国教育非常欠缺的部分。 唯一的败笔是这个访谈者,跟被访谈者沟通时经常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偶尔会不自觉露出一些轻蔑的表情,有时候还会大呼小叫。
  • 10-29 14:45

    静默温柔
    静默温柔 给了我一扇了解他国教育的窗户,有了不同的思考,原来教育可以有多种样子。不过如果要真的想要全面了解,还得自己去详细寻找资料才行
  • 10-29 14:45

    天涯
    天涯 一定要广开言路,不要闭目塞听!
  • 10-29 14:45

    爱情
    爱情 超爱小君君
  • 10-29 14:45

    sdfsfsf
    sdfsfsf 十分开拓眼界,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偏重展现了每个国家教育最好的部分。
  • 10-29 14:45

    13905588569
    13905588569 只看到第二集前面一部分三星(弃)没看完就不打分了第一集讲日本的教育虽然拿了一间较为开放的幼儿园来拍但明显感觉到这家幼儿园的“高档次”东南亚的教育本质上还是一样令人窒息教育平等路漫漫
  • 10-29 14:45

    zhusong219418
    zhusong219418 可能期待太高了,失望也很大。 日本、芬兰、英国、印度、以色列都有种宣发的意味,移民国家的广告 最后中国确实有很多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历史,很多工匠人继续研究深挖 但是我感觉所有的国家的教育介绍都像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让你看到你想看到的,美的教育
  • 10-29 14:45

    13113957169
  • 10-29 14:45

    版权维护
    版权维护 第一集看了10多分钟弃了,第2集也看了几分钟弃了,我看着像流水账…没啥欲望看下去…3⭐拉分
  • 10-29 14:45

       
        拍的很好,更酸了哈哈哈哈(褒义 真他乡的童年,希望佚君多拍这种片子
  • 10-29 14:45

    雨夜聆风
    雨夜聆风 日本的教育好压抑,那个幼儿园有些过于细节了,像是贵族教育的矫情。 芬兰教育朴素又高级,森林课,业余手工,妈妈在社会中的地位;有个细节,孩子去送报纸还会有账单,契约精神到位。建筑不挂条幅;年长的小孩教年幼的小孩;体验残疾人生活;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交流,学外语;老师说没有竞争;在意每个孩子 印度整体是一种混沌的 英国精英教育的的马术,戏剧,诗歌课程真的太棒了! 以色列把失败当经验,生存心态,给孩子自主权 看到中国这集才发现前几集展现的也是少数人,辩论这个有点意思
  • 10-29 14:45

    jz62611
    jz62611 19年的,可以做最近参考。
  • 10-29 14:45

    idea4
    idea4 最后一集扣一星…
  • 10-29 14:45

    123159Asdw
    123159Asdw 轶君,低调地读着书做着事。她的视野、精力和积累,是所有看这部纪录片的人,最大的幸运。
  • 10-29 14:45

    pengdongchi
    pengdongchi 毕竟是一个大课题,所以具有局部性、片面性,但是轶君已经很能干了!整个六集看完下来,对芬兰的教育体系心向往之。这部纪录片给了我很多力量,日本的圆形幼儿园,芬兰的平等以及对工作之高低贵贱性的消解,英国对运动的重视,以色列的创新……
  • 10-29 14:45

    梦你的名字
    梦你的名字 看到芬兰那集主持人哭了时,真的很能体会到她的感受,理解他为什么哭。画画,唱歌,你不用擅长,不用很好啊,就是自己的一个兴趣就好。这里真的很自由,学习的都是实实在在运用生活的。现象教育,真的提倡,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分数什么的竞争。芬兰的这种生活状态真的太让人羡慕和向往了。 看纪录片真的能够开阔眼界,并且打开自己格局。英国的一位老师捐款给印度的学校,以色列的教育,你可以失败然后再试一次,创新性很高。其实每个国家的教育都各有特色,最主要的是取长补短,让教育更加为生活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 10-29 14:45

    沉睡的思绪
    沉睡的思绪 教育!!为了生活而学习,未来从不止一个模样/向往芬兰的生活和教育
  • 10-29 14:45

    fylcj
    fylcj 除了最后一集有点扯,其他的还是挺有启发的
  • 10-29 14:45

    爱伟伟
    爱伟伟 关于真正的“教育”,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虚心学习。
  • 10-29 14:45

    123456
    123456 第一集芬兰周问小男孩什么是成功?“这里没有成功,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人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一样好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
  • 10-29 14:45

    注定
    注定 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有权利选择去做一个自由随性的人
  • 10-29 14:45

    招聚商城
    招聚商城 即使遭遇了人间最大的不幸,能够解决一切困难的前提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无论多么痛苦、多么悲伤,只要能够努力地活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 10-29 14:45

    zhang123045
    zhang123045 谁看了都羡慕芬兰,社会安静,人口少,没有竞争意识,墙面上没有那些洗脑的宣传标语,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你不需要变得优秀。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了太多东西,像一头牛一样,后面有鞭子抽,前面有绳子拉,活得不累才不正常。
  • 10-29 14:45

    kevinkmy
    kevinkmy 看了两集了,羡慕芬兰。看完了,忘记更新…挺不错的
  • 10-29 14:45

    cattleyasus
    cattleyasus 看完感觉没有办法参考,因为生活的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感觉适合要出国的人群去了解
  • 10-29 14:45

    290492711
    290492711 羡慕芬兰人,同时觉得很羞耻。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工作以后真的觉得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存在割裂。听话的服从的孩子,以如此的目的培养人,我感觉几年下来我会成为一个变态的人
  • 10-29 14:45

    heisenberg447
    heisenberg447 最后一集中国篇没有看,印度的教孩子随手垃圾创造玩具的工程师,芬兰的一切。
  • 10-29 14:45

    alex
    alex EXCELLENT.芬兰教育当然是最好的,可是没钱啊。印度那一集也很有趣,因地制宜,其实主旨都是一样的,整个社会的评价认知,让孩子觉得每一种样子都是可行的,让孩子有获得感,让孩子有自信?我觉得中国不存在极端贫困了(难道……口号有误?),那有问题的就是贫富差距了。
  • 10-29 14:45

    tghtrght
    tghtrght 第一集日本教育,有三个点印象比较深刻: 1.片中拍摄的幼儿园被设计为圆形的场地,有利于小孩在空间任意奔跑。园外有很多未经处理过的植物蔬菜,小朋友可以触摸感受。幼儿园园长还有设计师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大自然。 2.日本也是集体观念极强的国家,每个社会人都更多地隐藏自己的情感。片中一位幼儿园老师同时还担当了情绪疏导员的职业,很多社会人平时精神压力大,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绪,甚至忘记了如何哭泣。哭泣是一种情绪压力的释放,不要消极地对待哭泣。 3.霸凌在日本很严重,除非是成绩优秀,长相好或者体育好的孩子才可能逃脱被霸凌。这种现象在国内也愈来愈普遍。
  • 10-29 14:45

    15653893849
    15653893849 作为一个丁克,对各种孩子、育儿、母婴之类的书影往往是瞧都不瞧一眼的,只是参加的一个读书观影社群要求打卡这部纪录片,才找出来看。看完之后,我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愚蠢,世界上任意两个人的关系,不管他们是什么角色什么身份,本质上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学习人与人的关系,是每个人的课题,与我是丁克还是母亲无关。
  • 10-29 14:45

    看电影
    看电影 令人振奋的教育和人生视角,尤其喜欢以色列的失败教育。为何我一直有“事事要做到最好”的执念?失败了又怎么了?
  • 10-29 14:45

    咸蛋
    咸蛋 感谢君君姐,让我有了机会去认识更多美好的思想和态度。后几集开着弹幕看的,果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过每个人之所以发声,那是因为ta有态度,有思想想被世界了解,那么作为最基本的尊重,需要感谢,可以建议,但不需要恶意和恶语的存在。
  • 10-29 14:45

    648645474
    648645474 教育学老师推荐来的,太有意义了,制作也精良,做了摘抄笔记,会安利给以后想自修的家长和同事朋友
  • 10-29 14:45

    。。潴潴
    。。潴潴 很感谢周轶君做了这样一部纪录片,让我可以看见不同国家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很多理念,引人深思,倍受启发
  • 10-29 14:45

    l1232145
    l1232145 “如果你活得够长,你会发现所有成功都会变成失败。”做个普通人其实没什么不好。
  • 10-29 14:45

    dfgdgdfgdfg
    dfgdgdfgdfg 看弹幕每一集都有很多人在那对比,然而重点不是去找出哪一种文化比哪一种文化优越,哪一个国家比哪一个国家的孩子聪明,而在于去看见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带来的教育的多样性。但是整体看下来,最后一集确实做得不太好。也许是身为中国人太了解中国教育,因此从一些传统方面来讲,但又发散太开反而切不到主题。感觉国外的小孩特自信,而国内的小孩特骄傲。(仅从此片来看)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真的是一个深得不能再深的话题了。
  • 10-29 14:45

    wbz16888
    wbz16888 听推荐人说喜欢英国和芬兰的教育,看完以后印象最深的是印度,很颠覆我的刻板印象:这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和潜力的国家。neverbebiased!
  • 10-29 14:45

    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教育模式也相应不同。无法完全照搬芬兰,可至少可以看到还有那么多不同的方式和观念可以参考借鉴...从小在否定式教育中成长看到被肯定是多么感动和羡慕....
  • 10-29 14:45

    蓬莱仙士
    蓬莱仙士 好棒的纪录片营养丰富可是知识与应用的脱节要如何解决
  • 10-29 14:45

    一瓣心香
    一瓣心香 北欧,俺的精神故乡?看到芬兰老师没有职称评选,所有老师平等的时候,师范生狠狠破防了(不过这也是那里师范生很难成功入学的原因之一吧maybe?
  • 10-29 14:45

    chenlibo
    chenlibo 不是对各国教育现状的全面概述和分析,而是对教育多种可能性的展现。可想而知不是讲的大众教育,更先进的教育方式当然掌握在拥有优质资源的富人或中产阶级手中。 对周记者的一段话印象深刻: “从小到大,我们是以无数标准化考试的结果来定义自己的,直到离开了学校,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才开始,我们才重新认知自己。” 对于从应试教育中走出的人来说,当意识到我们成人之后苦苦追寻的知识、见识、思维、能力本该在童年时期就应该得到发展时,难免有一种说不上的莫大的悲哀。
  • 10-29 14:45

    pgkzja32805
    pgkzja32805 走马观花,看看各国风土人情,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在我发现,在每个“他乡”都会关注一下当地的华裔家庭)。 最后一集,谈中国教育,居然闭口不提应试教育。 日本-集体、动植物, 芬兰-爱、尊重、全面的支持, 印度-混乱、生机勃勃、勇气, 英国-体育、精英, 以色列-创业、尝试, 中国-传统教育,书法、诗词。
  • 10-29 14:45

     ★麦田守望者²º¹⁴
  • 10-29 14:45

    renfeng
    renfeng 在我因为我侄子被我妈骂了10086次之后,我打开了这部纪录片,不知道看完之后,能不能再找回点和我侄子一起被骂的勇气
  • 10-29 14:45

          陌。
    陌。 太羡慕芬兰了。
  • 10-29 14:45

    xxzxxz
    xxzxxz 不全面也不可能全面,但是足够新鲜,星星点点,美好丰富,周佚君也足够公正客观,每一集最后的点评非常有功力
  • 10-29 14:45

    dai751726
    dai751726 日本教育“集体主义”,从某种程度来说东亚各国很相似 芬兰教育各地区资源平等,教育理念算是顶尖,“如果跟别人比,我很努力,得了第二名,那我会怎么想”被芬兰教育狠狠治愈了 印度教育“苏格拉底提问法”,各地区之间教育差异太大了 英国教育“公立与私立” 以色列教育“创业”,鼓励失败的人再来一次 中国教育以“传统”为核心展开,各个城市包罗万象,一集能展示多种教育理念。在看这集之前,我受到的教育里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感觉很陌生。 (看到孩子们自由学习活动的一点点感想,疫情之下各国学生还能这样自由自在吗
  • 10-29 14:45

      。F
    。F 外国的教育感觉和中国真的很不一样,然后纪录片里的中国教育感觉和我接触到的又不太一样..(不得不说可能是发展了,也有可能是没接触到那些好的中式教育)纪录片里的中国小孩明显比以前同年级的自己成熟太多了,也有更多的想法,表达的很清楚??
  • 10-29 14:44

    xiaoliway
    xiaoliway 不仅帮助观众了解教育的多样性,也是让我们理解了老外性格/文化的一些深层原因。 英国:精英教育-有知识、有见识、还要有勇气;印度:辩论、Jugaad文化……
  • 10-29 14:41

    米乐圈
    米乐圈 一口气看完6集,最后一集跟前五集的对比令人汗颜。真的想说,愿意接受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除了这里。 从弹幕不难发现,一有问题就将原因归于经济落后的人和赞美经济发展水平之高的人好像是同一批人。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了墙外的教育模式,五星好评。个人觉得可以更深刻一点,但再深刻可能就无法上映了。长路漫漫,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片子。
  • 10-29 14:27

    笨笨
    笨笨 生活在别处,后劲儿非常大的纪录片
  • 10-29 09:40

    sitong
    sitong 看得好心酸如果我的童年在另一个教育体系下成长会betteroff
  • 10-29 06:25

    758226580
    758226580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总想找一个解答。这里面也许有,也打动过我,我只是觉得无法为每一个孩子定制教育,那学校除了当个托儿所,哪些东西是最基本的呢,最应该让家庭外的人教育的呢。我觉得是如何把一件事做成,大到实现梦想,小到养成一个习惯,自学一个新技能,和如何管理时间。以我的视角看,显得很功利,但不这样,孩子如何与世界的各种意外,苦难相处。甘于平凡,不读历史,不懂科学,不知天地也能活得很自在,但来世间走一遭,不能认识世界,不该如此,这是我的执念,我不太能放下。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