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之那时青春》: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战争片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2 01:44:15人气:0
先锋之那时青春

视频先锋之那时青春状态:正片年代:2016

主演马雪阳刘洲成张远肖旭更新时间:2024-01-01 14:19:40

影片以1964年贵州省领导去北京请毛主席题写“遵义会议会址”时毛主席忆起遵义会议之后因情报不准确导致土城战役失利从而组建红军情报先遣队的故事展开,主要讲述红军先遣小分队克服重重困难,与敌人斗智斗勇并最终以微弱之力为红军取得宝贵情报和时间,从而赢得娄山关大捷,逆转了红军长征中处处被动局面的震撼故事。

从《老炮儿》开始,国民小鲜肉们都在尝试转型。随着他们的演艺资源越来越好,有种演艺界新生代和中生代即将交接班的味道,粉丝们更是期待看到自己的偶像因为这些资源和机会,实力得以进一步提升。而这次让人眼前一亮的,则是至上励合主演的战争片《先锋之那时青春》。影片名字已经很直白的说出了“青春”二字,但隐藏在片名后的惊喜则是:这是一部实实在在讲述长征的主旋律电影。偶像遇上长征电影,到底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长征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并不陌生,但90后、00后却可能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从这些作品中,观众可以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儿来”,找到深藏在自己骨血之中的红色基因,这种从追根溯源的角度为长征赋予时代意义的做法,这也是这一类题材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很显然,《先锋之那时青春》抓住了让观众喜闻乐见的角度,并用偶像去诠释战火中的青春岁月,但也因此引发了不少讨论:偶像派出演红色影视剧,真的是给作品加持的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过去。早在多年前,一部反映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生涯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号称国内第一部“红色青春偶像剧”,展现了二十世纪初,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由于该剧题材独特,讲述的又是伟人的故事,因此开播没多久,就引起了观众热议。“红色偶像剧”有话题有争议,一直不是《先锋之那时青春》独有的现象。那在《先锋》这部电影里,“偶像化”与“历史”二者之间的处理又如何呢?中国只要有所谓“偶像”出演的作品,大多表演痕迹浓重,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是在演戏,且总能看出有抄袭台湾、韩国、日本等地影视剧风格之嫌疑,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先锋之那时青春》中对此的处理拿捏得当,九孔等老戏骨的演技自然无需多虑,而当至上励合三人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出现在影片中时,相信一定会给你带来惊喜,因为你甚至会忘掉他们站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样子,脑海中只有一个疑问:诶?这是唱《棉花糖》的那几个人吗?认不出啊!让观众忘掉曾经的自己,无疑是演员成功的必要课程之一。说完演技,接下来谈谈《先锋》这部戏本身。不难发现,近段时间影视剧多是情情爱爱、古装玄幻之类为大众追捧,说实话,不太合笔者的胃口,于个人爱好而言,我还是喜欢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不仅长知识,还有启发,看得人热血澎湃。当《盗墓笔记》、《幻城》、《青云志》等作品携着高颜值的偶像明星、浩大的宣传声势强势来袭,挤占了包括革命历史题材在内的其他作品的生存空间,逐渐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后,《先锋之那时青春》适时出现,自然会让人内心掀起波澜,突然有一帮热血青年为人生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也自然让在轻飘飘、软绵绵的玄幻世界中昏昏欲睡的人们眼前一亮。如今,抗战、谍战向“小鲜肉”借人气,邀请众多明星客串吸引观众,都是制作方保证收视票房的捷径。于是,有的影视作品出现了面如冠玉的男性英雄角色,每次战斗时都一袭华服、头油锃亮,一番厮杀过后发型“纹丝不动”,还时常摆个造型。这种为用“小鲜肉”、偶像明星吸引粉丝,而不惜消费历史、绑架艺术的方式不仅引起了业界反感,也遭到了观众诟病。但《先锋之那时青春》则用过硬的影片质量向观众说明,硬汉形象的回归才是主旋律影视创作的全新风向标。最后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有“偶像”参与的影视剧不一定是无味的偶像剧,当偶像遇上尊重历史的剧本,打磨出精良演技后,三者合一,就会给观众奉献出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作品。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