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者的喪鐘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0:59:41人气:0
马场大亨

视频马场大亨状态:40集全年代:1993

主演黄日华尹扬明陈秀雯蔡少芬更新时间:2020-08-06 21:14:31

李大有(黄日华)和李奇(曾江)父子,数名黑帮头子合作讨债公司,由于大有的方式以凶狠出名故为欠债人闻风丧胆。 郑继凤(尹扬名)因一次交通意外,为救四子而使妻惨死,因而四年来不断自责,但其自小便不得其父郑森喜爱,国小毕后便被父安排于马房任马夫。钱浅(陈秀雯),钟爱玲(蔡少芬)合开一家小公司,因投资失败而负债累累,在有有的讨债公司不断恐吓下,二人几乎走投无路。 钱、…

一直未看過《馬場大亨》,到真看完了才驚覺:除了是一部出色的電視劇之外,這是一齣多麼敏銳的政治寓言!《馬場大亨》是韋家輝離開無綫前的最後一部戲,把它看作是《大時代》的姊妹篇也不為過。因為兩者的相似之處實在太多:同樣癲狂偏執的主角,馬場背景如同《大時代》的股市一般是投機瘋魔的豪賭樂園,男主角李大有一如《大時代》中的方展博一般周旋於兩個女人之間,連戲的最後,出現影射香港商界名人霍英東的角色「郭英中」,兩套戲皆如出一轍。但兩部戲的基調卻大有不同。最大的差別在於《大時代》是一個表面的happyending,方展博毫無勝算的豪賭撞到了「大奇蹟日」,一戰成名;而《馬場大亨》中黃日華飾演的李大有,信心滿滿希望在中國大陸建設超級馬場,成為開疆闢土的馬場大亨,最終卻因為北京方面的一紙「中央嚴禁賽馬賭博化」的傳真定調,而讓耗資四十多億的馬場毀於一旦,更落得悲劇收場。《馬場大亨》的結局太悲情,但呼應到十數年後香港的今天,卻是再唏噓不過的預言,它一如韋家輝後來寫的《暗花》或杜琪峰的《黑社會2以和為貴》一般,所有人最後不過是「阿爺」的棋子,都要面對身不由己的悲劇宿命。李大有彷彿就是香港人的寫照:打不死、樂觀、瘋狂、孤注一擲的賭性,他堅信改革開放,並堅信「歌照唱、舞照跳」的年代會越來越好,但現實的殘酷卻泯滅了他最後的狂想,敲響了最後的喪鐘。《馬場大亨》在93年播出,應算是少有的一部香港劇集能反應出97前(89後)港人離弦絕望心境的一齣作品,韋家輝以此作離開無綫,不無意義。除此之外,這部戲的劇作技巧和人物塑造應該算是韋家輝在電視時代的集大成之作,頗有些總結陳詞的意味。其實韋家輝在89年的《義不容情》之後,似乎已不滿足於再寫一些追求極致善惡人物以討好觀眾的通俗劇。他後來的所有劇集人物,幾乎都難以定義忠奸,每個人物都充滿了缺陷。《馬場大亨》中除了粱藝齡飾演的宋小藍太過低幼和童話色彩外,幾乎每個人物的設定都非常立體出色,尤以李大有和錢淺這對人物最甚,塑造得極為精彩。李大有是非常極致的賭徒,性格中不乏自私和投機,但這個人物卻充滿生命力,魅力非凡;錢淺是嗜財如命的女人,現實而乖張,但卻一樣重情重義,劇中對她作為女性的那種不安全感的刻畫,簡直入木三分。劇中兩個角色的飾演者黃日華與陳秀雯,有幾場對手戲簡直超班,甚至有些一鏡到底的表演互動(比如在餐廳二人再見一場戲),比多數香港電影中的表演都要精彩得多,私以為一定是二人演藝生涯中最佳代表作,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戲。一直覺得韋家輝寫劇比電影要好得多,許是因為篇幅足夠長,能讓他去慢慢建構人物,更多可能是因為少了很多票房之類的商業制肘,他在劇集創作中更加大膽自如。他的劇集非常反傳統及充滿原創性,有很強烈的開拓意味,在他離開無綫之後,無綫劇作已無人有辦法再企及他的高度。其實我看韋家輝的劇作,最欣賞的一直都是他寫人物的出場。無論是他寫劇集或電影,主要角色登場那場戲通常都非常重要,也最吸引人:如何交待人物性格和設定劇情的基調,必須在一開場就深思熟慮,並能建立人物以及整個世界。這都是分析他劇本的零碎感受,都是後話,此處不再細表。總之,如果你喜歡《大時代》,我推薦你去看看《馬場大亨》這部劇。本文版权归作者五色全味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