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的白屁股——写给《漂洋过海来爱你》的童导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1:23:43人气:0
漂洋过海来爱你

视频漂洋过海来爱你状态:正片年代:2016

主演水原碧衣杨钧丞菊池圭介刘伟更新时间:2024-01-04 14:41:34

电影《漂洋过海来爱你》取材于90年代末发生的,曾经被国内外媒体报道过的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日本东京一位颇有名气的少女画家纯子来长江三峡神农溪旅游,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当地一位纤夫。纯子这段单纯而又执着的初恋,让纤夫大志和他的家庭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富商之女纯子执意要带走纤夫大志,被大志严词拒绝。然而一年后,大志家接到一封纯子父亲写来的信,信中请求能让自己的女儿与大…

“童江南”、童导:您好,江南入梅第三天,闲来无事有幸观看了贵大作《漂洋过海来爱你》,恕本人孤陋寡闻,第一次知道您的名字,“童江南”很美的名字,和电影里的风景一样美,表扬恭维的话很多,留给其它的粉丝,我主要负责刻薄和吐槽,如果您刚刚喝了点小酒或者刚刚听过很多文人雅客钦佩的滔滔话语,亦或是迷妹们的崇拜眼神儿,请您多多担当,我准备开始吐槽了。看完《漂》,第一感觉是在大山里夏日的午后,睡眼蒙蒙,坐在堂屋正中,清风徐来,惬意之,吃一个夹生不熟的水熟土豆,突然嗝得慌,关键是还没有爽口可下的“推广椒”,然后两不着实,想打个嗝也个嗝不出来,那种感觉您没在山里生活过,不会知晓,就像贵大作中纤夫白白的屁股,拍给山外的人看,风景大美,想表达的意思,想说的话太多,但结果两不着实,看起来热闹,结果啥看不明白,总之三个字“嗝的慌”。影片的故事情节其实很老套,一位天才少女画家,富豪之女来中国,偶遇长江三峡神农溪拉纤的中国青年谭大志一见钟情。为了与大志见面,纯子再度来到神农溪,却正巧看到了大志的婚礼……,由此而展开的故事。电影开头东京夜景,满城的灯火,一个俯冲式的全镜头大镜头,到电影最后巫峡岸边的漫山灯火,一个收缩式的全景镜头;故事刚开始,纯子闯入大志婚礼,第一次看见土家族“哭嫁”现场的误解,以及纯子单独和大志呆在深山的那个夜晚,一身和服的打扮,甚至包括电影海报的宣传画面的一分为二(一半东京城市的繁华,一半巴东三峡地区的纯美),这一切都采取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看意思是卯足了劲儿,让两种文化通过这种平行过程中交融,碰撞,然后出现璀璨的火花。“哎、哎、哎”,可是您不知道,纤夫的屁股如此白不是真正的纤夫啊!您在电影里一再提醒“规矩”,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深山,与外界几乎隔绝,西部大开发的这几年,才逐渐为外人所关注,山里人的尊老爱幼,好客,敬天敬神……等等就是世代传下来的规矩,既然影片中提到了客人不动筷子主人是不会吃饭的,为什么让客人纯子背对着门外的江水,土家族客人一定会坐在上下两席,主人左右相陪(至于“父子不同凳、母子不对席”,看架势您也不会知道了,另筷子是不可以随便搁放在碗口上的,祭奠亡灵时候才会),婚庆的舞蹈场面太奢华,表扬形式太浮夸,如果此处来一场土家族嫁女时候的“开合”,地地道道的是不是会更好?(推荐“棒子思密达”的《思悼》最后太子入灵时,鼓声和三斗米入口,虽然那个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的语言听不懂,但是那个庄严的仪式感和现场感的带入,不需要观众明白说的什么,就知道是对逝者的尊重)。情感的把控左看右看,节奏总是差一拍,船老大和大志在河滩上一场对打戏,这是第一次情感的迸发,前面铺垫的很美,神龙峡的清晨,薄雾氤氲,雨后的大山葱葱郁郁,奔腾的溪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看见这画面的时候,想起这场戏前面另一场戏(纯子要大志跟她去日本,换一种生活方式,她问大志的生活每天都是“种地、拉船、砍柴”吗?大志说“是”)。也许在山外人的眼中,这种生活就是多么悲哀,一生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然后等待死亡,无名无字,如山中的野草。但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从出生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就是死亡?纯子问出的“你每天都是种地、拉船、砍柴吗?,你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充满禅意和哲学的问题,如果要让两种文化融合,纯子已经有了上句,可惜童导在后面没有给出答案,不需要明确的答案,但是需要有一个潜在的回音,这样可以让整个电影碰撞出现火花,哎哎哎。扯远了,绕回来到清晨薄雾茫茫的河滩,船老大喜欢叶真(虽然突然出现这一茬,很让人突兀,船老大既然和她青梅竹马,前面叶真出嫁的时,船老大亲自掌舵送心底爱的人做别人的新娘,童导是不是应该多给个特写镜头,描绘一下船老大的心理活动,做个伏笔,你这突然来这一处,嗝的慌),而此刻大志要去看纯子,两个男人心底的感情在一瓶三峡瓶装酒的作用下,不是全用打就可以表现出感情的迸发的,前期的对白大志有气无力,然后你一拳我一拳结束,结束就结束吧。为啥非要给船老大的现代拖鞋一个特写镜头,这个道具是不是可以换成桐麻树皮打的草鞋?,对了说起草鞋,你给大志穿那么新的草鞋干嘛?纤夫您真去实地看过不?三峡工程结束,现在都是表演拉纤的,我能理解。新草鞋山里人是舍不得直接穿着就下地干粗活的,纤夫穿着新草鞋拉纤脚也吃不消呀?(《那人、那山、那狗》中儿子背着邮包爬上坡,和下坡挑柴的人相遇,不知道如何山路。父亲告诉儿子以后遇到下坡的人,就靠右手转身避让。您看看,山里人走上坡的时候靠右一是容易转身,二是劈开左边的悬崖)道具咱就不说了,您这里插播什么公益广告啊?船老大看着自己心底的女人过的不顺心,然后和她现在的男人刚打了一架,而这个男人又是每天一起同船漂渡共命的兄弟,这个感情迸发后的特写,怎么可能出现的台词是“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童导,我能说此处拍真TM操蛋不?大志和叶真以及船老大讲什么普通话呀?每次听着都怪怪的,还是船帮的其他兄弟,一口巴东西壤坡土话亲切,如果说为了让大众接受,普通话可以由导游说出嘛,这样电影整个就会形成三股文化代表:一股地道的土家文化,楚地巫山文化;一股山外的现代文化;一股日本异域文化;三股文化的交融碰撞,最后形成合力。但是看到最后,导游会跳撒叶尔活(对了,跳撒叶尔活这事,您真的实地见过不?这事我们等会说),那是地道的本地人啊,本地人翻译日语给本地人听的时候,还讲普通话?(“哈格杂,本地的一个姑娘娃娃儿,还讲什么普通话,羞她娘的仙人”)对了,还有床戏,是不是现在的电影行业必须都得有床戏才能上演?好吧,既然要拍,场景在深山,月光皎洁,一河溪水从吊脚楼下绕过,特写镜头下男主角背部在月光下很是唯美,但是所有神龙峡的景色都是以险和野来突出的,包括电影开头漂流时对溪水的奔腾的镜头特写以及船帮兄弟山野荤荤的段子,这个床戏是不是应该野性中见唯美?纯子这个时候出现,是闹新房?还是拍一半突然含蓄了?不管什么原因,要么不拍了,您这整一半,不是嗝的慌。你可以充分通过这场戏,在“野”中见唯美,这样还可以船老大河滩对打的“蛮”文化相符应,将土家汉子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童导,是不是心里没放下啥?都开拍了,有啥子不好意思的啰。“哎、哎”。大志在河滩扒开泥沙,看见纯子的骨灰盒,棒子敲打在鼓边,撒叶尔儿活的声音响起,那瞬间,戳了我心窝一下,眼泪涌起。不过也就是一瞬间,童导,您就让我跳戏了,这个时候土家文化充分展现的时候,为啥要非要整日本歌曲做背景音乐?还有,土家族的撒叶尔活是对亡者最高的致敬,女人是不能随便跳的,导游更不会随便跳。好吧,跳就跳吧,能不能给演员培训学习一下不?女主角起势搞得跟陈氏太极一样,撒叶尔活的动作都是老虎的动作,土家族的图腾是白虎,切记。如果要表达土家女人的包容,这个时候叶真可以选择烧个纸钱,或者请回家放在堂屋正中停三天,这样基本就是大志亲人的规格出殡了。童导,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表达叶真的包容的,什么方式都可以,就是这个时候的撒叶尔活不可以乱跳,楚国的巫山文化,屈原《九歌》什么歌敬什么神都写的很清楚,不是乱来的,也不是太极八卦,“哎”。全吐槽怕您吃不消,我也吐槽得没意思了,嗝也顺畅了,最后那个远景满山的灯火和电影开头东京的一城灯火,这两个镜头遥相呼应,总算也有开头和一个结尾,想起林徽因的诗“同样是明月/同样是满山的灯火/只有人不见”,大志的本来种地、拉船、砍柴的生活中多了一个纯子,情伤一辈子,冥冥中的缘吧。最后,替我老家小同学说一声,推荐我看这部电影,说拍的老家的电影一定的好好看,说一定要写两句,一定要说男主角眼睛单眼皮,太小,不好看。其实男主角还可以,就是发达的胸肌一看就是健身房长期会员,还有一直都是扑克脸。童导,神龙溪真正的纤夫,屁股不是白的啊!本文版权归作者榫卯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