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内克的道德情景实验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22:32:37人气:0
快乐结局

视频快乐结局状态:B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7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马修·卡索维茨芳汀·阿杜安更新时间:2022-09-28 19:38:13

洛朗(Laurent)家是一个富裕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80多岁的老人乔治·洛朗(GeorgeLaurent)逐渐陷入老年痴呆。他和两个已婚的儿女托马斯(Thomas)和安妮(Anne)一起,正不自在地分享他在加莱(Calais)富丽堂皇的庄园。离异而冷漠的安妮,不得不承受因儿子皮埃尔(Pierre)的失职而导致的灾难性工作场所事故的影响。与此同时,托马斯的前妻因一场神秘的中毒而被紧急送进医院,导致他13岁的郁郁寡…

在电影节当记者,如果只看片写影评的话,评价一部电影通常情况下有两个维度:第一维度自然是和同一单元竞赛的其它片子相比,毕竟最后大奖的归属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跟电影作者之前的作品相比(如果不是处女作的话),特别是之前屡获大奖的电影大师之作。而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受人瞩目的大师自然是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要知道他上两次带着作品来到戛纳,都在最后捧走了金棕榈大奖,如果今年再次夺魁,那他就创造了历史。但是评价《快乐结局》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哈内克的电影技法太过独一无二,无法用常理拿捏,只能按照这两个维度来,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初部评价这部电影。《快乐结局》的媒体首映场被安排在了整个戛纳电影节最黄金的时刻:第一周的周日晚上,而此时主竞赛单元也正式进入了后半程,今年已经在电影史上留名的大师几乎仅仅只有哈内克一位,其他的参赛选手要么是后起之秀,像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或者是中间力量,比如河濑直美,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在对电影可能性的探索上,哈内克已经比这些“年轻人”走得更远。哈内克电影技法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既不是他冷静近乎无情的镜头克制,也不是突然而来的血腥暴力,而是信息的藏与露。《快乐结局》有非常醒目,抓人眼球的主题:僵而不死的法国上层社会大家庭,移民问题,各式社交网络镜头的介入等,这些他都不曾有任何的藏匿,这也和他的前作类似。可以把哈内克的电影看成一场“道德情景实验”:确定需要研究的主题,选择需要的人物,设定需要的情景,推测可能的结果。不过哈内克所感兴趣的,并不是结果的正确性,而是在实验过程中的激发的思考,不仅仅在创作者脑中,更是在观看者身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哈内克藏匿信息的功力就凸显了出来:比如《快乐结局》中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建筑公司女主人的儿子,作为配角,他的人物情绪状态是非常外化的,其中一场让人非常不舒服的卡拉OK戏就说明了一切,不过他情绪的动机却藏得特别深,这不但表现了他与母亲之间交流的阻断,更体现了与整个家庭的隔绝。哈内克把动机的线索藏在了角色出现的每一个场景,有对话亦或没有对话,直到最后一个场景角色带着一群非洲移民出现在了公司庆祝午宴上,得到了完整。可惜的是,如果拿《快乐结局》和哈内克的前作比,却是他最泄气的一部分。哈内克是出了名的“控制狂”,每一个摄像机的摆设位置,每一个镜头的构图,每一句台词,在他写剧本的时候就是已经确定的了,都只是他“道德情景实验”的组成部分。《快乐结局》虽然依然保持着“手术”般冷冰冰的实验感,但是哈内克这次却没能给这种“实验感”一个现实思考的出口。多主题的相互碰撞消解了前作中常见的道德困境,在观看者身上造成的情绪凝聚力,而这种碰撞却也没能勾勒出一幅够广泛够普遍的浮世绘。哈内克说这样的家庭可能出现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不一定非要是在法国北部加莱地区,但是事实是,作为法国通往英国的陆路枢纽,这里恰恰是法国难民问题的中心。哈内克在记者会上拒绝回答记者任何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他认为”让电影人解释自己的电影是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就像让“演员解释所饰演的人物”一样,一切答案都在演员的表演中(当然是指合格的表演),都在导演在电影里放出的信息里。哈内克放出了如此简洁的信息,却要比尝试处理相同主题的诸多其他电影更加有效,所以说,即便《快乐结局》不如其前作,却依然是部大师之作。撰文/牛腩羊耳朵编辑/余小岛更多戛纳相关内容,点击进入gt;gt;本文版权归作者巴塞电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