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neverdie,即使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20 10:58:39人气:0
金属精神

视频金属精神状态:正片年代:2008

主演SteveLipsKudlowRobbReinerKevinGoocherGlennGyorffy更新时间:2023-12-29 12:38:05

在14岁的时候,两个好朋友史蒂夫和罗伯就约定以后要永远一起搞摇滚。他们的乐队Anvil被尊崇为加拿大金属摇滚的领袖,影响了诸如Metallica,SlayerandAnthrax等乐队。这部纪录片介绍了这支加拿大传奇金属乐队Anvil的历史以及今朝,其中首度发表了多段重要影像,并配以多位金属大腕儿的访谈段落。

昨晚看了一部纪录片,看完之后觉得这片子真他妈太温暖真他妈太治愈真他妈太正能量了,看完他妈不说“他妈的”真是不开心,为什么他妈的要说他妈的?没有为什么,“他妈的”在特定的时候说起来就是他妈的单纯的酷,傻乎乎的那种酷,大概就和金属乐一样,和金属乐手说话时无限执着地夹杂着FUCKING一样,JUSTSOCOOL.片子叫作Anvil!TheStoryofAnvil,中文译名特别唬人——金属精神,译得不好。我认为大多数金属乐就似乎都没什么精神可言,它只是让人觉得自己很精神。但凡意淫摇滚精神的文章大多只能反复咀嚼BobDylan、JohnLennon、SexPistols云云,绝口不提金属乐大腕,其原因大概是金属乐从根上起就是低智商的群众体育活动?重金属时代的大牌乐队往往不反战、不抗议、不左也不右,他们站在舞台上咋咋呼呼、装神弄鬼,杀兔子、玩蛇、吐火、抛洒生肉,西方版跳大神,唱着没头没脑的“杀了你”“我是鬼”“操到你爽”,逼格太低,文青意淫摇滚精神绝对不能带上他们玩。还好,这部片子一开始就生动地展现了八十年代初重金属的光辉风采,这只名叫ANVIL的乐队,主唱一开始就站在舞台上斜眉瞪眼地拿着假阳具扫弦、用牙齿咬弦,身着束身甲、手戴黑色蕾丝,表情似笑非笑,舞台之下山呼海啸,一群短腿日本妹子作随时晕倒状。在日本,1984年,这只乐队和金属乐史上极为重要的大牌Scorpions(蝎子)、Whitesnake(白蛇)、万千少女偶像BonJovi一起演出。80年代初,HairMetal最后的黄金时代,Thrash四大天王初露峥嵘,全世界的年轻人似乎都热衷于从事这件不需要大脑的群众体育活动。那时POGO似乎还未像今天这样形成特定的模式,乐迷们不怎么甩头,只是不停地挥舞手臂,以及不时挺着腰板跳两下。金属现场的气氛和其他音乐现场不太一样,它需要你全情投入,需要你把台上那些个留着长发、不可一世的人当作神灵一样供奉,重一点、再重一点,RIFF突然停下,尖锐的吉他跑出来SOLO,你的生理快感被这帮乐手玩弄于指尖。一曲唱罢,欲求不满,抬头大喊“牛逼”,其实潜台词就是“给我,我还要”。ROCKSTAR这个词似乎在西方世界是得意忘形、纸醉金迷、不可一世的形象,不苦不穷,一群牛逼到死的铁汉暴发户。(国摇却形成了莫名其妙的不穷不是真摇滚的潜在意识。)TOBEAROCKSTAR,绝不是什么圣洁高远、叛逆勇敢、自由伟大的梦想,但TOBEAROCKSTAR和重金属一样,其本质简单的没有理由——JUSTSOCOOL.SOCOOL?影片回到三十年之后,ANVIL主唱呆在儿童配餐中心给学校的孩子们配餐,当年那个鼓技超群的鼓手变成了一个搞装修的。SOSAD.但实际上,也很正常,作为一个前THRASH时代的乐队,他们的音乐似乎三十年之后依旧停留在八十年代处的重金属套路上,而现如今连THRASH都已经渐渐湮没。当下也只有METALICA这样的乐队才有本事作全球巡演,到哪都是上万人,赚的盆满钵满。其他老乐队似乎只能几年发一张专辑,被人称之为“老炮”,喊一声“牛逼”,呼一句“摇滚不死”。更何况ANVIL这支乐队身处在加拿大,在八十年代都没有赚足人气。忽然有一天,有一个捷克老果儿献身于乐队吉他手,竟然给这个成立三十年给孩子配餐给乡亲们搞着装修的老乐队,安排了一场欧洲巡演。他们重现在摇滚音乐节上,看到当年一起演出的老炮,主场激动地跑过去叫对方的名字,只可惜别人早已忘了这个曾经不温不火的乐队。巡演,这个乐队实在是背的可以,到哪哪火车晚点,演出迟到唱完了老板送份饭了事就是不给钱,演出没宣传,十个人在那也只能接着演。别人不断地告诉他们“你们的经纪人是个傻逼”,看着这个英语比我还烂的捷克果儿,这帮大叔尴尬地说“我们没有经纪人”。他们以为他们回到了八十年代,和牛逼哄哄的金属之神们站在一起,他们以为演出能有上千人来看,他们以为会有唱片公司和他们联系,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机会终于到了,他们也会觉得“我们这么努力,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当他们疲惫不堪地回到自己的家,回头看这场极不专业的巡演,简直就是绿茶婊骑行西藏,绿茶婊可以净化心灵,但三十年的金属老炮办不到。他们有些丧气,不过却一点也不怪罪捷克果儿,果儿和吉他手还结婚了,ANVIL在婚礼上献唱,宴席上的家属面对这违和感如此强烈的婚礼,眼神迷离。折腾吧,这帮五十开外的人竟然又开始四处寄小样,打算录制他们的第十三张专辑。十三张,主唱的老婆(亲戚?不记得了)说:“一个乐队三十年,发了十三张专辑,还是只能为一百人演出,我觉得这是个笑话。”写到这里,影片的情节我不想再多说了,因为我真心想推荐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有关于摇滚乐的电影。ANVIL的主唱是一个极为真诚、极有人格魅力的人,我从未见过一个异性恋男人如此强烈地向自己心爱的男人表达自己的爱意,不是无聊的基情,而是真正男人间的情感,因为对方生气而委屈的嚎啕大哭那种。这部影片中所表现的无奈、无助、“我天天做题为什么还是考不上大学”那样的悲伤极为真实和感人,为了发行自己的专辑主场从台上走下来以“你知道安利吗”这样的方式贩卖“基努里维斯那样的墨镜”。影片最后,ANVIL又去了日本演出,那个三十年前给予他们ROCKSTAR梦想的地方,日本鬼子太买鬼佬的账,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定完全没听说过这个乐队,但老炮就是老炮,大手指尖搓捻,小日本高潮连连。其实ANVIL到日本演出不是影片的结尾,这部影片的上映本身才是结尾,这部电影本身几乎就是一个灰姑娘一般的童话,导演十五岁时跑来找寻自己心中的金属之神,和ANVIL成员一起厮混,终于有一天厌倦了HAIRMETAL,日后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电影制作人,回头想起自己心目中那段牛逼哄哄和神共处的时光,回头找寻曾经的偶像,把他们的经历拍成电影。这部影片播出了,ANVIL真的火了,再去到日本,也会有人认识他们了。我在微博上搜索,发现他们又开始和METALICA一起到新加坡巡演,发现国内的金属乐队万分激动地在微博上发布与ANVIL的合影。他们必将被全世界的二流三流四流五流不入流和下流的摇滚乐队视作楷模。我忽然想起有一次我在VOX看窒息的演出,这是一个国内较为突出的金属乐队。他们迟到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都不能算是迟到了),上台就致歉,那场演出没有暖场乐队,演足时间,我快把自己的脖子给甩断了,演出最后主唱说送给每一个人他们的上一张专辑。走出来外面下着细雨,烧烤摊还开着,烟气依旧浓重。主唱一个一个地把专辑递给我们,我接着低头看,包装比较粗糙,就如同ANVIL自己出的一块五的自发专辑一样。主唱拍拍我的肩,说:“回去小心点。”我抬头看了看他,看了看这个我在台下对其顶礼膜拜的“神”。ANVIL到日本演出,我还看过日本的乐队来武汉演出。流行朋克,吉他手年纪不小了,一副典型鬼子长相,穿一双绿袜子,不穿鞋。他们整场极尽所能,居然还唱了LOLIPOP。我们围在一起转圈,对着东瀛来的“神”顶礼膜拜。不知他在日本又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不知道在音乐市场健全的日本他们是否能够靠做音乐养活自己。不知道他们来到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从烧烤摊和寿司摊中间走进VOX那狭小的门,心中怀揣的是否如同ANVIL去到日本那样忐忑。我刚才看VOX9月的演出表,26号又有“法国旋律硬核大团”的巡演,票价竟然只有40元。现场能有多少人呢,我已经很久没去了,但我猜不会超过200人吧。希望他们真的能够“火”起来,成为BIGROCKSTAR;如果不能,期望有一天他们的粉丝会给他们拍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虽然他们没有和BONJOVI同台过;如果不能,那,希望他们能够快乐地演出,为五十个人、三十个人甚至是十个人。我猜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梦想、理想,都谈不上有多么高尚和伟大,我厌恶总是谈论自己理想受阻、怀才不遇的人,似乎世界不让他的理想实现就是全人类在犯罪一样。但我想,到了五十岁也没火起来,还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上路、受阻、重新鼓舞自己,是一件很美的事,不仅仅对于旁观者,对于他们自己也是一件很美的事。这些事情一点都不理性,很傻很天真,蠢得年过半百无处容身,为了一点小钱差点大打出手,这些事情似乎只有如同这部电影一样的童话结局才能拯救现实的卑微、无奈。但终究是美的,是不自以为是的,或者是自以为是的同时坦然面对的。不是所有人都聪明的,傻得可爱也许也是美的?我也矫情一把,嗨,先说一句,摇滚乐就是一种音乐形式而已,谈不上有多少独立的精神内涵,但有这些人在,RocknRollWillNeverDie.Justneverdie,即使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