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拼盘电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1:53:22人气:0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视频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状态年代:2010

主演乔什·布洛林大卫·柯南伯格北野武伊莎贝尔·阿佳妮更新时间:2012-09-07 13:39:44

戛纳组委会筹算将在5月20日放映《Chacunsoncinema》,该片包含了35位驰誉编导为了庆祝戛纳影片节60周年而拍摄的3分钟短片。为庆祝2007年戛纳影片节60周年,组委会邀35位与戛纳有联系的世界知名编导,各拍一支约3分钟的影片短片,表达他们心里对于影片院的感应与热忱,此中包含肯洛区、罗曼波兰斯基、阿巴斯、文温德斯、葛斯范桑、柯恩兄弟及华裔编导侯孝贤、蔡敞亮、王家卫等。蔡敞亮执导…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6774102.html什么是拼盘电影,就是几个导演各自拍一部短片,凑到一起,或者叫集锦电影。这几天集中看了几部拼盘电影,补看了一直没有看完的《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又看了06年戛纳的《巴黎,我爱你》,今年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电影》,但说句良心话,我一点不喜欢拼盘电影,而且这种趋势是越来越不喜欢。除了这三部之外,我知道的拼盘电影还包括《六个导演眼中的巴黎》、《四个房间》、《九一一事件簿》、《性爱禁区》以及三个导演拍的《爱神》等等,人数再少下去的话,就称不上是拼盘了。在这些拼盘电影中,我认为成就最高的无疑是02年戛纳的《十分钟年老去》,阵容是超豪华的,15个当世名导,10分钟的长度,宽限的体裁,其中的三部我非常欣赏,分别是伊利·曼佐的《一瞬间》勾画了一种回忆的情绪;沃克·施隆多夫的《启迪》叙述了一种哲学的深刻;维姆·文德斯的《距离托那12英里》渲染了一种眩晕的感觉。到了4年后的《巴黎,我爱你》这里,时间从10分钟压缩到5分钟,18个导演。说实话,我只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爱与浪漫,而且这种感觉来得还比较表面。只是觉得有几个短片挺讨巧的,诸如5区塞纳河畔不同种族之间的爱恋;7区埃菲尔铁塔下的滑稽幽默;12区巴士底广场,偷情丈夫因为妻子身患绝症后的回心转意。其他的,恕我记忆不好,已经忘了大半。而今年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好么,35个导演,3分种的时间,看的时候简直像走马灯一样。看完了立马就忘了,脑子里顶多只剩下几个场景。3分钟,在慢节奏导演的手里,就是几个空镜头,几个情绪营造的时间,哪还来得及什么故事。再来说我为什么不喜欢拼盘电影,我想用文学艺术里的东西来做类比。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它自己最成熟,最能代表这门艺术的发展水平的形式。放在文学里,就是小说;放在电影里,就是长片。同样都是长片,你可以像科恩兄弟的《冰血暴》那么短,也可以像英格玛·伯格曼的《芬尼与亚历山大》那么长,但这都不妨碍其作品的优秀程度,就像是在小说里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之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但总得有个限度。时间的,或者是篇幅的。再短了,就不成样子了。比如,10万字可以写成一部小说,这肯定没问题,就像是90分钟的电影;2万字,可以凑合成一篇说得过去的小说,就像是10分钟的电影;2000字也可以勉勉强强挤个超短篇什么的,但显然难以成为什么名作了,因为这基本上就是小散文的篇幅,就像是5分钟的电影;200字呢,差不多是一首现代诗的长度,就像是3分钟的电影。能把小说写得极好的,散文、杂文什么的肯定也不至于太差,但你能记住列夫·托尔斯泰有哪篇散文写得超赞吗?我看够呛。他写诗也肯定写不到泰戈尔那个水平。同样的,一帮剧情长片出身大导演导的短片子,虽不至于太烂,也显然不会优秀到哪儿去,尤其还是命题作文的时候。10分钟,多少还能有点儿味道;再短,5分钟,3分钟,就只剩下看个乐子了。看《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这类片子,就像你在看一本当代著名小说家的散文集,是挺丰富的,但真正能吸引你的,只是绕着光环的作者目录,其他的,都是些二流的玩意儿。亲近某位电影大师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去看他的杰作,认真的,几遍几遍的看,没别的。PS:我发现搜索漂亮的电影海报是件特别耗时间的事情,哪位达人给推荐个这方面的网站啊,小可在此谢过。此外,如我所料,今天发现几个卖碟的摊上出现了很多杨德昌的片子,威美的简5,除了那两部杰作之外,还有《麻将》、《恐怖分子》、《独立时代》以及和柯一正合拍的《光阴的故事》,西南村的黑哥鼓动了半天,但我就不买。别看他死了,但我就是对他的片子不感冒。再此外,你还想了解拼盘电影的话,推荐你看看网易娱乐上的这篇文章:《电影的拼盘套餐:集锦片综述》。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6774102.html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