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国新浪潮致敬的挪威导演处女作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18:58:45人气:0
重奏/复工/爱重奏

视频重奏/复工/爱重奏状态年代:2006

主演安德斯·丹尼尔森·李伊斯潘·克劳曼-豪纳维多利亚·温格奥德-马格努斯·威廉森更新时间:2012-09-07 15:36:15

艾瑞克(伊斯潘·克劳曼·豪纳EspenKlouman-Høiner饰)和菲利普(安德斯·丹尼尔森·李AndersDanielsenLie饰)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两人的友情十分牢固。成为作家是两人共同的梦想,他们为了这个梦想不断的努力着。菲利普的初稿一经寄出就在文化圈引起了轩然大波,转瞬间他成为了圈内炙手可热的红人,而艾瑞克的初稿却石沉大海无人问津。 事业有成的菲利普在爱情上也一帆风顺,他和女友凯…

约阿希姆·提尔一鸣惊人的处女作《重奏》,当年代表挪威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处女作揭开了他大部分作品反复探讨的主题:记忆、身份和时间,也为此奠定了悲喜交集的基调。这是一个有关青春、雄心壮志、友情和爱情的故事,两个相识多年的好友,其友情十分牢固,成为作家是两人共同的梦想,他们为了这个梦想不断努力着。才华横溢的菲利普一夜成名,艾瑞克却郁郁不得志。很快在名利和爱情的冲击下,菲利普遭遇意外变故走下坡路,艾瑞克努力帮助他重振声望,却又在暗中想创出自己的成就,最后果然不负有心人,在知名作家的指点下获得成功。既然是讲作家的电影,就不得不提到与提尔长期合作的编剧埃斯基尔·沃格特,他与提尔共同创作了迄今为止所有作品的剧本,可谓亲密战友。最初,沃格特在巴黎学导演,提尔则在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深造,两位挪威电影创作者各有大计,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创作出这部作品,再联想到片中两位男主角的作家身份,难免让人揣测这部作品的自传色彩。也许两人都是高超的编剧,文学相关的内容一直反复出现在提尔的影片里,《猛于炮火》里小儿子写给暗恋女孩的奇思妙想短文,《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女主角写的女性主义文章,而这部作品更有意向挪威著名作家TorUlven致敬。▲两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作家这部处女作捕捉到踌躇满志的年青人对成名的梦想与渴望,为了成功在爱情路上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取舍。两位主角对恋人的迥异态度印证了这种理论,不论是菲利普还是艾瑞克,最终都没能收获幸福的恋情。影片表面上充斥着青春期男生的各种低俗笑话,愤世嫉俗的音乐趣味和淘气天真的叙述方式,实则却不断浮现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气氛,不论是菲利普的发病入院,还是艾瑞克的恋人离去等等,最终展现的是青少年进入成人世界的一条无奈苦涩的必经之路。作为青年导演的首部作品,往往喜爱炫耀各种眼花缭乱的电影技巧,这部处女作同样如此:毫不节制的闪回和蒙太奇,正常行进的情节中不断插叙,打断线性叙事;利用人物的回忆引出其他角色,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里反复跳跃,不知不觉制造出一种眩晕感。旁白与画面不同步的剪辑方式制造出一种时间延长的错觉,粗略跳过6个月内发生的情节,之后在人物的回忆情节里重现,形成一种时间往返回旋的流动感。这些都是提尔作品最鲜明的标签,表现出他对回忆和时间主题的偏好。▲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致敬提尔也毫不掩饰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喜爱,观众在这个故事里隐约品尝到特吕弗名作《祖与占》的悲喜感,在黑屏和声音中断的画面里偶尔闪现出对戈达尔的致敬,甚至情节里更安排男女主角现身巴黎度假的情节,在梦幻的背景下,将两人爱情的开始与结束描绘得相当动人。这些都可看出导演对法国及其文化的钟情,尽管存在着天真肤浅的一面。音乐绝对是提尔作品里的特色标志,从这部处女作开始,几乎每部作品里都有一场音乐会、酒吧、舞池,或家庭聚会的情节,而且其音乐品味相当突出,这部所选的音乐大赞,从JoyDivision到LeTigre,各路朋克和另类摇滚大牌的歌曲让人听得心花怒放。作为在奥斯陆拍摄的第一部长片,提尔并没刻意将镜头对准这个大城市,却在不经意之间捕捉到它的独特风味,开场时的节日游行镜头扫过大街上狂欢的人群,其后众人在湖边休憩玩乐,男主角骑单车穿越奥斯陆的街景,以及提尔最拿手的夜生活酒吧场景,都将这座北欧大城市的现代感与自然环境展现得无比舒适。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