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大车的赞美诗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14:21:54人气:0
我们天上见

视频我们天上见状态:正片年代:2009

主演朱旭姚君朱一诺刘烨更新时间:2023-12-29 13:35:17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饰)和姥爷(朱旭饰)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

当那只涂着“机务段”三个字的老式搪瓷杯子出现在开篇镜头中,就注定了这部影片无法和火车脱离干系了。所以当参考消息里法新社报道中国欲引进法国的内燃机车从而进行一次“火车革命”时,作为一个铁路迷此时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直到长长的铁轨上那头钢铁怪物吐着黑烟呼啸而来,终于释然,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如果下面的文字组织上有些繁冗凌乱,我请大家务必要原谅一个菜鸟级铁路迷的忐忑不安。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豆瓣上也多的是,我就不为此添堵了。只是单纯的以一个铁路迷的心态,管中窥豹般重点关注本片里关于火车的点点滴滴,以及背后带给带给我的那种感动。或许,不管你是不是铁路迷,有些东西它总能不经意地打动我们。也许有必要了解下几个名词。大车:就是指火车司机。影片中出现这个词,来自于姥爷给小兰讲述自己做火车司机时,曾经被李宗仁形容为“唐大车开的火车,那可是稳稳当当,一杯水放在桌上都不会洒出来”(大致台词如此)。nd4:法国阿尔斯通生产的内燃机车,中国1973年进口。影片中没有正面出现nd4这个词,但之前提到的“火车革命”中的主角其实就是这辆机车。影片中提到法新社说,法国既匈牙利、罗马尼亚之后成为第三个向中国出口内燃机车的国家。这些均考证非常翔实,中国之前从匈牙利引进了的nd1,从罗马尼亚引进了nd2和nd3。其中nd2很长时间以来在沪宁、沪杭、京广南段等铁路上驰骋,担任着干线支线铁路的客货运牵引任务,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津浦铁路: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1912年全线通车。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现南京北站)。这条在民国以及建国初期担负着重要任务的铁路,就是著名的京沪线前身。影片中提到津浦铁路,也是来自于姥爷当年曾经是这条铁路上的大车。那个年代,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所有南下的列车,只能到南京江北的浦口。所以浦口火车站在民国时期曾经是个超级大站。而有意思的是,当年也有个“京沪线”,不过却是上海-南京。因为当时的“京”不是北京,这个不解释了。从上海北上南京的列车,从老北站发车,停下关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站。蚌埠站:蚌埠是安徽重要的工业城市。但在铁路领域,更是个重镇,京沪、淮南铁路交界点。如果您经常乘火车来往于上海-北京,您应该会清楚,几乎所有特快甚至动车,在蚌埠站均要停站。它们可以无视苏州南京等大城市,但绝对不会无视蚌埠的存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蚌埠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连接2个铁路局的类似“接力棒”一样的大站。它连接的是北边的济南铁路局和南边的上海铁路局(它自己隶属上局)。因此,它的地位相当重要。而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每每南下,乘火车经过蚌埠时,都要停上个至少10来分钟,这时济局的车头要卸下,换上的是上局的车头,然后开往南京和上海。电影中选择了蚌埠作为发生地,自然也不会忘却火车,这个见证这个城市光荣与历史的活化石。淮河铁路大桥:淮河大桥也是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建筑。同样是在建设津浦铁路的时候修建成功的。这座大桥是蚌埠市一种图腾式的存在。在影片中,小兰每逢心情低落时,便会坐到大桥旁边,一个人自言自语,看南来北去的火车开过。而那条著名的淮河,在广义上属于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而不是大多数人眼里以长江作为分界的。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热能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它主要由锅炉、蒸汽机、车架走行部和煤水车四大部分组成。1814年由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在国产东风系和引进nd系内燃机车担任干线运输主力之前,蒸汽机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承担着这个国家铁路的运输命脉。==================分界线=======================1.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在今天的铁路线上,高铁和动车轻松飘逸的身姿,印证着时代的更替是多么的迅疾和不可思议。而在这个年代下成长的孩子们,他们更习惯在高铁舒适的车厢环境中,一边上着3g网络,听着随身听或者玩着psp,惬意地享受着短暂的旅途。在电影中,姥爷的梦想就是能开一次内燃机车,那个在蒸汽火车年代,像神一样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如今,别说是蒸汽机车早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就连内燃机车,也依稀走到了生命的末路。高铁时代的电力机车,它们骄傲的不可一世的身影告诉着世人,我才是真正的主角。而昔日的王者蒸汽机车,他落寞的背影,甚至只能跑到铁路博物馆,才能一觅其真容。2.在那个曾经单纯美好的年代里,朱旭扮演的姥爷唐大车,正是我们记忆里很多慈祥、质朴而又善良的老人形象。姥爷开了一辈子蒸汽机车,在年迈之际,和蒸汽机车一样都面临着被时代所遗弃。而姥爷的精神气质,和蒸汽机车又是多么神似。我是一个内燃机车迷,但我一直对蒸汽机车心生敬意。在我眼里,蒸汽机车象征着一种力量,它有霸气,充满雄浑的男性激素与阳刚,就像我们的父辈一样。3.在小兰的童年时代,影片中没有出现铁路的身影。但在小兰的青少年时代,铁路和蒸汽机车开始隆重登场。贾樟柯有部电影叫《站台》,那长长延伸的铁轨,对于很多豆蔻年华的年轻人来说,都有着一种逃离、奔向远方、拥抱自由的寓意。最喜欢的一段镜头,就是小兰在煤车里被带走,姥爷把她找回来,不但没有责罚她,反而又一次坐在了熟悉的大车位置上,带着小兰乘火车旅行。这是一段让我看得飙泪的片断,仿佛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激情,和小兰开心的笑以及姥爷充满自信闲庭信步般驾驶火车都融为了一体。在那一刻,对小兰来说,是青春第一次肆无忌惮地张扬。对姥爷来说,是重新找回年轻时开火车的荣耀与辉煌。蒸汽火车呼啸而过,带着长长的22型绿皮车厢,绿油油的麦田像梦幻一样。4.火车司机,是一个高危的、压力巨大的职业。甚至有人说,这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职业。这不仅仅表现在要时刻了望前方线路,了解列车行走情况,操作检查各种仪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更表现在要面对在一个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在噪音、高温等不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且几乎大车都是要熬夜甚至通宵上班的,而且吃饭极其不规律,很容易引发胃病等职业病。就连上厕所,有时都得在车上就地解决。这些还都是次要的,背负着整车人身、财务等安全的无形责任,才是压力最大的压力。如果一旦出事,后果都不堪设想。5.很久以前,我在科幻世界里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老迈的飞船驾驶员,在得知他经历过无数荣耀的飞船明天必须退休的消息后,跑到酒馆里喝了一个黯然神伤。然后,毅然驾起自己最心爱的飞船,以最后一丝轻盈般的姿态,飞跃国界,飞向太空,直到燃料用尽的那一刻,陨落。很久以前,我在一部叫做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里。看到了1900,最后望着这个神秘莫测又充满着无尽诱惑的世界,回眸一笑。然后转身走进了他从来没有走下的船。轰的一声,轮船在天那边展现了最后一丝绚烂和华丽。6.姥爷最终,还是去了天上。在民国时期,他曾经给李宗仁开过专列,因此受到李将军的赞扬。又在新中国的铁路上,继续发挥着自己微薄的力量。他热爱这个职业,就像他对小兰深沉又用心地呵护那般。他从不让人失望。小兰把姥爷留下的勋章,一件件地别在了姥爷的制服上。如今,它们也将和姥爷一起来到天上。这些小小的物件,见证了一个普通大车一辈子的光荣与梦想。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曾经为了这个国家铁路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的大车。7.致敬吧!向所有在一线奋斗过的大车们!致敬吧!向着父辈的旗帜!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