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06 10:04:01人气:0
山海情

视频山海情状态:第23集年代:2021

主演黄轩张嘉益闫妮黄觉更新时间:2023-12-14 14:04:50

上世纪90年代,从宁夏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村干部马得福(黄轩饰)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桩桩件件的问题,他足够努力,却不自信未来什么时候来。直到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对口援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村,陈金山(郭京飞饰)、凌一农(黄觉饰)等一批优秀的福建干部、技术人员为闽宁镇洒下奋斗…

追平了《山海情》,一开始没人告诉我有原声版,听着那卡通动漫般的配音,刺挠地我一直紧缩眉头,还好我有被配音烦到专门微博搜索是否有人辱骂它,才知道原来它有原音版。我的世界一下温柔了,原音版救了我的狗命。我竖个大拇指,《山海情》很好看。大概我烦透了修仙的升天,寻妻的霸总,高跟鞋小皮鞋叮啷响的精美瓷娃无脑凹造型。打开电视看到黄土坡上溜着自行车狂蹬的青年,卖力地想争口气,想做件实事,我就舒坦了。好像被偶像剧们糊了满脑袋地浆糊终于被黄河水冲走了,哗啦一下,人站起来了,背朝大山,头顶青天。它动不动人不重要,我活了反正。听剧里的人半拉子银川话半拉子陕西话的方言此起彼伏,就听得我笑盈盈的。我懒得管他们说的标不标准,一句话里听到半句我的乡音,作为一个没怎么见过黄土高坡又远离家乡的人,我就感到抚慰。它很像我多年前看《白鹿原》,连脏话都是省内独一份儿的,就觉得理我特别近,我就想喝冰峰,还想吃水盆。当然这剧是讲宁夏的,我半个陕西人见缝插针偷它的乡情,是我比较任性。黄土高坡上的人该什么样?很年轻的人肯定没有这种刻板印象——头上扎着毛巾,腰上卡着个红腰鼓,或者大风该糙他们的额头,紫外线该晒红他们的脸蛋。我过去也疑惑这种刻板印象到底哪里来的。其实仔细想想,曾经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就是那样。或者说我们就是那样。只不过,在这期间,有前赴后继的人,改造这片土地,扶助这片土地——把穷苦的懒汉从炕上推到地里,把颓丧的认命撑着直支楞起来。扶贫就是这么个过程,必须有第一批开荒的人,土地上才有我们这些脸蛋上没有高原红的后人。剧情要让我吐槽,肯定还是有许多和过往类似剧目重复的情节,也依旧有那种小人物凡事过不去就要个梳着背头从大地方来的青天大老爷为他们做主的环节。但是我一看到干部们、农民们一起挣扎着要从无到有,绝境求生的那股劲儿,我就没什么要吐槽的,甚至觉得这里那里的,还挺感人。还有年轻的女工们去南方大工,五彩斑斓的光从一张张鲜活的脸上流过去,我就觉得不容易的事里也有好事,吃苦的时候也夹杂着甜。当然,也有另一种苦。马县长不在乎村民蘑菇滞销的焦灼,告诉马得福必须办好现场会,让领导看到村里脱贫致富的成果。这一段没有采用常见的人物对打镜头,而是让马县长直视镜头陈述,被放大拉扯的脸,循循善诱的语气。这种镜头《山海情》里只出现了一次,唯一的这一次,背景音也没有延续之前的宏伟悠扬,突然的空白,诡异渗透出恐惧。众人的纷乱嘈杂和衣冠楚楚的县长,睁不开眼的漫天黄沙和酒桌饭局上的觥筹交错。我挺感慨的,当创作者想要表达,即使是任务剧,也能从尘土之下看见涓涓细流。另,前面几集一直讲开荒的新移户引不来水种地,和把持水站的员工们多次打起来了。我想起大秦帝国第一部里,秦人的村落族落也没水种地,和把持水源的村寨年年恶斗。陕甘宁这鬼地方,为了要水种地,真是打了上下五千年啊。朋友们,节约用水啊!山海情,可能是说山沟里的涌泉村和海边的莆田搭着膀子共进,也可能是说在贫困中卯着劲儿活下去的人们坚持到底的辽阔精神。我也不知道,虚头巴脑的话我最会说也最不会说。我只觉得挺好的,害我有点儿想家。我很喜欢做一个西安人,不知道宁夏人喜不喜欢做一个宁夏人。但知道过去有人为这片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破地方努过力,主角为了解决一个个小事四处奔波,眼睛发亮,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并竭力去做,有人掉队时就一齐去够。到处都布满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是道理的行事风格。人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嘛,有不顺时,也有人愿意做榜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就也有快乐的甘肃小伙唱民歌,你们听听张尕怂,乃小,从心,那就是一种黄土坡上的快乐。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