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昆虫总动员》:微小但不渺小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07:53:46人气:0
昆虫总动员

视频昆虫总动员状态:正片年代:2013

主演更新时间:2023-12-28 13:07:14

在一片宁静的丛林里,在人类的行迹之下,掩藏着一个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昆虫世界。一只瓢虫遭遇丛林各色虫类追赶,又闯入红黑蚂蚁的战争现场,亲身见证一场昆虫界的“特洛伊攻城”。影片想象力天马行空,不断抛出新的昆虫物种及各色设计感丰富的道具,在银幕上走马观花,笨拙的蜘蛛、卖萌的瓢虫、精明的蚂蚁,轮番登场,教人目不暇接。整部影片没有对白,以3D形式呈现出昆虫王国的微观世…

在看片的时候,我和朋友多次讨论这个片子的受众定位问题。最终我们觉得,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说是儿童,它确实有童趣,但剧情有点缓慢,尤其是开头部分,且没有对白,不容易长时间吸引孩子的关注;说是全年龄,它的形式感的确不会让大人感到乏味,但是它的成人元素又偏少,故事过于简单。说到底,它的受众定为其实就是导演本身,它是导演拍给自己的一部片子。这也是为什么影片获得了众多影评人的认可的原因,因为我们这些年看了太多美国工业生产线上产出的汉堡包作品,虽然有的夹牛肉,有的夹鱼肉,但终归是那一种味道。《昆虫总动员》独特的气质,纯粹的艺术追求,极具法国风情的小资情调,让我们彻底抛开了对好莱坞汉堡的审美疲劳。说它的剧情有多好,导演手法有多高,可能都是言过其实的,它的价值就在于为今天的电影屏幕带来一阵清新之风,一种首先为自己而创作其次自然而然就成了市场所需的创作逻辑。影片最大的意义是提示我们关注身边那些微小但不渺小的生命。以前,以猫、狗、鼠、鸟等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很多,这自然而然让我们对那些常见事物以外的东西视而不见。就好像我们经常对领导的需求关注得多,对下属的需求视而不见;对明星的新闻关注得多,对社会普通老百姓的事情视而不见一样。昆虫、小植物甚至微生物,虽然个头小,身体结构可能也并不复杂,但他们同样是拥有球籍的地球生命,他们的生活百态也异常精彩。影片在对动物拟人化的处理方面做了节制,这是我特别欣赏的,因为我们要还原微小生命的本真状态。无对白的处理其实就是一种还原。在面对瓢虫的拟人化上,其实可以把它的六肢变成手和脚,让他们可以握手、拿东西、做各种人类动作;但是影片没有,影片还是让他们的六肢只承担足的作用,只是在眼睛、表情和心态上作了拟人处理。这种适度的拟人,是对微小生命的一种尊重,我们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视角、用他们简单的器官观察世界,而不是把他们“高升”成人类,虚情假意地付诸我们的想法。影片对红蚁黑蚁的战争做了善恶的评判。明显给观众的感觉是黑蚁是正义的,红蚁是邪恶的。最终正义也战胜了邪恶。但这其实还是过于把人类的情感判断强加于昆虫之上了。从红蚁的角度看,他们无论是争夺食物还是发动族群战争,也都不是错误,影片其实没必要把善恶观投注在他们的行为上。黑蚁红蚁存了很多人类的物品。红蚁把这些东西都当成炮弹,但是黑蚁却把火柴真的当成火柴来使。可以说,在智商方面黑蚁显然要高出红蚁。当然,这还是用一种人类的视角,那就是谁更接近人类、谁学人类更加彻底,谁就能掌握先进生产力。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昆虫真的会想要学习人类吗?影片前半段,昆虫用自己的方式觅食、搬运食物、沟通交流的情节是非常精彩的,因为它们尊重昆虫自身的价值;影片后半段,当昆虫开始效仿人类去做的时候,影片就陷入一种莫须有和不伦不类中,把前半段构造出的精巧情绪都破坏了。我们可以想象昆虫拥有家庭观、爱情观、友情观,这体现出昆虫的不渺小。这些观的存在并非一厢情愿,因为昆虫本来就有,只不过我们平时根本不曾注意到而已。影片表现出这些只不过是提示我们如此微小的生命都有这些不渺小的情愫,大自然是多么感人和值得我们热爱的啊!但我们决不应想象昆虫都想要像人类那样去使用工具、战斗和评判善恶。相比昆虫的世界,我们人类的某些想法或许反而才是渺小的。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