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但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30 21:53:25人气:0
六月日记

视频六月日记状态:正片年代:2005

主演申恩庆文正赫金允珍更新时间:2023-12-27 17:32:45

狂风暴雨的夜晚,一身穿校服的女生死于天桥之上,不久之后,同班同学亦坠楼而死。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而为?一个条名为“六月的日记”的线索的出现将这几出命案联系到了一起。巡警秋子英(申恩庆饰)首先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可此时命案已被判为自杀。顶着巨大的压力,秋子英执着的继续着自己的调查。 另一方面,与秋子英水火不容的同事金东旭(文政赫饰)在法医处也得到了惊人的消息…

说这部电影是讲校园暴力的我觉得忽略了母亲和家庭那一部分的影响因素。电影要表述的太多,家庭矛盾、朋友关系、校园暴力、旁观者效应甚至有些男女主角的暧昧等等都是电影想要说的。而且我觉得这些都说得很深刻。具体到细节和故事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我欣赏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但怀疑故事的真实性。首先我觉得妈妈并不只是旁观者。事实上这个妈妈是伤害自己儿子最重的人。直接点说,车祸?难道不是母亲在车里那段话直接导致了儿子的绝望吗?深层次点分析,为什么儿子的性格会这么的孤僻不合群?父亲不在,固然有影响。但是妈妈对儿子的态度,妈妈悲观而极端的性格,难道对儿子的性格形成没有影响?然后说说那群共同伤害儿子的同学和旁观者。之前看过《告白》,比起这部片子,《告白》里的青少年心态才是真的冷血而可怕。而且同样是一个妈妈帮孩子报仇的故事。那里的故事逻辑和情节要更好,但是我觉得道理反而没有这个故事深刻。因为这里讲到了群体共同作用和旁观者问题。”因为他不合群,所以可以欺负他。因为有伤害他更狠的人,所以我给他的这点伤害不算什么。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群体有时候能减轻一个人犯罪的罪恶感。女刑警和妈妈回忆的那个故事是典型的旁观者的故事。他们并不直接犯罪,但是如果他们及时给予帮助也许能救一个人。至于为什么觉得故事和细节经不起推敲。暂且不说那些胶囊是怎么进入同学肚子里这样的情节了。可能是因为CSI看多了,对这里警察的破案效率太无语。而那段女警和妈妈的追车戏和教堂戏更是不能接受,一个那么有职业责任感的女警会那么不专业的直接放走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难道不能先抓起来再说吗?我想这是一个先确定好要说什么主旨和道理,然后再根据这个主旨来创作的故事。所以情节是服从于主旨的。也因此这个故事显得要说的太多,导致逻辑和真实感未免有些欠缺。附:其实我单纯是因为喜欢Eric才开始看这部戏的。呵呵,喜欢他很久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