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很纠结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21:24:52人气:0
侏罗纪公园1

视频侏罗纪公园1状态年代:1993

主演山姆·尼尔劳拉·邓恩杰夫·高布伦理查德·阿滕伯勒更新时间:2015-06-20 13:21:03

哈蒙德(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Attenborough饰)立志要建立一个非同寻常的公园:恐龙将是这个公园的主角。他把众多科学家收归旗下,利用琥珀里面困住的远古蚊子体内的血液,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培育繁殖恐龙。结果如愿以偿,他把怒布拉岛建立成了一个恐龙公园,坚信可以从中赚取大钱。然而,科学家们则忧心忡忡。 不幸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虽然公园有电脑系统管理,但却因…

一、斯皮尔伯格个人角度——他非常、非常、非常地迷恋恐龙考古学家对恐龙的爱:A他希望人类对恐龙保持敬畏。B他把迅猛龙爪子装在兜里(哪个男人会把女朋友指甲装兜里)。C他从小就有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种类:三角龙。D他把食草类恐龙形容为“大奶牛”。E即使受到霸王龙的连番惊吓,不得不在大树上守夜,但他面对食草龙还是没有任何厌恶感。当小女孩说讨厌食肉类恐龙的时候,他还为恐龙开脱,说“这是它们的天性”。老人家对幻想的爱:A“不惜一切代价”,让幻想成为现实。B他梦中的公园无视权贵,向所有爱做梦的人敞开。C每一只小恐龙出生他都在场。D他把侏罗纪公园当做送给孙子孙女的礼物,而小朋友们也特别喜欢(在斯皮尔伯格的价值观里,好孩子都应该喜爱并敬畏恐龙,坏孩子则应该在受教育后达到这一点)。E他甚至在博物馆中挂起标语,想回到“恐龙统治地球”的年代。F当侏罗纪公园可能无法通过审核的时候,他寂寞地吃化掉的雪糕。全片最煽情桥段。以上两个人的言行,是斯皮尔伯格自我喜好的投射。二、从导演立场的普世角度要贯彻美利坚人道主义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对恐龙的爱,本身就包含着对恐龙生杀掠夺的理解和纵容,但是作为一个拍片子给全球人看的导演,他的意识不能太出格。宝莱坞混沌学家、女植物学家,还有一部分时候的考古学家,代表斯皮尔伯格的理性结论。理性观点是:A考古学家表示:把相隔千万亿年的两种生物放到同一个环境里,要迎接的,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注意他的着眼点,是“自然选择”。考古学家没有立足于“人类危机”这一点上来考虑,而是直接在思考大自然的物竞天择。要记得,在这三个人里,考古学家无疑更靠近斯皮尔伯格的精神代言人角色。B混沌学家表示:“生命会找到出路”,他相信,人类如果妄图操控物种,那就是在重演巴别塔的杯具。混沌学家的着眼点,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人伦角度。也就是说,尽管混沌学家未必有信仰,但他更加主观和单纯地,从“天道人伦”甚至“精神信仰”角度出发,提问:“神造恐龙,神灭恐龙,神造人,人灭神,人造恐龙,然后?”恐龙灭人。(这里女博士还插话说“恐龙灭男人,女人统治地球”,真是女权斗士)混沌学家所研究的科学领域,是专攻“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巧合的是,影片中他的发言,全都是从一个抽象的角度来点揭示未来走向,但不解释过程:虽然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但我知道克隆恐龙的话我们会倒霉,我知道恐龙肯定有办法自己繁衍。从这里也能看出,斯皮尔伯格对混沌的理解,更像是一种世界观,不像方法论……C女科学家表示:恐龙是很危险的,会伤人!她的着眼点就非常朴素了……当老人幻想挫败感到痛苦的时候,女科学家指出,这个公园依然是幻觉。这个一阵见血的指摘,针对的已经不再是公园,而是电影本身。就连拍电影,这个公园也不可能顺利存在,这是一件真的很遗憾的事。斯皮尔伯格不是库布里克,《奇爱博士》可以用原子弹炸了全世界,但斯皮尔伯格为了票房却必须让人类胜利。这个老人进一步说,这不是幻觉,我有能力把幻想实现,这有什么不好?女科学家只能哭着说:外面我们的亲友们正在遭遇生命危险。老头子心里估计只有两个价值准绳,一是自己的爱与梦,二是地球的存与亡,至于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类命运,他大概根本不在乎。导演自己是站在老头和考古学家那一边的,对一个两个人的死活比较不以为然,所以他自己心里也并不认为女科学家的话站得住脚。毕竟人类也只是物种之一,人类自我毁灭是朝夕之事姑且不论,至少恐龙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对地球本身是没差的,这也是老头的潜台词。但是在几波人纯意识形态的角力中,考古学家、混沌学家未能说服老头,最后说服了老头的,却是跟他精神距离最遥远的女植物学家。为什么?导演让女科学家来帮助他把脚落到地面上,来关心亲友的死活,这个选择是为了照顾观众的狭隘人文主义。这是为了票房——反正大多数电影观众,视野范围也仅局限于自己的街区。比较囧的是,这个角色设置,是“男人care的事”与“女人care的事”的碰撞,也确实带有一点性别歧视因素……斯皮尔伯格让女博士具有“女权斗士”属性,其功能是全程嘲讽女权……D有了上面的铺垫,后来侏罗纪公园停电的时候,在公园系统彻底毁坏和救人之间,老人选择了救人。塞缪尔·杰克逊不同意停电,很显然这俩人之前才是一条船上的,那么在转变之前的老头子,大概也是不会同意停电的,这是导演自己的真实心理。当杰克逊抗议停电时,老人吼了杰克逊一句“人命关天”,表面上是标准的美利坚人道主义,其实只是个赚取票房的糖衣。有了上面的说明你就懂了:这段戏的骨子里面,还是一个“自然高于人类”的内核。E最后侏罗纪公园被毁灭了,考古学家说“我否定你这个公园开张”,老人说“我也这么想”。梦想轰然倒下?以人为本的胜利?既是,也不是……这个结局,当然是出于商业考量了,应该说是观众的胜利吧o(╯□╰)o三、两种观念角力的结果一方面,斯皮尔伯格是如此地狂热于恐龙之梦,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如果要讲一个恐龙题材的故事,又要尊重它的客观天性,那就很难不把它放在人类存亡的对立面。哪怕外星人都有可能和人类交朋友,但恐龙,绝不会。可是,纠结的斯皮尔伯格,他显然不想全盘否定侏罗纪计划,就算明白这是错的,他也舍不得去责怪造梦的老头。所以!这个家伙!就把责任!推卸到了【电脑科技】上!影片中他彻头彻尾的是个电脑反对者。一开始就表达考古学家反感电脑;然后,电脑操作的自动车莫名其妙的就出问题,电脑真不可靠;然后,造成公园崩溃的直接原因,是计算机工程师有人品问题,导致全部系统瘫痪,一群人全都搞不掂;后半段,老头甚至明确地说出:下次我再也不用这种电脑多、人工少的管理方式了!甚至,门锁关不上,也是电脑在那里制造麻烦……总而言之!都是你们过分依赖尖端科技的错啊!(所以,老头子现实中是不是也很苦手于电脑啊?哈哈哈哈哈哈)对斯皮尔伯格自己来说,他拍这个片子是真的圆梦,这真的是一个幻觉中的“跳蚤马戏团”。但如果有能力的话,跳蚤马戏团的发展之路,最终会通往侏罗纪公园。他们不计一切代价,圆梦的脚步从未停止。在茂密的丛林中,在暴雨和星空下,是梦中的美丽怪兽。巍峨温存的大蜿龙,美丽狰狞的双冠龙,在原野上成群奔跑的似鸡龙,聪明活泼的迅猛龙,从小一直喜欢非常想摸摸看非常想趴在它肚子上的三角龙,还有那,站在一切物种顶点的霸王龙……那座有恐龙生存的neverland,重现的是这个星球的昨天,早于历史,早于艺术,早于神话的源头亿万年。当巨大的骨骼一朝苏醒为有温度和心跳的血肉之躯,我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登岛相见。不惜一切代价。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