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虽难,仍力斗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07:56:59人气:0
图书馆战争

视频图书馆战争状态:正片年代:2013

主演冈田准一荣仓奈奈田中圭福士苍汰更新时间:2023-12-29 13:37:37

进入正化年间(始自1989年),为了改善混乱堕落的社会风气,日本政府颁布《媒体良化法》,并成立特殊部门对所有可能影响世人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查封与销毁。可与此同时,言论自由也遭到粗暴遏制和打压。为了捍卫自由思想,名为“图书馆自卫组织图书队”的组织应运而生,他们为了保护书籍拿起武器,许多人为此献出生命。高中时代曾被视为“王子大人”的图书队员相助,热血女孩笠原郁(荣仓…

曾有人说过,将小说或漫画改编成真人电影的魅力是巨大的,因为这样将能使受众一下子从特定人群扩大到普通人群中去。HP系列能够横扫全球十数年,除了原著本身的吸引力外,华纳电影如下注般倾全力打造的魔法世界也应记一功。作为角川文库65周年纪念的作品,《图书馆战争》原作本身也拥有这样的魅力。《图书馆战争》系列的正传虽然有四本,但故事主轴只有两个:被《媒体良化法》极大限制了舆论的社会,以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生活、抗争的人们。作为系列的第一部,在把能够联系后续作品的伏线全数砍掉后,它便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是一个国家为了管制舆论不惜扭曲法律的时代,为了保卫仅余的自由,图书馆只能选择武装化,成立图书队,不惜举起枪炮伤人性命。它甚至不必说清楚这样一个时代最后到底会如何,只要能把这样扭曲的社会背景交代清楚,让人能够感受到时代的扭曲及图书队员的悲壮即是胜利。在交代“扭曲的社会”这个问题上,电影的表现手法相当高明。大多数电影在介绍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时,或通过人物对话说明,或以旁白的形式解释,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而它既然是“媒体”唱主角的时代,用“媒体”来说明自是再好不过了——这就是影片开始时,一段接一段的电视新闻报道片段的用意所在。比起枯燥无味的旁白和对话,直接把“历史资料”摊开来更为有效。而这一开场,又与全片高潮“小田原攻防战”的目的——保卫“情报历史图书馆”留下的有关《媒体良化法》实施前后的所有相关报道资料相呼应,可谓一个漂亮又有深意的开场。而在这扭曲的社会现实之前,是《图书馆自由宣言》:第一图书馆有收集资料的自由。第二图书馆有提供资料的自由。第三图书馆要为读者保密。第四图书馆反对一切不正当审查。当图书馆的自由被侵犯之时,我们要团结一致,死守自由。不愿与社会现实妥协之人,一般都为绝不轻易妥协的信念所支撑。对于站在抗争最前线的图书队员而言,《图书馆自由宣言》即是这样的存在。将它放在全片的最开始并通过旁白逐字念出,与后来的新闻片段两相对照,越发显得悲情——图书队员从来不会成为新闻媒体的主角,要介绍他们,除了这些空洞的条文外,再无其他。经过这样的渲染,你不由自主会对这样的社会感到不安,对图书队肃然起敬。但社会终归是由人组成的,也许现实扭曲且残酷,但在这其中生活的人依然有笑有泪,这大概就是把图书队员的工作日常描写得如此脱线又温馨的根源所在。有人的地方除了有江湖外,还有爱。穿插在新闻片段中出现的女主角笠原郁邂逅拯救他的王子殿下的桥段,也不过是那个时代无数审查事件中微不足道的一次,但它却改变了郁的一生。她为了那位五年前救了她的图书队员加入图书队,即使被魔鬼教官操练到只剩半条人命,一再训斥她不合适让她赶快辞职,但她从未放弃,因为她希望总有一天能再次遇上那名队员。至于作为男主角的魔鬼教官真实身份是什么,聪明的大家一定能猜到那个极为狗血的答案。而这个答案虽然狗血,却也是最大的笑点所在。魔鬼教官和郁的爱情,若按照男女主角的身份来说,才算得上是这部电影的真正主线——起码感情线一定是的。但它也和社会背景线一样,交代他们的终局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它需要做的只是把两人的纠葛介绍清楚,并在最后给个教官也沐浴在阳光之中的画面,和郁遇见王子殿下时因光线而模糊掉的身影一致,暧昧地指出两人未来的可能即是胜利。这和背景线最后只说明图书队成功保护资料,留下了日后对抗良化队的证据一样,是一个具有无限遐想空间的、却充满希望的结局——想知道后面的可以去翻书,没兴趣的就此打住也不会显得突兀,恰到好处。因为即使在原著里,那个结局也并非真正的终局。一个已在社会上成型,存在了三十年以上的歪见,若只因为几名小小的图书队员即可根除,显然不现实。他们都只是这个扭曲社会下生活着的一员,他们能做的事虽不至于无意义,但都微乎其微。只是这样一直努力,也许终有一天,扭曲的社会将被纠正。即使自己不能看到这样的终局,能为后人留下这样的期许,就足够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