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女同性恋电影背后的故事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21:02:38人气:0
今年夏天

视频今年夏天状态年代:2001

主演潘怡石头张继莲张浅潜更新时间:2012-09-07 03:21:40

来自四川的少女刘小群(潘怡饰)是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她独自居住在一间地下室内,平时只与动物做伴,过着平静孤单的生活。远在老家的母亲很是为女儿的婚事发愁,在母亲的督促下,小群一次次和陌生的男人们约会,如同例行公事一般。 某天逛街时,小群认识了做服装生意的小玲(石头饰),二人一见如故,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最终小玲离开同居的男友,搬到了小群的住在了一起。小群母…

李玉在拍完《今年夏天》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不足三十岁的她瘦瘦小小,面对记者的镜头,她有些紧张和局促。很难想象,这样的导演是一个先锋导演,她给人更多的感觉是脆弱和敏感。正是这样一个导演,屡次碰触禁忌。很难具体地描述《今年夏天》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整部电影的叙事比较凌乱,李玉似乎刻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呈现真实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玉不像是《今年夏天》的导演,她更像是生活的旁观者,看着她们,然后记录下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制作粗糙的电影依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2001年,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影展上获得了艾尔维拉.娜塔莉奖。在2002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这部电影又获得了“青年论坛”类别的“亚洲最佳电影奖”。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在国内属于地下电影,这个拍摄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的。虽然电影被冠以“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的电影”,可《今年夏天》讲述的并不是同性恋的电影。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李玉并没有以其他的类似电影作为参考,她只是想拍摄这样一部电影,让人们知道这一类人的生存状态。关于这部电影,李玉曾经做过说明,她说,她并不是想将同性恋的生活展现在人们面前,她只是想拍一部关于女人之间关系的电影,只是这些故事恰好发生在女同性恋的身上。(导演李玉年轻时)无疾而终的爱情。从四川来的姑娘刘小群是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她独自居住在地下室内。平时,她和动物为伴,或者平静安稳的生活。远在家乡的母亲总是担心女儿的婚事,她总是督促女儿去约会,相亲。刘小群一次次和陌生男人见面、约会,却一直没有遇见那个想嫁的人。某天逛街时,刘小群认识了做服装生意的小玲,两个人一见如故,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情感。此时,小玲有一个同居多年的男友,认识了刘小群后,小玲离开了同居男友和刘小群住在了一起。刘小群母亲突然来到了北京,她的到来扰乱了刘小群的生活。小群之间的女友君君突然又出现了,此时,刘小群的生活陷入了混乱。李玉在拍摄这部电影时,仅仅是记录下了刘小群的生活。在她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见这群边缘人的生活状态。她们如何艰难的相爱,如何艰难的保持生活的平衡,如何对家人说善意的谎言。电影并没有可以交代刘小群和小玲的感情是如何开始的,也没有提到这段感情的结局,因为在传统道德下,这段感情注定是无疾而终的。李玉不想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评论这种感情,她只是记录。这种客观和理性让这部电影与众不同。李玉想拍摄的并不是女同性恋之间的情感,她只是在记录,有这么一群人,过着这样一种生活。饲养大象的女人。刘小群是一个动物饲养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饲养大象,因为长期和动物在一起,所以她的目光里总有一些温柔和坚韧。故事以她为核心,从她身边的两个女人开始讲述。一个是现在的恋人,一个是过去的恋人。她并不美丽,电影中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她偏执地抹掉自己的口红。她似乎认定自己不属于女性的世界。李玉记录下了这一幕,带着现实的残酷和粗糙。为什么李玉要记录一个饲养大象的女性呢?大概是因为大象是有属于神界的动物,看见其他弱小的动物被欺凌时,它也会难过和悲伤。其实,这是李玉想要表达的内容。她知道女同性恋不被这个世界接受,所以,她想要强调,善恶和性取向无关。饲养大象的刘小群是一个孤独的姑娘,这种孤独,北漂最清楚。我们不知道她之前遭遇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她渴望同性之间的温暖。因为不知道,所以我们不用恶意揣摩,只需要看和了解。电影的刘小群说,她喜欢自己的哥哥,因为他像打男人一样打她。哥哥娶什么样的女人,她就娶什么样的女人。可她哥哥在找到真爱之后死掉了。所以,她成了饲养大象的女人。“我就是天生对女人的话题感兴趣。”李玉说,这部电影并不是描述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她只是天生对女性话题比较感兴趣,让她着迷的是影像本身。《今年夏天》之所以被打出“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的称号大概是发行者基于市场的考虑。李玉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县城,念到中学的时候,母亲就开始让李玉在电视台客串主持人。大学毕业之后,母亲希望李玉成为电视台主持人,李玉照做了,她成为山东一家电视台的当家主持。主持人的生涯给李玉带来了风光的生活和体面的收入,但是,李玉却觉得自己像一个木偶,被别人摆布。她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种矛盾和压抑中,李玉辞职了。辞职之后的李玉来到北京,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中学时期的李玉总是带着照相机拍摄女性的生活,母亲却总是想把李玉塑造成她心目中理想的样子。所以,她一边偷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边做着母亲喜欢的女儿。自我意识觉醒之后,李玉决定做自己。在北京,李玉在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做纪录片,她对女性命运以及生活的关注在她的纪录片里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但是,这些敏感的题材却无法播出。在拍摄这些影片的时候,李玉接触到了女同性恋群体,她开始关注这类少数群体,并试图将她们的生活表现出来。对李玉来说,这就像是自己的使命,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影像是最好的记录。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李玉有一种感觉,她觉得纪录片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方式,因为做出一部好的纪录片很有可能会侵犯到别人的隐私。于是,她决定用影像来讲故事,用故事的方式来完成自己对女性关系的思考。《今年夏天》的故事情节几乎都来源于李玉认识的女同性恋者,电影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恰好就是一对恋人。遗憾的是,电影拍摄完成之后,两个人分道扬镳了。这部电影对她们而言,是最后的纪念。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李玉对女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女性和女性之间是可以彻底沟通的,但女性和男性之间不可以。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李玉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和思考,她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部电影的命运。影像是最好的记录,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记录下来,总有意义。女性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始终是李玉关注的焦点,也是她电影的核心。在她之后的很多电影中,她都会选择被主流社会忽视的女性作为主角。她在电影里塑造的大多是卑微、弱势、迷茫的女性。她们出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被生活伤害着,却无法说出自己的无奈和委屈。在李玉的电影中,男性是缺席的,甚至是错位的。观众在李玉的电影里看见的不是女性的欲望的世界,而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她提醒我们,男性并不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女性才最了解女性。在《今年夏天》里,我们几乎看不见一个完整的父亲形象,而这些父亲形象却又一直存在着。比如某位女儿和父亲之间讳莫如深的秘密,某位父亲因为有外遇被发现而跪在母亲面前求情,某位父亲和母亲离婚。所以,她们选择和女性相爱仅仅是为了治愈童年。倪震说,女性导演更自觉地从性别意义上重新把女性挽救出来,从形象的独立性到电影语言的特殊性上表达女性独立的感觉,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李玉在电影中塑造的这些女性形象都有相似的命运,她们几乎都是弱势群体,被伤害之后,选择通过同性获得温暖。但我相信,不管她们如何选择,这都是一种成长,她们在困境中生存,然后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出路,经历过迷茫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本文版权归作者渡鸦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