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推理的剧情里,侦探破案何必急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15:32:12人气:0
D坂杀人事件

视频D坂杀人事件状态:正片年代:2015

主演祥子河合龙之介草野康太大谷英子更新时间:2024-01-01 13:59:17

将1998年由实相时昭雄监督翻拍成电影的江户川乱步名作推理小说,全新翻拍的官能悬疑电影。 荞荞麦面店老板在D坂迷之死亡,警察虽然判定是自杀,但是名侦探明治小五郎与其妻子文代认为是他杀,而独自展开调查。 最终与事件关联的人们之间令人战栗的爱憎与激烈情欲浮出水面。 由详细身 世还未公开,在周刊ポスト上连载的卷首企划[迷之美女系列 祥子的故事]中登场而备受瞩目…

黑白的画面,封闭的空间,镜头匀速缓缓移动,从空间的一角落开始直到定格在颓然靠躺在床上的中年男人身上。绝望紧紧包裹着他,没有一丝生气。影片开头呈现的冰冷、颓废的画面,很有些当年《告白》开场残酷、无情的冷色调质感,又很容易让人想起颓废派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那挥之不去的悲观。假如能单独为这部改编自日本“本格派”创始人江户川乱步作品《D坂杀人事件》的影片开头打分,它绝对能进入高分的行列。然而这并非此片的真实面貌,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难免会惊讶,进而产生厌恶。尤其那些对江户川乱步极其作品有着深厚情感和期待的观众,更是会有从云端摔下的挫败感吧。能让大半观众失望,源自于影片中应该占据重要位置的“推理”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尚有些噱头却劲道不足的情色的补位,让这部影片沦落成了四不像的怪胎。包容些的观众或许会对它精致的镜头抱有好感,然而空有其表毕竟不能赢得更多的加分。《D坂杀人事件》是作者于1925年创作的一组侦探小说中的其中一部,也是日本第一位虚拟名侦探登场的系列短片之一。由此可见此作品在侦探迷,在推理界的重要地位。但是这篇故事的篇幅不长、情节简单,推理所占整篇故事的比例也不多,要想改编成有品质的电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片的创作团队选择剑走偏锋,以推理做引子导出一场违背道德常规的人间悲剧,试图在人伦、人性上做出思辨和审判。不过很可惜,编剧功力不足,大篇幅的改编只是将故事的真相做了换汤不换药的调整,并没为剧情增强质感。推理部分的缺席,使得真相不得不依赖剧情的发展暴露出来,这一过程中人物不仅分工打乱,且编剧对所有人物进行了重塑。主要人物不再是带着光环的明智小五郎,而是如同行尸走肉的失业者、旧书店老板娘及其丈夫。这样一来,填补内容的就是三个与悬疑无关的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假如,导演能更理解情色中捆绑的魅力,又或者更专注于三个人之间对手戏的部分,剧情或许能好看许多。不管它是变成官能小说也好,剧情片也罢,都比现在这样处于尴尬位置要强。官能是这部推理电影不同于其他同类影片的部分,影片后半段大篇幅的表现捆绑与肉欲,颇有些想把观众带入单纯感官兴趣的恶趣味当中。不过,日本好的情色电影所表现的情色其实往往与肉欲本身无关,更像是对社会的控诉,或者对人类自身的反叛。在这部《D坂杀人事件》中,情色只是情色,它与任何思想态度无关,仅仅是为了情色而情色。捆绑的情节远不如《花与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结果只能变成低级、恶俗的一段故事。在扭曲的性爱需求与人伦关系之间,剧情也未能给出更深入的思考或者更具体的解释。几个人的关系就像线索一样,只是浮于表面的肤浅概括,无色无味了无生趣。观众选择看推理电影,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在与影片的互动过程中大玩一场推理游戏;选择情色片的观众则更期待着视觉带来的官能冲击,快感是“情色”的重要功能。《D坂杀人事件》尝试“跨界演出”,却两方面都未能讨好,只能说是一次创新的失败。如今的日本电影,悬疑推理的作品已经很难做到推陈出新,大部分仍停留在作者的意识观或观众的娱乐趣味中,很难形成自成一格的好作品。本片虽然未能显出成效,却也不失为一次有趣的尝试。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