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归来》:见到曙光的国产动画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08:06:24人气:1
虎王归来

视频虎王归来状态:正片年代:2010

主演侯高俊杰鞠萍康璐洁更新时间:2023-12-27 17:43:16

一个自称武松后人的8岁小男孩——武小松来到景阳冈,说要找老虎报仇,因为7岁的表妹前些天被老虎叼走了。这个身背大刀、一脸英勇的武小松可不简单,他不仅懂动物的语言,还能使出“锁骨柔身术”逃出三层牢笼。 武松打虎的故事人尽皆知。话说那老虎被"醉鬼"打死许多年后,景阳冈上人来客往、客栈生意愈发兴隆。某日,一名自称武松后人的八岁小男孩武小松只身上冈、单刀赴会,声…

近些年,作为观众,我自认为还是做了些支持国产动画的事。最大的努力就是尽量去电影院观看新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除了喜羊羊之外,《虎王归来》的观众人数还算相对多一些的。由于放到了中秋档,一般是父母带着孩子前去观看。而当全场的小孩子都兴奋地跟着片中的小刺猬一起当起裁判来报数的时候,你发现这是一件挺震撼的事情。对于国产动画,我们不宜过分地妄自菲薄,影片还没上映,一些电影网站的评分系统上就出现了0分、1分这样不负责任的网友超低打分,这是不对的。但是这种现象有时也是正常的,因为人总是带有情绪的,而当我们对国产动画产生了某种偏见之后,这种情绪就会使我们做出类似的一些举动。我们对自己的同行、对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总是表现出一种苛刻和不屑,对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却往往表现出敬畏与尊重,这是一种极有趣的心理。在中国动画方面就是这样,很多业内人士看到喜羊羊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一方面的确有些眼馋,另一方面就是不服气,极尽所能地抨击它,说它不过是怎样怎样,没什么了不起,片子里有这问题那问题,可是真让这些人做一部和喜羊羊一样有市场影响力的影片来,他们又都瘪三回去了。观众们何尝不也是戴着有色眼镜再加上莫名的一股子气来审度国产动画的呢?出一部,大家损一部,仿佛不这样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的鉴赏力和辨识力似的。难道中国动画真的只有缺点、没有优点么?难道中国动画真的只有倒退、没有进步么?难道菲薄和谩骂能换来中国动画真正的提高么?我看未必,中国动画现在急缺的除了自身的一些硬软件以外,还有就是一个善意和包容的环境,而这是需要所有动画同行和观众共同来创造的。坦白地说,《虎王归来》超出了我的欲期,它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希望。最大的希望来自于它开始知道如何在一个传统故事的题材上去编新故事。如果说武松打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传统题材的话,那么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完全重现这个题材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我们想看的是一个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武松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或者是武松和一条能变成老虎的狐狸精之间的故事,总之是建立在传统题材上一种新的可能性。《虎王归来》的故事不就编得有点模样了嘛!武松的“后人”武小松,因为妹妹被老虎捉了,就去景阳岗打虎。和武松一样,他也是个武术高手,但是和武松不同的是,他遇到的都是坏人为了骗取过路人的钱财装扮的老虎,他要找的真老虎其实并不坏,反倒还救了他。这种借助传统题材编写新故事的好处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观众总是感觉很新鲜、很有悬念感,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是什么于是很主动地看下去。新老故事之间的差异,正是新故事存在的核心价值。在老故事中,武松打死了老虎,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向老虎道歉并同其和好,为什么呢?因为他明白了要同动物和谐相处。在老故事中,武松打死了一只老虎,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却先后同三只猛虎搏斗,为什么呢?因为更多的猛虎实际是人类自己装的,真正的老虎并不想伤人,想要伤人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在老故事中,武松是一个成年人,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却是一个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儿童是影片的主要受众群,这点和小说《水浒》大相径庭,另外让一个孩子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重要性也比让一个大人领悟到这一点要有意义得多。这部影片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武小松拯救妹妹,结果他却被一直认为的凶手——虎王所拯救;武小松从到了景阳岗下的酒家,就一直在秀自己的功夫,仿佛武力可以解决一切,当他遇到了虎王的时候,才知道内心和修养的强才是真正的强,也才领悟到以和为贵的重要性;武小松是单纯的,他也会害怕,但为了救妹妹他勇往直前,他也做过错事——为了前行出卖了小刺猬,但他很快便知错就改,他的单纯和一路上遇到的成人的各怀鬼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因为单纯,他才有可塑性。所以,如果说《虎王归来》开始编写新故事是一种希望的话,那么它带给我的另一个希望就是,这个新故事是有深度的,是值得去玩味的,是能引发众多联想的。这个深度并不是指影片环保的大主题——事实上,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大主题绝不意味着深度,某种意义上它们甚至是一种浅显和做作。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影片的一些瑕疵,其中一个就是过于直白地把道理讲出来,仿佛观众都是傻子看不懂一样。像“害人的其实是人类”这样意思的话说了三五遍,诚然这是一句重量级台词,但是重量级台词只在一个最关键的地方说一次就可以了,足以震憾全场了,无须三番五次提及,让点睛之笔变成平凡之水。最搞笑的是,虎王竟然说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之类的话,怎一个“假”字了得,拔高不是这么拔的,马屁也不是这么拍的,就算主流电影也没见这么让人肉麻的表述。“和谐社会”这样的话,完全可以不说,让观众自己体会,让影评人替你写出来,在台词中出现只能令观众感到疏远和反感。为什么影片会饶有兴致地点明“和谐社会”呢?说明编剧和导演还是把这个当成了深度(当然,除了拍马屁的成分以外)。其实,环保、和谐社会都只是一部作品的题材,题材本身并不意味着有深度,真正的深度一定是那些能引发人深入思考的东西,比如人性。宫崎骏的影片把环保题材变成了一种深度,是因为大家看他的影片时能深深感到人对自然的恶行以及人类的渺小,他并没有在台词中叫嚣着什么,而是通过镜头语言让观众体会到了这些东西的。我们的导演不要总把应该由观众自己体会的有深度的东西,用没有深度的方式直白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大忌。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