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那些感动我的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03:50:50人气:0
日本沉没

视频日本沉没状态:BD超清中字年代:2006

主演草彅刚柴崎幸丰川悦司大地真央更新时间:2020-08-06 20:48:41

老版的《日本沉没》以特摄手法拍成,效果差强人意,新版的巨额投资打破日本影史纪录,以最新CG技术再现小说中的惊世末日场面。拍动画与计算机游戏出身的导演通口真嗣充分发挥视觉系特长,影片仿佛一部“灾难片联播”,八级大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滔天海啸连番上阵,场面壮观又恐怖。 片中,模型、实景、人群和CG特效的结合几乎无可挑剔,科学家力挽狂澜的深海冒险也将气氛渲染的十分到位…

选在5.12这个日子来看这部电影很应景,于是看的时候心情也有些异样。不知是不是日子特殊的原因,几乎片长一半的时间我都处于哭的花容失色的状态。完全没把它当作一部电影来看,更不用说当作“商业片”,整个影片中,完全忘却那些技术,特效,甚至是很多人所纠缠的政治问题,情节漏洞等等,只是简单的被感动,被震撼。所以,即使情节不算新颖,即使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它在我心目中已站稳五星的位置,即使给它评五星的人那么少的可怜。转入正题吧。尽管我觉得自己的思维其实很混乱。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确实单看情节的话确实是很简单,基本上我一路都猜到下面发生了什么。然而这是一部宏大而又细致的电影,总是在一些非常细小的地方突然间打动我,让我心情起伏不定。首先,撇开一切政治原因,非常敬佩日本人面对灾难的态度。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很不稳定的岛国的人民或许有着那种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吧,然而也正是这样,他们这一群人面对突然降临的自然灾难,有过绝望,有过痛苦,却依然是从容镇静地去应对它。我深深地爱上地震发生的一刻依然沉着的“阿姨,关上火”的叮嘱,爱上当首相对大众宣布日本即将沉没的消息的时刻民众虽然惊恐却依然冷静的神情,爱上当自己的生活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依然淡定地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们:那刚刚失去亲人却那么乐观的一家人,听到日本即将沉没的消息,瞬间沉默了一下,接着却像讨论茶余饭后的闲话一样嘻嘻哈哈的讨论起政府会把自己移民到什么地方,有没有机会去世界著名的赌城看一看这样的话题来。而当自己没有等到移民的名额,几乎就是等死的时候,他们却把曾经挂在自己家居酒屋的灯笼挂在避难所的帐篷上,围着火堆烧烤,喝酒,轻松地谈论这件事,仿佛与自己无关一般。那个经营着酒库的女子,笑容可掬的把自家的酵母送给即将移民的顾客,叮嘱他们在国外用这样的酵母依然可以酿出同样的好酒……在他们的笑容里仿佛家园的沉没这件事是那样的简单,不值得为它烦恼。而这样的笑容却让我看了心痛无比。冷静地面对灾难的态度,或许在这样的灭顶之灾面前是迫不得已的,然而这样不屈服于必将到来的毁灭,以这样的淡定面对自然灾难,正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大智慧,是人类尊严在自然神威面前最后的反抗。我崇敬这样的平凡而伟大的不屈精神。其实从头到尾,看到城市一个个毁灭的时候我的心头充满着无比悲凉的情绪。在这一刻抛弃国界的限制,让我从人类的角度去想,家园无可避免的废失是如此让人痛心疾首。作为这样一个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辛辛苦苦经营到了这一步,却在自然面前毫无反抗之力,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这么多年积累下的智慧的结晶瞬间毁于一旦,看着那些象征高科技的电脑,汽车,大桥在海水中绝望的漂浮,真是有种一瞬间信念崩塌的感觉。因此我不能怪那位白发苍苍的首相动情地说“就我自己而言,我很想不采取任何措施,就这样和自己的家园一起沉没”。安土重迁啊,似乎这种古老的情结已经植根人类的本性深处。即使在这样的年代,我们越来越习惯漂泊,然而毕竟家园还在那里,就在那里,因此我们是安心地离去。当有一天家园面临永无挽回的沉没,或许每个人心底的那种情结就会被激起,然后让自己的心与废失的家园一起沉没吧。在这样的绝望面前,我深深体会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无力,然而我们是不能期待超越人类的力量的救赎的,至少对于绝对无神论的我来说,除了自己,无可寄托。可是啊,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无力如孩童的人类又能如何去面对?这一刻,虽说脆弱的科技无法匹敌自然灾难的力量,我却依然坚信这是唯一的自救之道。明知不可而为之,这才是我们人类应该有的勇气。这样的时刻,只有看到依然忙碌于工作的人,看到大家团结一心的行动,绝望的心情才能稍稍得到安慰。一直一直地在想这样的问题,怎样去做一个人,才不枉费自己这一生。最近舍友在对我说这样一种说法,人性是兽性与神性的融合。不知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合想起这句话。这场灾难中,有形形色色的人,芸芸众生如我,在政府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然而心情迷茫的在撤离,在迁徙,在等待救援。这样的方式,你我都会去做,并不知其目的,只是茫然地追逐“生存”的第一需求,本性使然。然而人群中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有着更多的知识,更优秀,更杰出,却也担负了更沉重的责任。当一个人身上有着对许许多多人的责任的时候,他便不再茫然,他便在这人群中显得那么突兀,只因为那种目标明确的眼神。那么,这样的时刻,责任感便驱使着一个人超越了人性,产生了神性吧。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找到了自己需要保护的人,找到了自己需要坚守的信仰,因而他们的选择也就超脱了自己的生命。当那个强势的女性官员(不知道怎么称呼她gt;lt;)哽咽着说“我想要救更多人,一千个,一百个,十个……哪怕一个也好”的时候;当那个苍老的首相平静地说出“然而这不能代表一个首相的观点,因为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日本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的时候;当科学家对着我们那位可敬的潜艇领航员说出这趟航行注定有去无回,而他却只是眼皮也不抬的忙于整理资料,有些敷衍地说出“我知道啊”的时候,我控制不住地泪如雨下。是的,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啊,然而你们是为了谁而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责任,作为一个优秀到能够在海底像耍杂技一样操作潜艇的科学工作者,那是你们的责任——去保护他们,那些需要你们的人。说起来,责任这种东西,可大可小,然而本质又有什么不同呢?那两个可敬的领航员,从容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只是为了自己爱的人能获得幸福。他们有想要保护的人啊,想让自己的儿子能看到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海滨的景色,想让自己最爱的女孩和自己最心疼的那个小姑娘不再受到生离死别的折磨,从此幸福的在一起。这样的想法复杂吗?然而不崇高吗?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深刻的,一个人的爱也是有共通性的。有小爱才能有大爱。虽然那个最明确想保护的人只有一两个,然而这样的爱也提醒着他们,有多少个这样需要人保护的家庭,这样的努力,是为了自己爱的人,也是为了让所有相爱的人把这份因自己的逝去而无法挽回的爱延续下去。责任是一种让人痛苦也让人幸福的东西吧。水花迸溅的潜艇中,两个年轻的领航员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如此相似——带着最甜蜜的笑容,抱紧自己最爱的人留给自己的东西,神情安详的陷入永远的沉睡……那一刻我才领悟,拥有一份额外的责任是何等沉重,又是何等幸福。于是,故事终于该结束了吧,在心灵被层出不穷的灾难场面折磨地无法再承受的时候,终于,以一个有些英雄主义色彩的牺牲为结束,家园终于被救赎。这样的时刻,虽然一切都已经结束,可是看到那些成为废墟城市,听着新的女首相站在灰暗的废墟上,向下面无数双经历了太多苦难而变得深邃的眼睛庄严地念出“我们要重建自己的国家,总有一天让所有流落在外的国人都回到自己的祖国”的宣告,心情仍然是愁云惨雾。然而这样的时刻,相当绝妙的一笔,画面切换到那个宁静的小县城,灾难后的寂静中,一只小小的燕子回到了那个遗弃已久的鸟巢,那位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平静而欣喜地看着这只小小的鸟儿,露出那种因为经历太多后而归于平静的浅浅笑容……这一刻,想起电影刚开始时候的那个场景:因得知日本即将沉没而深感绝望的首相,心情沉重地走出大楼,却迎面撞上一对新婚夫妇,面对着镜头大喊“茄子”。首相低头自问,这个国家,难道注定没有希望了吗。最终这只小小的燕子还是给出了那个答案,一个光明的答案。不,只要不放弃,终究会有希望,因而我们无论何时也不曾忘记大喊着“茄子”放肆地笑,不曾忘记屋檐上那只久久未归的燕儿。只要太阳还会升起,希望,就是不会被忘却的。写于汶川地震一周年祭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