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八寇吗!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5 04:34:25人气:0
七寇伏尸记

视频七寇伏尸记状态:正片年代:1956

主演兰道夫·斯科特盖尔·拉塞尔李·马文更新时间:2022-09-28 16:34:56

一场抢劫事件夺走了一位前警长妻子的生命。这个警长期饱受丧妻的折磨,他发誓找到那次抢案中的七个匪徒,并亲手杀死这7个匪徒。在他的“捕猎”途中,他帮助一对从堪萨斯旅行到加利福利亚的夫妇,而且同时他不得不面对一位他曾经亲手送进监狱的人……

此片两三年前看过,当时就觉得离经典应该有些距离。昨天重看,却遗憾的发现,距离反而变得更大。警长这个角色太正了,正到有点无趣。身上仅有一个的弱点,也就是导致其妻身亡的所谓虚荣心,放在其他西部电影里根本就不是个事儿。虽说不苟言笑、正义凛然也是一种角色诠释的方法,但问题却在于你不能笃定这到底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还是缺乏艺术想象力的结果。而结合其他几位配角的表现去分析,本人更倾向于后者。女主人公的登场亮相很别致:从泥潭往外拽马时来突然来了一个“前仆”(文雅的说法)。动作夸张,且略带滑稽,一度使人误以为导演准备打造一个火辣性格的豪放女。可不曾想,到了后面又回到女人的魅力引发西部牛仔紧张对立的老路上。这就有点不对了,因为女演员的外在条件,似乎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剧情。特别那时常皱起的眉头,好像总是在嘲笑那些不开眼的男人们。lt;图片2gt;比女人的美丽更没说服力的是她丈夫最后爷们了一把。通篇下来,除去妻子被公然调戏时的几个敢怒不敢言的特写镜头,几乎没有任何细节能够有力支撑这种转变。其实,导演从一开始就没有在这个男人身上多下功夫。比如洗马一场戏。警长与男人在水塘这边洗马,不远处的芦苇丛那边传来女人沐浴时的歌声……歌声固然动听,警长你也不用停下手里的活儿一个劲儿张望吧?此时,但凡有点敏感度的丈夫都该注意到警长的失神(这点影片交代了),进而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而镜头也应该通过表情和眼神捕捉到这种变化。但没有,丈夫始终背对镜头,没有任何脸部特写。显然,由于导演打算传递的信息(警长与女人的感情萌动,以及无意间获悉马车上拉的就是被劫黄金)里面不包括丈夫的警觉,所以,即使他老婆在洗澡唱歌,警长在忘情失神,即使这场戏已明显呈现出如巴赞所说的“抽象的色情内容”,他依然不能有合乎常理的反应。他只是一个维系剧情向前发展的活道具而已。而另个活道具,就是李·马文的跟班。此人虽然台词不多,好歹也出现在了近一半的场景当中。可他为什么突然就被搭档一枪打死?虽然,我们知道这是用来刻画马文的冷酷绝情。但你是否也应该稍加笔墨,以此人对老大的死忠来反衬(如《赌场》),或与老大的矛盾来铺垫(如《冰血暴》)一下?类型片中,小配角甚至龙套的“出彩程度”常常可作为衡量导演的艺术功力的标尺。在这方面,不要说约翰·福特了,就是与同样的西导安东尼·曼,同样的B导塞缪尔·福勒相比,巴德·伯蒂彻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少年林肯》中那个只有在控方律师盘问时才打喷嚏的陪审员,《无敌连环枪》中在酒吧玩牌卖枪的游商,《南街奇遇》中一边扒着叉烧饭一边用筷子夹钱的信息贩子……寥寥几个镜头,有的甚至无需台词,角色即已鲜活呈现。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归罪于伯蒂彻,实在是演员本身也没有那个能量。所以,一出场亮相,我们就已经知道他们“没戏”。lt;图片1gt;真正有“戏”的还得看李·马文。正所谓火车不是推的,大牌不是吹的。印象深刻的两个段落:一是在马车上以讲故事为名公然调戏女人恫吓其夫(这片总共喝了多少次咖啡?),再就是酒吧里与劫匪照面后得知黄金就在那俩曾经近在咫尺的马车上时脸上的表情……也正是因为这个镜头和情节编排,本片才能从3星变为4星。最后想说的对决那场戏。实在不能苟同所谓“快到不及反打”?首先,本来就无需考虑什么正反打,只要给个景深镜头即可让观众一览无余(还是巴赞的最爱的方式),而这样的镜头在开枪之前也不止一次的出现过。其次,虽然你得承认,让决斗获胜方处于镜头之外,确实产生了别样的效果。但这效果不是“快”,而是“惊”:由于看不见他拔枪,才会被枪声吓了一跳。类似于希区柯克所说的桌子下面的炸弹突然爆炸的效果。lt;图片3gt;传统西部片的对决模式终归是个软肋。因为在类型片得框架下,观众知道坏人必死,好人必胜,所以结果已不再重要,如何表现过程才最为关键。可要命的是,西部对决存在着先天缺陷:通常依靠火器一蹴而就,形式单一动作简单,且动作持续太短,不足以支撑高潮所必须的时间跨度,缺少类似于观东方武侠功夫电影中惨烈肉搏、阵仗的强烈动感和冷兵器对峙时的形式之美。对此,约翰福特的方法也许最聪明:以复杂的情节弱化决斗的高潮(《双虎屠龙》中的对决变成了强弱之争,结果也产生了悬案)或干脆完全省略(如《关山飞渡》);霍克斯则喜欢以另类的喜剧的手法来解决(赤胆屠龙中扔炸弹,红河里变成肉搏)。对于那些避无可避选择直面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失败。《正午》中以实时手法将库珀孤立无援的处境渲染的无比强烈,可真到强敌登场,对决场面形同嚼蜡;《无敌连环枪》结尾处,前面在小镇比武时还枪法如神的师兄弟,突然像换了人似的,子弹只能一个劲地着往岩石上招呼。总之,老一代的西部片大师并没有很好解决决斗所产生的反高潮问题,直到莱昂内的出现,以脸部大特写镜头的快速切换配合鸟鸣、风声、雨声、读书声……对于莱昂内的风格化暴力,已无需借助当事人自己的方式(指着美国漫画书上泛滥的暴力情节)去辩解,因为其实传统西部片本身已经足够暴力了:在几乎每片必备的印第安人袭击车队的段落中,平均要打死多少人?马的高速奔驰,车轮卷起漫天黄沙、反复出现的中弹落马镜头……这些不够暴力不够刺激吗?哈哈,其实老导演们也是爱暴力的,至少是不反感。但他们始终没有意识到,对决与印第安人追车的不同。后者的动作是主动的积极的,此时镜头即便被动一些也不会影响效果。而前者的动作却是消极被动的,如果你的镜头依旧四平八稳,氛围效果一下就垮下来了。而莱昂内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加以改进。他提供的是真正意义的2.0升级版,伯蒂彻的所谓镜外开枪,充其量是个1.1的补丁而已。http://www.douban.com/note/118621027/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