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丽赫本与《蒂梵尼早餐》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00:27:07人气:0
蒂凡尼的早餐

视频蒂凡尼的早餐状态:正片年代:1961

主演奥黛丽·赫本乔治·佩帕德帕德里夏·妮尔巴迪·艾布森更新时间:2023-12-29 12:38:04

清晨的纽约街头,相貌清丽的女子霍莉(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饰)在橱窗前徜徉,她就是纽约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同时却不失天真善良的霍莉,就像是纽约的“茶花女”,靠着每小时五十、一百的费用来获得交际收入。在她心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嫁得金龟婿。 霍莉的新邻居是一个作家保罗(乔治·佩帕德GeorgePeppard饰),梦想着成名,却也是依靠富太太的供…

当杜鲁门卡波特听说奥德丽赫本将主演由他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蒂梵尼早餐》时,他失控了:“她完全是个错误的选择!”赫本与卡波特本人关系并不坏,但就事论事,她与卡波特这篇他最成功的小说里面的女主人公形象并不吻合。事实上,卡波特写这篇小说时,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鲜活的形象:玛丽莲梦露。这是一个为梦露量身定做的故事。    梦露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她肯定地告诉卡波特她愿意出演霍莉。当时她还即兴表演了几段故事里的情节。可是她的戏剧顾问不赞成她饰演这个角色:“梦露小姐是不会演出一个昼伏夜出的应召女郎的角色的!”在保守的六十年代初,女演员演出这样的角色还属大胆行为。在梦露之后,派拉蒙公司还考虑过其他两位金发性感的女演员,她们都因类似原因拒绝了。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后银幕形象一直清纯圣洁的奥德丽赫本接受了这个角色。    那时赫本刚刚生完儿子肖恩三个月。她准备重返银幕,而她的丈夫建议她选择一些和她以往银幕形象不同的角色来挑战自己的演技,同时开拓新的戏路,以免演艺事业的选择面过于狭窄。阅读了剧本后,她同意了,于是作别新生的儿子,带着她的约克郡小狗“出名”从瑞士飞到了美国。    于是我们看到清晨的纽约街道上,霍莉如仙女般飘然而至。全世界顿时为之疯狂。    赫本的加盟让那部原本带苦涩滋味的小说加入了别的因素,准确点说,影片里杜鲁门卡波特的风格被淡化直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赫本的气息-甜美、时髦、纯真、温和,还有点波希米亚。轻松悠闲的生活、漂亮合身的纪梵希时装、纽约腹地租金本该不菲的公寓、英俊的男邻居、一点点颓废、一点点出位,哪怕是四十年后中国的小资在网络上竭力描绘并羡慕的也是这样的生活。而影片的结尾,霍莉与保罗真情相拥,非常符合主流社会的家庭观,感动了亿万观众。人们为了这部影片神魂颠倒。而杜鲁门卡波特却怒不可遏:“她本来应该变得有钱和丑陋,可是直到最后她还是那么漂亮和贫穷!”    小说是犀利晦涩的文学作品,或许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欣赏卡波特的才华,并为其精彩的文字击节叫好,而影片是大众的,需要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除了少数纯粹的艺术片,多数影片瞄准的目标是票房。导演和编剧实际上是合谋篡改了原小说,将其改变为名字相同而内容大相径庭的另外一个故事。传记作者巴里帕里斯说影片的风格与六十年代初的纽约是很不符合的。但所有的这些不妨碍电影《蒂梵尼早餐》的窜红--除了影片里丑化日本人这点一直为人诟病而外。    奥德丽赫本生长在战争中,经历过亲人的死亡、疾病的虐待和饥饿的滋味,她终身没有忘记那种感受。她进入演艺圈后,选择的大多数电影都是明媚浪漫带有童话色彩的,因为她觉得她从事的行业对观众有很强的诱导性,而美好的电影可以让人们发现生活里光明的一面,可以激活人们心里善的东西。而同时,她自己也忍受不了拍摄苦涩黑暗影片时她心灵必须经过的折磨,所以即使因为想改变戏路而选择了《蒂梵尼早餐》,有意无意地,在表演中,她依然将以往的风格注入到影片里面。她那种清新温暖的风格没有特定时代特色,也许这就是我们直到今天观看她的电影也会有如沐春风之感的原因。    我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蒂梵尼早餐》时,它的片名是港译的《靓女芳心》。和其他很多人一样,我第一次看这部影片就迷上了它,以后百看不厌。即使不久之后我读了卡波特的英文原著,发现这是两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后,也照迷不误。    赫本不能说完全因这部影片改变了戏路,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她的表演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她的轻灵纤巧赋予了霍莉独特的魅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尽管卡波特一直在抗议着,尽管书上更加古怪而魅力四射的霍莉在角落里玩世不恭地冷笑着,1961年的电影《蒂梵尼早餐》已经成为永远的赫本经典。而赫本与卡波特在这一年彼此交汇却又没在对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连轻轻的挥手都没有,他们行走在各自的轨迹上,互不相干。本文版权归作者水梔子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