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2》大结局了,它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23:33:51人气:0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

视频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状态:第50集年代:2017

主演黄晓明刘昊然佟丽娅张慧雯更新时间:2023-12-28 13:00:55

大梁朝局安稳,但边境战火不断,守护大梁北境的长林军屡获军功,因梁帝(刘钧饰)心慈体弱而太子年幼,荀皇后(梅婷饰)与其胞兄荀白水(毕彦君饰)恐长林王府功高盖主,被伪潜入宫廷来大梁的夜秦人濮阳缨(郭京飞饰)利用,陷害长林王萧庭生(孙淳饰)父子三人,不仅在一次北境交战中断掉前线补给,致长林世子萧平章(黄晓明饰)身受重伤,更在京城制造大规模疫情。追查过程时,平章与其…

之前拍《海上牧云记》时,导演曹盾曾经说过:九州,就是真实存在的。我心里它从来都是在的,就要把它当成真实的历史来拍!这段话说得非常对,套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上更是尤为适用。正午阳光拍剧的质量真的只能用仨个词形容:可敬、可畏、可叹。哪怕《琅琊榜》第一部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不世出的经典,但是第二部并不逊色,在立意与人设上甚至能进一步拔高升华,这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跟随着萧平旌刘昊然饰演)亲历了瘟疫别离,父兄之殇,主少国疑,北境大捷,心灰意冷,眼睁睁看着金陵城中又一个飞扬的少年看透世事苍凉。功夫在诗外,《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在史诗的茧子底下,仍旧能蜕变出一个青春成长的故事,这是在任何一个史诗中都会被描述却又忽略的片段,英雄的原点与成长。结局曲终人不散而就在今天,这个故事终于走到了结尾,萧平旌也中终于可以携着爱侣林奚张慧雯饰演)遁入江湖烟云。在结局中,曾经错放濮阳缨,错失揭发萧元启吴昊宸饰演)先机,叔父被杀又不在身边,被网友戏称为“错过之神”的荀飞盏张博饰演)终于没有错过最重要的逆转机会,与萧平旌二人救出萧元时,自己拼死抵抗拖延时间。结果帅不过三秒,被萧元启苦练多年的金乌水月一刀刺中。但也正是这次一刀的招式,让之前被萧元启蒙在鼓里的羽林军大将狄明(陈牧扬饰演)领悟了真相,无比懊悔自己做了叛贼,放走了荀飞盏。最终叛军仓皇溃败,萧平旌带着皇上萧元时攻入内殿,终于鸡冻人心的最终决战开始,平旌vs元启。恰似一枚铜钱的正反两面,两个人都有过最纯良真挚的少年时代,晒着太阳,酒肆畅饮,肝胆相照。只不过一个任凭苦难倾盆而注,心境却愈发澄澈,奔赴他宿命的征程;另一个心里的坎没能迈过,仇恨接踵而至,被人利用,步入极恶的渊薮。萧平旌对萧元启说,他一败涂地的根本是心无家国。最终,萧元启战败被刺死,这一刻你是否能想起,眼前的罪人与剧情最初那个为沉船案人命官司仗义执言的小侯爷是同一个人。虽然陛下再三挽留,但萧平旌还是决定离开朝堂。离开金陵城,萧平旌看见林奚站在半坡凉亭之上等他,萧平旌欢喜地将她抱起,两人纵马前行。结局异常圆满,却为这个篇章划下了浓墨重彩,无比上扬的一笔,纵观整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压抑的情节太多,失去父兄,好友叛国,经过这些事以后携子泛舟归隐江湖。这可能不是最完美的结局,但一定是最温柔的结局。人物的殊途与同归两部《琅琊榜》叠加在一起,能够说的,有太多。上一代的豪杰们黯淡了刀光剑影,新一辈后生正经历着腥风血雨。故事以萧庭生的长林府开场,给足了故事以纵深性,那些有关《琅琊榜》第一部的回忆杀,也可以赚足观众的泪水,这招的确太狠了。梅长苏(胡歌饰演)的不记名弟子之一,萧平章的生父路原同样因为野心膨胀而走向覆亡,然而萧平章逐渐长成了国之栋梁。谈到出使邻国化解干戈的前辈,出现在荧幕上的是言候爷的国士风采。一代名将萧庭生殁了,老阁主蔺晨感伤:这一代一代的人啊竟连他也去了。恩,当年在飞流庇护之下的那个小男孩,萧氏庭生,长大了,也终于回家了而他的儿子萧平旌,恍然间已经有了萧庭生恩师梅长苏的风采。这些彩蛋的存在意义却又不止是彩蛋,它们不仅推动了第二部的剧情发展,同时又反过来丰满了第一部第二部的人物形象,实在是太好了。这个系列的人物如果用文学角度来分析,存在不少“互文”,各自印证,却又互相补充,宛若清明上河图般全面展现世间万象。譬如拿反派举例,第一部的夏江、谢玉是权力欲望的困兽,他们在世时声势浩大,死后便如尘埃一般令人唾弃遗忘。也有秦般若(王鸥饰演)这样为家国献身的殉道者,棋子落完,招数用尽,便自顾自毁灭,走向火海。第二部的濮阳缨(郭京飞饰演)则是另一个极端,如同蝙蝠侠中的小丑,在国破家亡的悲哀之下,以复仇为名,人性为饵,对世界进行试验性地毁灭。介于他们中间的则是萧元启这样的反派,出生便是荆棘丛生,孤独地成长,从纯良少年慢慢学会利用人性,玩弄权术。还有荀白水这样处在灰色地带的人物。实在是不能更丰富。在人生选择的探讨上,主线是萧平旌与萧元启各自不同的命运,草蛇灰线也用了许多其他的人物来印证。剧情中后期才姗姗来迟的岳银川(金泽灏饰演)将军足智多谋,面对萧元启控制的京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赌上身家也要勤王救主。而他的反面则是同样具有军事才干的狄明(陈牧扬饰演),可惜明珠暗投,被仇恨驱使,加入了谋逆的阵营。最后两人的结局也是天差地别。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不了他的命运乾纲,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很多网友也指出……当狄明与萧元启坐在一起谋逆时,感觉怪怪的……这尼玛俩人不是《欢乐颂》里小蚯蚓的两任前男友嘛!连襟做得挺开心呀我去!咳咳,扯回正题。这种互文与延续,同样体现在女主角身上。霓凰(刘涛饰演)与林奚(张慧雯饰演)。相比于许多标榜女权的电视剧,男主一离开女主便哭爹喊娘,两部《琅琊榜》的女主角才是真平权啊。霓凰这个角色的魅力无需多言,对苏哥哥的倾慕与关心一点不少,然而人格独立,从来不依附外人存在。林奚也同样如此,独立在她这里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内心声音的召唤。面对外界的误解与内心的不舍,她选择以苍生为念,尝遍百草,这点上与萧平旌殊途同归。剧中的其他感情线有的浓烈有的清淡,气质各自不同,宫羽的暗恋、蒙浅雪的同心、荀安如的错爱,爱情的劣迹与伟大在两部剧中交汇地淋漓尽致。与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的底色基调更为沉重,看梅长苏时我们是上帝视角,知道这个哈姆雷特般的复仇故事终会成功,每一步都在江左盟的计划内;而《风起长林》则显得跌宕起伏,没有开挂的人生,只有接连的告别,梁帝萧歆临终前唤那两声“哥哥”:长林王在朝堂上支撑不住倒在平旌怀里:就连穆王爷,当年的穆青去世了,那个还有长姐维护的穆小王爷死活想要证明自己羽翼已成能独当一面,如今也没人会在王爷前加个“小”字了。这些都让人物鲜活丰满,观众难以割舍,增添了剧的底色悲凉。甚至第二部里每个人都带着宿命与面具而活,找不到第一部里如飞流、豫津、纪王这样通透却没有心结的人。哦,蔺晨还活着,只是也白发苍苍了。在这样的底色下,第二部的双男主自然也要奔赴自己的宿命征程,早慧的萧平章身上更多流淌着梅长苏的处世智慧与波澜不惊。如果萧平章活在现代,肯定是各大自媒体的最佳报道题材,标题我都想好了。论料事如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是最接近梅长苏的男人。看完这十句话,你能学会萧平章的驭妻智慧。而早期的平旌却更多有着飞流般的飞扬跳脱,后来的他决胜千里,也有了“那个人”的风采。只是梅长苏亲征,身边尚且有飞流宫羽蔺晨豫津景睿相随,萧平旌最后的身影反倒有些孤单了。那位少年曾经想成为一只林间鸟,然而命运却拐了个弯,让他成了北境最后的栋梁。当他鼓足勇气去面对世间险恶,承担肃清魑魅魍魉的责任时,却像一颗弃子般静静从棋盘上被抹除,甚至没留下一点踪迹。再后来他重返王城,只是这次他驱雷掣电倒提长缨,只为了去杀自己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因缘造化皆是玄机无从点破,回首前尘无问西东。事了之后他拂袖归去,大雪潇潇落下,一如很多年前那个心无牵挂,身赴战场了却残生的年轻人。系列的格局与情怀对比两部《琅琊榜》,精神内核没有变,大到中华五千年上下的历史的不断重复,小到古希腊戏剧的经典母题:人究竟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厄运?《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片尾曲叫《清平愿》,有两个版本,分别是黄绮珊以及“中国好声音”多亮,我更私心青睐后者苍凉辽阔的嗓音,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更为接轨。其中有一句歌词:良弓藏,亦无伤,叹天道何时不幽茫。这几句可以很好的道出《琅琊榜》系列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也就是权力如何制衡才能使之不泛滥?人心人情法理大局这些该如何兼顾?第一部的赤焰军一片赤诚,而因为梁帝猜忌毁于一旦。但难道梁帝与赤焰主帅林燮亲如一人,就能够规避这场劫祸了么?第二部给出了答案:只要朝堂之上还有利益集团,就一定会对其发难。长林王府忠君为国,肝胆相照,可谓赤焰军的翻版。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统领荀飞盏用了四个字悲愤地诘问首辅:长林之罪,罪在将来?首辅用一句话就反驳了回去,未雨绸缪总好过追悔莫及。毕竟,兵权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将与兵的密切关系。好似文官有恩科,武将与士兵同袍上阵,枪杆兄弟,在小人眼里,很难没点蝇营狗苟,在天子眼中更是大患。所以《水浒》中的梁山好汉被招安后的结局只能是被朝廷用去借力打力,最终一个个魂归蓼儿洼。对权力的控制提防甚至迫害,对个人而言,是噩梦;是天下而言,是大势。然而你能说荀白水梁帝的担忧是错的么?不好意思,《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最后几集似乎印证了这些人最坏的猜想是对的,长林几代人积攒起的军功与声名确实可以迅速集起大军。然而讽刺的是,这支用长林之名召集的大军却是用来勤王的,正因为对于长林府兵权的压制,导致奸佞得利,一个王朝差点危在旦夕。这一切的答案,确实无解。所以第一部中的高公公,与第二部里的老阁主,都只能感叹:风,从来都不曾停歇。海宴孔笙李雪这拨人在细节方面更是逆天,片头曲中多次出现“蝉”的镜头,细细寻思你就能知道为什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长林王府的境遇就如同秋蝉,清华自知,却最终罹难,个中甘苦说不出也说不得,说出来就成了牢骚。两部《琅琊榜》的主人公都曾经蝉落秋风,而最终破茧成蝶。然而仅仅是这样的话,《大明王朝1566》等剧早已写过相似的题材,《琅琊榜》还不足以被称为经典。总觉得,《琅琊榜》还在向观众传递一些东西,更大的东西。权谋和智谋之上,《琅琊榜》系列的格局相当宏大,无论是第一部的私炮坊爆炸,还是第二部的瘟疫盛行,都花了大量镜头展示百姓的疾苦。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安内之后,寿数将尽的梅长苏选择上战场攘外贼:甘州一役,阵前战士们悲烈阵亡,补给断了十余日,萧平章却勒令不许后退,因为身后便是祖国沃土,万千子民。萧平旌上了琅琊山后不问世事,在大婚之际萧元启作乱,他不顾誓言毅然下山勤王。在个体精神备受推崇的今天,集体主义似乎经常被人弃之敝履,变得越发老土与不值钱。而在曾经的曾经,的确有这样一批人,把家国百姓放在个人之前,为了正道公理死不旋踵,这是氤氲在中华民族性格里的精神魂魄。鞠躬尽瘁的诸葛武侯、遗恨风波的岳武穆、哀叹零丁的文丞相……他们没能善终,但他们从不曾后悔。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号——“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士”的精神呐,这是海宴孔笙李雪一众主创藏在剧情背后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再来看看这个镜头,你是否能知道,萧氏父子三人在祭拜什么,仅仅是苏哥哥,赤焰军那么简单么?世间英灵无数,我们记着梅长苏,梅长苏念着天下苍生,后世忠良走着前人的路,再被悠悠之口千载传颂,这大概就是风骨的传承吧生死大义,有时真的很简单。岳银川在金陵被萧元启控制,已成死局的情况下选择用生命勤王,正如当年梅长苏劝说言侯辅佐靖王时,两人都知道这是毫无胜算的赌博,然而……因为“士”,只做对的事,这是《琅琊榜》真正想说的。看到这,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一部架空历史剧能被人称道到这样的高度。要我说,《琅琊榜》系列真正的主角从来都不是萧平旌或者梅长苏,而是两部沉甸甸的剧集中每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桥段,是所有已经故去的王侯将相侠客豪杰,是士大夫精神的传承发扬;是琅琊山的一草一木,是午后被剥开的橘子皮;是故人托付的长弓宝甲,是十里相送儿女情长的凉亭;是俗世的魂梦归处,是心中的千军万。本文版权归作者娱乐八卦姐妹淘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