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我只想再看一遍《美国往事》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9:44:29人气:0
记得少年那首歌1969

视频记得少年那首歌1969状态年代:2016

主演叶京刘芮麟柳明明王小橙更新时间:2016-01-22 16:47:30

时间进入了2010年,已是天命之年并成为著名导演的薛北京为筹拍一部关于那个特别年代的与青春有关的电影,独自在小放映室里查看资料。银幕上响起了熟悉的旋律,那歌声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薛北京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当年的那些儿时玩伴及初恋的少女,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扑面而来,就像电影胶片划过我们的视线......1969年,干部子弟薛北京随父母从首都北京下放到的那个偏远的四川宜宾,开始…

首先要说,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主题,跟《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像,这也就是这部电影前半部分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关于,青春,叶京拍得还不错。而总体来讲,能看出来导演是想走《美国往事》的路子。但是,差在了哪里?我自己也很喜欢《美国往事》这部电影。说来惭愧,第一次看《美国往事》的时候,把我一下子吸引住的,是警察探子在中国剧院拿枪挑开女人的外衣,在她的胸脯上来回打转的一幕。A片不是没看过,比这个更色情的镜头也见多了。让我觉得刺激的是,这个镜头里面一瞬间让人屏息的暴力和色情,以一种残忍的方式爆发出来,但是又拍得很克制,让观众看得大气也不敢出。说实话,看完了那一幕,我想起了日本SM电影《箱中女》里面,性虐癖的男人拿刀子缓缓伸向被捆绑着的女高中生的眼球。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哗啦,女高中生尿了一地。那一刻,相信哪怕没有性虐癖的人也能体会到那种快感吧。院线电影作为一种视觉的,面向大众的媒介,在我看来应该是要考虑到观众能否跟导演要表达的东西产生共鸣的,而不应是一味的自high。当然,我能理解导演,他是一个文学性比较强的导演,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想用这部电影传达,发泄自己心里的感觉。无可厚非。但是,他的失败之处,就是把一部电影拍成了一部像是写在纸上,写给自己看的回忆录。这个既体现在语言上——比如说片中多次出现的念白,是一般电影里很少见的量。在拍薛北宁和他女朋友的恋情的时候,导演用了一本在60年代知青里面很流行的手抄本,《曼娜的故事》,是一个女青年类似于春梦一样的日记体作品,讲述了她与她表哥一段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之所以那么流行,是因为它打破了当时的禁忌,直接触及到了男女之间的性爱描写。但是,导演的做法是用旁白的方式把这个故事给读出来,读了差不多6,7分钟,配上男女主角调情的画面。非常闷。还体现在了他非常多的细节描写。比如说他在晚上凝视着高小妹的睡容,伸手去摸她的麻花辫——这一刻,我感觉我已经能够直接在脑子里反应出导演的剧本。这一刻的表现是如此的文学化,或者说它很适合被写成文字,让人有联想的空间,但拍成电影,只是拖慢了节奏,让观众尴尬地站在一旁,毫无参与感。但这种自我中心,又文学化的表现方式在下半部的时候达到了顶峰,也让我和一同观影的人都开始如坐针毡。我们意识到了这是一个50多岁的导演拍给自己看得东西,跟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叶京导演本人也不能称得上是个好演员,他的脸虽然有时间雕刻的沧桑感,但是始终紧锁的眉头,面无表情,让人无法看到这个人的内心。所以,当他像一个得胜者一样,以著名导演的身挥刀曾经被他抛弃了的宜宾,见到那些已经被他选择性遗忘了的老朋友们。我看不出他信中究竟做何感想?悔恨?同情?感慨世事无常?一张忧愁的脸,不代表就能传达出复杂的性感。看得时候,身边的朋友直接说——导演这是在不停地给自己加戏吧。的确,一个接着一个的特写镜头,都让人感觉到导演的自我,自恋。(还有好多东西没说到,有空再来修改)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A1ODQzNA==mid=408749684idx=1sn=2d37ba7781fd9f65e81c09b092fd39a6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