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实到扯蛋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13:22:24人气:0
甜心的报复

视频甜心的报复状态:超清年代:2009

主演SheraBechardJohnTokatlidisFrankJ.ZupancicChristianBako更新时间:2022-09-28 19:28:30

带着愤怒和决心,失声的卡尔玛(谢拉·贝尔夏SheraBechard饰)走出了国门,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早年被人贩拐卖的姐姐安娜(PatriciaStasiak饰)。凭借着手上收集的线索,卡尔玛迅速找到了人口贩卖团伙中的两名成员,可是在痛下杀手之后,她也成为了黑白两道追捕的对象。 一次意外让卡尔玛落入了人贩的手中,虽然遭受了被侮辱的悲惨命运,但这一事件让卡辱的悲惨命运,但这一…

这部片子的观影感受很独特,是因为在看完这部片子后,紧接着又看了一部台湾汉译过来的美国宣教片《快乐之道》,然后两种感受一综合,就像芥末拌了糖,奇奇怪怪的味道。两者互相照应,讽刺意味之强,强过芥末糖果。先不说《快乐之道》,说说这部从真实到扯蛋的片子。这部片子是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社会动荡,好多东欧和前苏成员国的姑娘或者自愿或者被骗地大量涌入北美和东欧之外的欧洲从事色情行业,这是个事实。因此这部片子建立在这个事实基础讲故事,是可信的,本来也可以讲个很精彩的故事,哪知看着看着就发现导演脚下生风,刹不住闸了,越拍越狗血,越拍越扯蛋,漏洞百出,荒诞不堪。如果不是性感哑女的身段和身手,估计一半看这片的都关机了,靠漂亮妞撑起这部本来可以很精彩的片子,真是导演的悲哀。故事细节的不真实和现实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这部片子的致命伤。但根结不在这里,是导演的片子类型的归类紊乱:如果拍成现实主义的电影,像纪录片风格那样的,即使冷冰冰,毫无希望的冷酷,但是因为真实,会更有震撼效果。如果想拍成娱乐片,像吴宇森和罗德里格兹、昆汀塔伦蒂诺那样,玩的就是动作和荒诞,那观众也就不跟你较真了,反正就是一乐,耍呗。可是这片子恰恰就尴尬在这两者之间了,像个电影畸形,前半部分还正儿八经的叙述故事,让我充满了期待,后半部分就开始天马行空胡扯乱编了,让一个平凡的俄罗斯哑女化身为罗拉•克劳福特,里外透着那不靠谱。再说说那部《快乐之道》,实话说,真是不错的片子,就像宗教片一样,但是却不是宣传神理的那种,通篇说的都是在社会上生存的真道理,让一个人诚实、正直、勇敢,分为21篇,分别为照顾你自己、有所节制、不要有杂乱的性关系、爱孩子并帮助他们、敬重并帮助你的父母、树立一个好榜样、试图生活在真相里、不要谋杀、不要做非法的事、支持为全民设计并为全民运作的政府、不要伤害善意的人、捍卫并改善你的环境、不要偷窃、做个值得信任的人、履行你的义务、做个勤勉的人、做个能干的人、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试着不去做你不喜欢别人对你做的事、试着以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兴盛与繁荣。当看到“试图生活在真相里”里的时候,我就想,这俄罗斯妞所在的情境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出卖身体换取未来是不是真相?一半被骗一半自愿是不是真相?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是不是真相?孤身挑战犯罪团伙是不是真相?卧底俊警英雄救美是不是真相?一通杀戮逍遥法外是不是真相?假如你本是弱者,你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你会期待他人救助而束手待毙吗?别人打你的左脸,你会伸出右脸吗?你用不合作非暴力手段会使加害者感动得涕泪横流改过自信吗?因此,提倡生活在真相里的到处宣扬爱心的《快乐之道》在本是虚构却有残酷现实意味的《甜心的报复》面前,就不免有点尴尬。因此我想,这部《快乐之道》应该在“试图生活在真相里”这个条目里再加一小条:在善用善法,在恶用恶法,不可颠倒之。这样,就对了,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