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重头作品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14:52:56人气:0
老港正传

视频老港正传状态:BD国语超清年代:2007

主演黄秋生郑中基毛舜筠莫文蔚更新时间:2020-08-06 20:07:22

黄秋生,是商业的香港社会坚决不爱钱的“香港好人”,是大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电影放映员,别人“向钱看”,老港“向前看”。 郑中基,是梦想发财却屡战屡败的“香港傻根”,背着蛇皮袋子闯大陆,做了一辈子的“发财梦”却在生意场上屡遭失败,得“贵人”(莫文蔚)相助却总是不懂“领情”。 莫文蔚,引领80年代香港流行风潮的“时尚女魔头”,她留过远洋,发过大财,身居高位,心里…

為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而製作的各項呈獻中,較成功、較有意義的莫如是銀都機構拉頭製作、施揚平、蕭君紅、趙良駿編劇、趙良駿導演的這部《老港正傳》。影片生動描寫一群一向被歧視的香港人(對北京盲忠的愛國人士),客觀表現得有血有肉,動人處不少,更重要是有自省,說明一個時代的終結,對北京盲忠的愛國人士不再有。宣傳說該片寫香港四十年變化,幸好是「跨張」的宣傳,100多分鐘的電影怎可寫一個城市40年的大小事情呢?如果編劇、導演真的是把香港40年的大事寫進電影裡,這部電影也不成「戲」,只會是電視台新聞部製作的特備節目。這部電影講到香港近40年的大事其實少到只有四、五件而已,如67暴動、81年股災、97回歸、03年沙士等等。事件這樣少,影片才會有足夠篇幅描寫人物的細節。影片好看的地方便是那些細節,包括來自真實的基層人物、真實的血淚生活、感動人心的仗義行為、令人傷心的理想幻滅等等。影片成功的地方是劇中人都一一親歷片中提到的幾件香港大事,不只是「見證」而已。由於「劇中人親身參與」,劇情便深刻得多,可以活生生交待歷史大事對小人物的影響。主角左向港(黃秋生飾)參與67示威,被警察打傷;兒子女友(莫文蔚飾)留產,碰著沙士時期,政府醫院半關門,因而要送到左派診所急救,片中人物的故事與時代大事交織得很好,這些是編劇成功的地方。影片名字叫《老港正傳》(當初叫《老左正傳》),本以為是寫一個人的故事,原來並非如此。他的角色描寫得很立體,因為他的兒子(鄭中基飾)和他的妻子(毛舜筠飾)也佔很重戲份。兒子和妻子兩個角色的戲份都幫助營造老左這個人物。兒子該角色是唸勞工子弟學校的,受各方歧視,而英文不行,升學和找工作亦都有困難。編導以該類人作這片第二角色,大有匡正香港市民對這些人看法的本意,甚為有心。出乎意料之外,鄭中基演出該角色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樂觀甚至有時攪笑,完全沒有甚麼酸腐氣,一反大眾對該個角色的定型印象;另外,他與莫文蔚合演的愛情戲,也合襯。他們兩個角色本來存在階級茅盾,一個去美國讀書,但另一個連廣州暨大也進不了,只在廣東小城鎮做生意、開遊戲機中心、經營養狗場,遭人欺騙、生意失敗。今回鄭中基與莫文蔚拍擋,既演出社會階級差異,也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濡以沫的關係。兩人配搭有驚喜。另一方面,妻子那個角色逝世,固然製造悲情戲劇效果,更重要是逼使老左自省、並點出老左不幸的根源。老左是個大好人,但他有時熱情過度,幫人多過幫自己妻兒,便有點過份。劇情令他自自然然的反省,點出他的悲劇在於行為不合時宜,實在是編劇的妙筆。這部影片值得稱讚的地方在於編導客觀、中立,有反省、有批評,他們不著痕跡點出老左一生的錯、並帶出向大陸發展的訊息。影片結局說鄭中基與莫文蔚這一對回大陸,雖然屬於簡單化的樂觀,但總也是一個暫時解決方案。我預測這部影片會是明年香港金像獎的重頭作品。(完)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