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者》:刺痛神经的生活危机与底层态度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23:22:08人气:0
目击者

视频目击者状态年代:2012

主演高捷淳于珊珊贾孝国许明虎更新时间:2014-10-03 10:09:38

老宋(高捷饰)是一家小饭馆的小老板,因为欠了高利贷四处筹钱,某日他约了卖保险的朋友阿康在码头旁的一家小酒馆喝酒,想跟阿康借钱。一顿酒喝下来不仅没借到钱,老宋去后巷的厕所时还目击到了一场车祸。情急之下,老宋回去叫了阿康去救伤者,二人将伤者抬上车后却发现人早已断了气。二人害怕受牵连,就将尸体扔在了医院门口,并把证据都销毁了。债主平哥逼得越来越紧,为了能保住饭馆和…

《目击者》:刺痛神经的生活危机与底层态度2012年有几部好的中国电影,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清。如今的中国电影,一系列大制作、大特技、大排场、大宣传造成的大片,突然让人感觉中国电影似乎正在远离自己的时代背景。有人说:真正的伟大艺术是在底层的。没错,大片横行十年来,我们同样接受着《三峡好人》、《盲井》、《和你在一起》、《落叶归根》、《立春》、《青红》、《苹果》……直到去年的《钢的琴》、《HELLO!树先生》,以及今年的《桃姐》、《人山人海》、《目击者》。这些电影无一不在表现当下中国的“底层叙事”,因为底层的人们才真正感受着时代转型期间的阵痛,他们的酸甜苦辣才具有最显著的时代特点,也有着艺术的深层底蕴。《目击者》讲述的是中年人失意者的故事,把视角聚焦在底层的生存状态上,不加矫饰的将一幅逼人、压抑的底层生活图景纳入到了银幕影像中。无论面馆老板、卖保险的、黑道大哥、暴戾打手、胖厨子以及片中的各类女性,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同人群,那些不断被挂在嘴边被关怀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与命运,成为这部电影艺术里最大的命题。尤其在年底一片大片眼花缭乱的喧嚣之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目击者》电影情节很疯狂,形式却很冷静。电影所传达的信息是冷眼旁观世人的狂野举动,残酷冰冷不是目的,生活态度难敌才是更应被感知的潜台词。全片无处不透漏着导演将所谓的和谐与现实的残酷冲突的对比,对人性进行探究,展示着一种和目前和谐繁荣相反的真实的社会现象。故事虽然很简单,就讲述欠贷的中年危机面馆老板目睹车祸,迫于生活危机和黑帮压力,由明哲保身受到威胁到自尊受迫奋起抗争。关于情节,有着太多的阐释和理解的可能,所以倘若在这边赘述,一定是冗长无比的一堆乏味文字,但可视作反观这个时代背面的一片镜子,各个不同人群带来的景象虽然是碎片式的,但震撼力却非同小可,但片片刺痛观众神经。面馆老板“老宋”与黑帮“平哥”演出传神,毕竟是老戏骨高捷贾孝国。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老宋的好友——卖保险的淳于珊珊,虽说兄弟俩各有各的生活状态,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混在社会底层,每个人有着各自生活中的不幸和烦恼,又全都为生存的压力而苦恼着(比如说为了自己的潜在的客户,每个星期六都来给快要去世的老太太洗脚剪指甲),类似这种关于底层的描述,不管是写实的还是夸张的,至少让观众体验到其间流淌的深深的焦虑、冷漠、空虚与绝望,淳于珊珊在这个角色上算是下足功夫,足以与高捷、贾孝国争辉,而各个底层角色在这些背景下,每个人都鬼使神差地活着,让人从头顶冷到脚指头。片中的暴力动作场面也是同样的疯狂和冷静,“塑料袋灌酒”、“纸巾窒息”、“万箭攒心吸烟法”等令人窒息动作桥段干脆利索,都是同样的黑色和残忍,绝不拖泥带水影响剧情,这得益于动作导演张海和正一阳的设计(张海客串了片中暴戾凶残的黑帮二把手),同时张海又是本片制片人。通俗的讲“制片人”就是投资者或者能够找来资金的人,然微博上叫“半江湖人”的张海,本身就是个懂得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理的影视工作者。另外,魏君子不断爆粗口的胖厨子,也很精彩。电影代替不了生活,但却能够感染生活,传递关爱与思考,也沉痛,也温情。虽说现实关怀和票房看似难以统一,但镜头也是一种关注,从绣花枕头的商业大片中稍微挪开点视角,有些人也在看。文艺范儿的《目击者》风格偏向黑色悬疑,以平实而略带悲悯的手法去关注小人物,从中发现那些淡淡流淌的人情和关怀,也许不够主流、也许不够主旋律,但在我看来真是的记录下了底层不同人群的横截面,绝对是一部对生活敢于批评,敢于发出声音的好作品。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