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日两版《解忧杂货店》的一点看法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20:23:43人气:0
浪矢解忧杂货店

视频浪矢解忧杂货店状态:B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8

主演山田凉介村上虹郎宽一郎成海璃子更新时间:2022-09-28 19:04:14

2012年的一个夜晚,自幼在某孤儿院长大的敦也(山田凉介饰)、翔太(村上虹郎饰)和幸平(宽一郎 饰)对某女企业家实施了抢劫,由于汽车意外抛锚,他们仓皇逃到了一家早已关张的杂货店内躲藏。这家名为浪矢杂货店的铺子此前由风趣和善的老人浪矢雄治(西田敏行饰)经营,数十年前他出于玩笑帮小朋友们解答各种困扰,后来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有人专程向他咨询人生中的难题。本来从1980…

把握好了原著的精髓,便可说是比较成功的改编了。先看了中国版《解忧杂货店》,后又看了日版的《解忧杂货店》。意外的是中国版竟然拍在了日版前面,这不科学啊,哪有本土原创的作品落后于外来翻拍的道理呢?再说日本的文化产业如此发达。后来查了一下上映日期才知道这是我的错觉,日版早在2017年9月份就上映了,只是引进的时间比国产的要晚了几个月而已。日版的中文译名叫《浪矢解忧杂货店》,以便和中国版的《解忧杂货店》片名区分开来,在其它方面两者也有诸多不同。下面就简要谈谈对两版《解忧杂货店》的看法。演员篇当得知老戏骨西田敏行要扮演解忧老板浪矢雄治的时候,我心中大呼,太合适了。之前看他参演的《有顶天酒店》《魔幻时刻》《星守之犬》等作品时,就被他广阔的戏路震惊了。他能出演正派感人的温情角色,能扮演邪恶古怪的反面人物,对搞笑夸张的喜剧片也是信手拈来(人家老本行啊),亦正亦邪能屈能伸,一把年纪还能演绎那么多光彩照人的角色,简直是日本艺能界的楷模。而选他在《解忧杂货店》里饰演浪矢,可谓恰如其分再合适不过。西田敏行《解忧杂货店》里的幕后主角浪矢雄治本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老年人,东野在原著中交代的很清楚,浪矢雄治年轻时是一位平凡的工厂机械工,和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相恋并且私奔,但结果由于阶级出身的鸿沟以及出于对方一生幸福的考虑,才不得不分开。他心中其实一直都很痛苦,也很惦念那位小姐的,越是年迈越是放不下。他后半生的全部寄托就是这家浪矢杂货店,闲来无事就写写回信帮人解忧,也算是积德行善,更重要的是可以排解内心的巨大孤独与落寞。可以说,在帮人排忧解难的这位祥和老人,其实是一位心思细腻又一生不幸的孤独的人。为情所困的老人,恋旧自责的老人,写信救赎的老人。这样的一个性格复杂的角色,理应由一位戏路广阔正邪两得的老男演员扮演。而在日本演艺界,西田敏行就是上佳之选。而事实证明他的表演是真实可信的,有层次的,避免了被脸谱化的俗套。剧中,他充分发挥自己多面表演的优势:既有对逝去恋人的那份痴情,对自己一生残缺不幸的隐隐遗憾,独处一人时的孤寂可悲,写信解答人生难题时的认真,对能否帮助解决他人人生问题的怀疑,以及对“写信导致他人不幸”这件事的痛苦……所以他的表演是令人折服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杂货店老板形象呼之欲出,浪矢老人就这样立体地出现在了大银幕上。国产《解忧》的浪矢老人由德高望重具有国际范的成龙大哥扮演,但是看完后,只记得他的“老”(白发苍苍老的还要人扶),以及他对小朋友的“好”,慈祥(如同所有的圣诞老人一样),其余就没有啥深刻印象了。一方面是因为龙哥一直是打星出身,且都是正面的盖世英雄,气质太正,对于浪矢老板这种复杂的平民化的角色不好拿捏;二来国产版里的解忧老爷子设置本来就很脸谱化,除了几个与人为善的特写镜头,在灯下写信独白,其余都没有交代清楚,连他年轻时的老相好都舍不得让露个面给个镜头。而关于浪矢老板患病住院,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意这样的重头戏,在国产版里也只是粗粗一带而过。这样的浪矢老板难以让人信服,甚至会觉得很“假”,也无法相信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幕后灵魂主角的性格都没有立起来,整部片子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日版《解忧》里的其余角色,也都是日本各个层级的优秀演员,比如山田凉介小林薰门胁麦等等,篇幅所限,不好一一评价。有趣的是,中日两版《解忧》里都有一个“老带新”的现象,日版《解忧》里,德高望重的西田敏行带领山田凉介、宽一郎等众多年轻演员,中国版里的龙哥作为主演,带领董子健、王俊凯、陈都灵等新生代演员。这是一个好现象,有着传承推动的意义。剧情篇两版《解忧》对原著都有一定程度的取舍改编。但基本上都是合理范围内的改编,没有偏离原著的故事设定。日版《解忧》保留了原著中的“鱼店音乐人追梦”“舞女逆袭人生”“小三拯救孩子”“100分小子”等这几个故事,舍弃了“奥运会种子选手为患癌症的男友徘徊”“热爱披头士的男孩遭遇家庭危机”这两个故事,而中国版则保留了原著的“鱼店音乐人追梦”“舞女逆袭人生”“爱披头士的男孩”这几个故事,舍弃了“奥运会种子选手”“小三拯救孩子”等这几个故事。综合看来,两个版本都舍弃了“奥运会种子选手”这个故事,而都选择了更符合本国国情的改编,日本保留“小三”这个故事大概是因为日本离婚率比较高,“小三”这种话题更容易吸引人,而中国保留“爱披头士的男孩”(剧中改成了“爱MJ的男孩”),原因除了缅怀MJ,与国内逐梦演艺圈这种风潮也不无关系。也可以说,两个版本的《解忧》拼凑在一起,便是东野的原著《解忧》了。即下面的这个公式。日版《解忧》 中版《解忧》 奥运种子选手故事=东野圭吾原著《解忧》如果没有读过原著的小伙伴,直接把两部《解忧》看了,也就应该和看原著差不多了。基调篇日版《解忧》的主题基调是偏重悲情的,主要讨论了人在迷茫困顿时的抉择问题,不刻意不煽情,用冷静甚至残酷的镜头给出了“你最想要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心中”的这样的结论。中国版《解忧》的基调是文艺抒情的,虽然也有迷茫时的抉择这种讨论,但着重讨论了几个文艺青年追梦的故事,比较煽情,却不怎么动人。由这个主题基调的差异,就隐约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以及两国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时的考量。日本文化里有悲情隐忍的一面,不刻意不张扬不动声色都是他们文化里的价值取向。反映在日版《解忧》里,就是那些故事人物都有悲情的一面,而且导演也很看重这一点,把他们努力试图改变悲剧人生的挣扎表现的丝丝入扣。比如恋上已婚男的那个“准妈妈”,她犹豫该不该把孩子生下来,其实现实明摆着,当“小三”难有幸福,就算孩子生下来也很难让孩子幸福。这位单身妈妈其实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但还是咨询了浪矢杂货店,浪矢老板也很头疼这个问题,只是提了个建议——如果要生就一定要想清楚,生出来就要做好让孩子幸福的心理准备。最后这位妈妈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虽然她最后还是没有从男方那里得到任何名分,白天要打工又要养孩子,她内心的挣扎电影并未直接表明,台词也很少,但是她疲惫又坚定的面容,以及充满母爱的关切,都表明了她的艰辛不易。当不幸出了意外,遭遇车祸即将告别世界时,她却及时把孩子推出窗外,而这也算是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吧。相比之下,国产版里的那些高调追梦的文青们(小城音乐人,太空舞少年,梦想女生等),还像是未经世事的少年,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地大喊着“我有一个梦想”,不克制也不懂得含蓄,看得人尴尬癌都快犯了,当然也就和日式的“悲情之美”十万八千里了。主角们被自己的梦想感动得眼泪稀里哗啦,一大锅鸡汤端了上来,像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年夜饭,可是我们却隐约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铜臭味。毕竟,《解忧》更像是一壶需要细品的清茶,而不是PK“中国好声音”啊。音乐篇其实两版《解忧》的音乐还都可圈可点,堪称质量上乘,个人也比较喜欢。日版《解忧》主题曲《Reborn》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歌,由日本知名音乐人山下达郎创作,首次出现在“鱼店音乐人”克郎追梦的那个段落,此后作为贯穿全影片的主题音乐,堪称日版《解忧》的灵魂音乐。山下达郎曾表示,这首音乐与自己以往风格迥异,花费了大概一个半月时间完成,歌词提及生死观的问题,“人是从哪里来哪里去”等哲学问题也有所触及。而这恰恰便是日版《解忧》里想要阐释的重点主题。在影片里,这首《Reborn》一共由三个人演绎,一个是饰演“鱼店音乐人”克郎的林遣都(KentoHayashi),一个是饰演孤儿院女歌星小芹的门胁麦(MugiKadowaki),因为她的弟弟被克郎拯救,她一直感恩于心,所以演绎了这首克郎的《Reborn》。还有就是山下达郎在片尾演绎的《Reborn》。其实《Reborn》是东野在原著里就提及的歌名,电影版也直接拿来用。“reborn”意为“重生”,在《解忧》的这个故事框架里有很深寓意,故事里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生活中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幸,他们的人生如同一潭渴望新生的死水,等待打开生命的出口,翻涌着直奔大海而去。比如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克郎,他面临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样的抉择困境,一再被打击,也被人质疑没有才能,他也对自己的创作才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陷入痛苦。而他在咨询了浪矢杂货店,并且得到父亲的支持后,打起精神继续前行,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坚持自己。他最终为了挽救孤儿而葬身火海,也预示着他音乐精神的复苏与重生。虽然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但他的伟大精神却被人们铭记,他的善意也被传承,在他的精神引导下,诞生了小芹这样的优秀女歌手。他其实并没有死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另一种概念下活了下来,被人们传唱着直到永远。所以,他最终获得了重生。而在《解忧》故事里,其他那些不幸的迷茫的人,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温暖,挫败了就鼓起勇气打起精神继续前行,从不想着放弃而是努力好好活着,都在演绎着周而复始的重生。而这种“重生”,已经不单纯指的是肉体的重生,而是一种精神的超越与新生。国产版《解忧》中的主题曲就叫《重生》,由歌星容祖儿演唱,韩少填词,曲调朗朗上口,也是颇为用心之作,对于国产版《解忧》的主题升华有很重要的作用。两版的这两首主题曲可以比对着听,对于理解电影主旨原著精髓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未必要面面俱到全部还原,只要把握好了原著的精髓和精神,便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改编了。而从这点来看,两版《解忧》都算是改编较为成功了。但若从艺术水准和电影品质来看,日版《解忧》明显要好得多了。而个人情感上,我也还是更倾向于岛国本土改编的这版日版《解忧》,毕竟两刷之下,我都很不争气地落泪了。而看国产版的时候,我努力告诉自己要感动,可是还是没有被感动到昂。两版看完后必然就有对比,有对比就有伤害,但这不是恶意的,而是本着提高学习的态度。对于电影文化的发展交流来说也未必是坏事,知己不足再取长补短,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还是那句话,愿国产电影像一张白纸那样,尽情地去书写自己的精彩吧!(首发个人公众号,波罗的海)附:《解忧杂货店》电影版的十个印象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26667/本文版权归作者瑞波恩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