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戏很长,高潮很短 请别再说220分版本如何如何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15:54:36人气:1
白鹿原

视频白鹿原状态:正片年代:2012

主演张丰毅张雨绮段奕宏吴刚更新时间:2023-12-28 12:54:11

传说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同根家族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张丰毅饰)之子白孝文(成泰燊饰)、乡约鹿子霖(吴刚饰)之子鹿兆鹏(郭涛饰)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段奕宏饰)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黑娃与渭北郭举人家的小女人田小娥(张雨绮饰)私通败露,田小娥亦被族长拒于祠堂之外,两人遂迁至慢坡窑洞内度日。加入共产党的…

《白鹿原》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小说,初二读,高二读,前几天还为看电影做足前戏,又翻出来细读了一遍,依然内心崎岖荡气回肠。大概一个月前开始,就不停对蓝盆友念叨,这部片子谁说好,故事怎么跌宕,你一定不会再在电影院睡着了。太多人关注这部电影,片方也摆出一副自信满满值得关注的样子,我被这前戏忽悠住了。结果……赶着首映第一天早早去买了票,忍受着左边三个上海阿姨从开始到结束的聊天,忍受着右边姑娘和她爸大声念每个字幕,以及影院里那个哭泣尖叫的小孩,我忍着惊讶和倦意看完电影。散场回去路上,半个多小时里,心情极差,吐槽诅咒无数次。事实上,在看了三十分钟之后,我心里就开始默念:“卧槽,莫非这又是烂片”了。当年陈忠实先生小说创作完毕后,就备受争议,读了好多遍,我自然知道其题材和人物确实存在敏感,加上昨晚我专门认真读了豆瓣时光网上的影评,自以为心理预期已经在一个很正常的点上了。同时作为无脑九零后,无数次拷问内心,自认为对国产电影要求,真的不高啊……剧情音乐画面演员台词思想,只要有一半以上打动我,我就挺喜欢这电影。像是新少林寺观音山全城热恋都把我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啊曾经。可是白鹿原,刨去对它设定的期待,依然不能称为一部好电影。剧情:对如此庞大的小说而言,从未有人奢求剧本能把所有人物、内容和线索都包含进去。电影开始,三个小孩儿看白兴儿给牲口交配,在书里都翻了好多页了,后面的历史事件翻篇儿翻的真是比翻书还快,到最后抗日战争的部分,就一个轰炸了解,而共产党拿下天下的部分,完全就没了。(阴谋!)姑且认为片子是想把白鹿原复杂线索中的黑娃和田小蛾作为主线,可是就连这条主线也没交代好。田小蛾给予黑娃性启蒙,俩人生爱,私定终身,面对重重阻力,穷困潦倒却甜蜜相爱,是非常美的故事。黑娃由田小蛾开始的反抗,也越来越精彩。然而片中,黑娃风搅雪后逃离,猛然就做了土匪,猛然回来欲复仇,猛然就啥都没了——事实上,影院里许多人在看到黑娃再出现时,完全不知道他是土匪,连呼什么情况。这点也是电影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似乎导演认为所有观众都对故事有一定了解,或者太自信,以为对人物的刻画足够,观众完全能够明白剧情的走向。其实不然,太多一笔带过,太多突然出现或者,让人稀里糊涂。人物:实在没有什么好说,因为……人物形象集体扁平 失真。白嘉轩鹿三鹿子霖白孝文、黑娃……电影对这些男性的复杂形象粗暴的进行解读、简化,角色分配(如果有的话)又很奇谲,致使看完电影之后,心中人物形象的认知与原著差别太大。永远不能要求电影复原原著,至少应该忠于原著对人物的设定。可惜,电影白鹿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由于剧本时间巴拉巴拉等等原因,非常失败。我们是善解人意的影迷,允许对人物的再造。但是,在砍掉白灵朱先生冷先生这样的重要人物之后,在砍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物之后,还没把剧中人物塑造起来,这就太说不过去了点儿。再加上奇特的剧本和剪辑,导致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恐怕会深深疑惑于人物的动机和脑子到底都出了什么问题。比如鹿三,印象最深的就是画面外传来的哇哇大叫,让我戳死那个败家子……在一片祥和的演员里,十足是个疯子。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为啥——导演把人物塑造的心血全尼玛给田小蛾了,人物主次严重颠倒,整一个就是《白鹿原之田小蛾女神传》。从田小蛾出现到死去,她和她的窑洞,就是铁骨铮铮的主角。说实话,田小蛾是唯一一个(试图)完整交代了来历成长内心命运和结局的人。谁叫导演把田小蛾当老婆拍呢……欲望情色:初中时读白鹿原,是老爸给我买的,刚读的时候,咳咳……总之,这本书和贾平凹先生的废都一样,恐怕被很多人当黄色小说来读。大场面,大气质,像黄土地一样真实淳朴的欲望。很多人对电影的期待,正源于此。片子里的台词,生殖器乱飞,简单粗暴过瘾,谈性并不色变,原汁原味,是片子很有特色的地方。围绕着田小蛾和她的男人们的情色镜头,从留下的残片可以想象的出,原本拍的应该不错。不用看到露点镜头,依然能感受到,田小蛾勾搭黑娃那段,确实很赞,麦秸堆上的那一幕,野性十足。而鹿子霖和白孝文就有点儿凄惨,无画面就算了,关键是没有情欲感,可能是为了凸显他们的苟且…从一开始就知道,重点当然是被剪掉,完全接受 理解。但是真的要这样生硬的剪掉以表达对审核的抗议嘛?画面还猛烈错个位在剪辑界是什么水平…我发誓,若不是知道田小蛾在鹿子霖头上撒尿,我真是不明白鹿子霖那晚是什么状况,他们怎么了,为何断了。但是一部片子,如果不定位为情色片色情片,请再也别用限制镜头做噱头了。画面衔接:电影票友不知如何给出专业划分,只能这样笼统的说。画面质感很不错,大片麦田,土蒙蒙的压抑的人们,都是这样题材的电影应有的样子。但是,电影画面镜头的切换实在是太突兀,上下剧情往往又毫无衔接,让观众的思维一直处于跳跃状态。影片反复使用的麦田 村头牌坊的镜头,可能是想谋“不变见证巨变”之意,可是,镜头从剧情切到牌坊,再切到下一个毫无关联的剧情,一次尚且艺术,二次三次之后就是疲惫。用够牌坊和麦田的切换,干脆就直接黑屏切换镜头,实在刻板的让人捉急。表演:片子大部分专业演员的演技完全被束缚在角色里,或者说,被束缚在剧本里了,演的并不出挑,正常的好或不太好。张丰毅挺符合我对白嘉轩的想象,不喜欢演员对鹿三和鹿子霖的展现,鹿三表演过了点儿,而鹿子霖又显得太奸猾。段奕宏演的很好,眼神和吃面(凉皮?)都性感极了,萌傻狠色都有。田小蛾的戏份又多又丰富又出位,不错的女星都不会演不好,张雨绮演的还不错。个人比较失望的一点是,张雨绮没能很好的处理田小蛾内心欲望、内疚、爱和依赖在不同男人身上的比重。当然,可能只有小说党比较喜欢琢磨田小蛾的内心戏……此外,自从瞟到某个走神的群众演员后,我就不停关注群众演员,并后悔不已。这部戏里的背景村民大多木讷,但并不是木头吧,或许电影里群众演员不能抢戏,但脸上声音里全是快收工我要吃盒饭的感觉,着实影响效果啊。秦腔皮影:举人家里那段秦腔的电影里不小的亮点,其他有点儿累赘,有种刻意展示民族特色的感觉。尤其是白孝文和田小蛾在城里玩闹,皮影太多余和生硬。那会儿我心里就念叨,省一点儿时间讲讲故事好么亲…一直很好奇,导演们一定要把中国元素这样拼命的展示吗?电影到抗日战争那部分戛然而止,留下整个影院里发出啊的一声,莫非是要拍续集……?据说220分钟长度里有白孝文跟共产党队伍杀回来枪毙了黑娃。只想说,剪掉的半个多小时里,又有大段激情戏,又有白孝文先国民党后共产党再杀回来,如何做到这么紧凑的==从未想到,期待了这么久的电影竟然如此乏味。电影白鹿原刷新了我对国产电影期待值和实际观影感受差值的新下限。都说是,看原版就不是这样,我不太信,我不信那被剪掉的时间能弥补大家的情色观赏,又能交代故事丰满人物。这次烂编剧烂剪辑烂节奏真的真的真的依然跟电影审查无关。不管作为书迷和影迷都深深被伤害了…————————【PS】就自己写着玩儿的影评,没想到这么多人看,想了想,PS一下:1、对小说党而言,这部剧的剧情是个灾难,但能看懂一笔带过的情节;电影离还原小说气质很远;2、对没读过小说的观众而言,剧情剪辑太混乱,不少地方看不懂,看之前看到一句话说,电影白鹿原是给那些听过小说白鹿原但是没看过的人看的,现在可以认定这句话是错的了;3、对对该片抱有期待的观众而言,不管是期待情色还是所谓“活着之后又一部农民史诗电影”,可能都要落空了4、有的朋友说未删减版怎样怎样,我们不该对这样一部片子横加指责。我想和我一样觉得片子不好的观众,并未不尊重导演编剧演员,而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一部……烂片。我们真的非常羡慕看过原版的人,但是要求在影院看院线版本的观众脑补镜头脑补剧情脑补人物形象吗?或者是要求观众观赏电影之前,要弄清楚这电影删掉了什么镜头?中国电影是有审核,无奈,都无奈,相信电影人比我们更无奈。但是审核和删减难道是广电总局动手剪片吗?去掉敏感部分连故事都说不清楚吗?5、因为相信大陆观众能看到的这个版本应当是片方依然在意、重视的成品版本之一,所以个人并不相信不被删减,这个片子能特别好6、给大部分观众最直接感受的编剧剪辑节奏,真的真的真的和电影审核无关。————短小精悍的分界线————————心中中文小说Top5 性启蒙教材被夫妻档拍成如此糟粕德行还吹牛说是划时代农民史诗电影还怪审核删减,我定是要用生命去黑它的。微博上看到挺多关于220min版本的讨论,还看到一些剧照:http://photo.weibo.com/1228453727/wbphotos/large/photo_id/3491702159372174?refer=weibofeed无非是看过该版本的极少数名流们的称赞以及看不到的观众们的羡慕再以及对审查的咒骂。220版是内部和“在王全安工作室”里看到的,柏林电影节上都没上映,真别拿这个说事儿了。最初的五小时,这个四小时,都不能算是电影成品,给观众看到的才算是真的。成品粗糙滥制,要拿“你看我本来是拍了很多的”说事儿,让观众意淫或理解,有意思吗?这感觉就好像,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说,你别喊饿啊,我刚吃过饭,很好吃哦。补充一个采访《以电影人的现状,还是不要碰《白鹿原》吧》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2/9/19/864599.shtml来自著名编剧芦苇(活着和霸王别姬的编剧),他恰恰也是电影白鹿原的第一任编剧。王全安的白鹿原,最初对外编剧也写着芦苇的名字。采访里有一些小细节还挺有趣的。哦,他也看了220版本。“我觉得《白鹿原》是正剧、悲剧、情节剧的类型,但按王全安的老路子,以纪实片的风格、镜头语言来拍,必然超长,剪不进去。因为纪实类电影长镜头多、跟拍多,但《白鹿原》是不是这个类型,不能以这个方法来做,所以我感觉这个电影的镜头语言游离不清。这倒不是内容容量上的,《霸王别姬》的内容,时间跨度一样半个世纪,为什么《霸王别姬》能剪进去,但《白鹿原》两个半小时肯定剪不够。但三个半小时的长度肯定不行,影响排片和票房。这是他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关于影片类型不清是老问题,中国很多电影很多都是这个问题。”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